郑惠方
【摘要】小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但仍没有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学生仍把阅读当作一种迫不得已的任务去完成,不能从根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及学生阅读现状,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阶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
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总体尚好,但学生的欣赏及创造性阅读能力有待提升。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学生不能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久而久之便失去了阅读兴趣。部分学生基础差,认读水平低,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欣赏、评价。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许多教师对学生阅读感受关注较少,教学以考试题型和范围为主,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加强指导和及时督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待改进的方面
1.个性化阅读的淡化
个性化阅读的淡化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际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习惯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理解,缺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方法。部分教师的提问连篇累牍但毫无启发性,枯燥烦琐,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被挤占。课堂问题是预设好的结论,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教师本身不熟悉文本,忽略了文本中包含的人文思想。有的教师将阅读教学视作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真切感受,致使学生难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思考。
2.对文本的认知缺乏深度
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学生的阅读学习如果局限于被动训练,必将导致阅读效率的低下。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尊重学生对文本不同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注意语言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及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认知和体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用千篇一律的PPT展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文本,而学生只是按图索骥,从文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便草草了事,忽略了文本深层次的情感,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现象,对文本无法全面、深刻地认知和理解。
三、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构建生成性阅读教学
生成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这是一个粗线条的设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条件,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对文本进行讨论、评价,并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可以结合配乐、图片等创设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阅读教学实践。 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逐步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并尝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读练结合,提升阅读实效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仅要依靠教师通过剖析文章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还要学生自己不断地练习。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升自己的阅读实效。例如,教学《有的人》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熟读这首诗,找出诗内运用的修辞手法。这样,学生会更加认真地阅读诗作,寻找诗作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读完诗作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互相交流看法。通过阅读与交流,学生确定了诗作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对比,教师再将这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读,使学生可以将它运用到写作中。在课堂最后几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尝试写一首诗,巩固和复习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将对比方法运用到自己创作的诗中,且在读练结合中提升了写作技巧。
3.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教学目标是评判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依据,应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制定阅读能力提升目标,使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相互渗透。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遵循课堂价值的原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要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分析学生阅读中存在短板的原因。教师良好的示范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感知、辨析文本的语言与思想,使文本主人公的思维品质与学生个体情感之间进行对话,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在更深层次上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4.有效提问,加深文本理解
好的课堂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燃料。教师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拓展。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中可提的问题很多,但应找好切入点、掌握好角度,使提问更有效。首先,问题应以文章中心为切入口。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心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哪个词能贯穿全文?”通过讨论,学生得出“花生”一词后,教师接着问:“作者通过描写花生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其次,应以留白处为切入口。文章的留白处是能使学生延伸思考的地方。提问文章的留白处能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在讲到“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这段话时,教师可以问:“以上关于叶子、小花、汗水、谷粒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吗?”学生通过看图,根据已有的經验展开想象,将叶子掉落的样子,小花绽放的样子,汗水滴落的样子,谷粒绽开的样子,通过语言描绘出来。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提升自我认知,增加阅读体验,丰富自身感受,提升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8.
马秀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23.
李兵.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