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仁
摘要:审美素养指学生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学生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体现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仍然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理想。
关键词:审美素养;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时写道:“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审美是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利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叶圣陶非常重视语文审美教育,他说,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这是“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之一,“这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不仅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必须个个学生都受到了养成、培植、训练,才算达到了目标。”
一、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作出的直接的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和所持的审美态度。主要通过个人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性。学生的审美趣味之所以不同,既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有关,也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有关。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审美趣味的核心是把握一个“情”字。孙绍振教授认为,停留在康德的情趣判断和传统的以情动人是不够的。他提出,“情”的特点乃是动,变动不居。《诗大序》说,“情动于衷”。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渗入了个体特殊的变动之情,写景、人与事便有了不同的形象。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情”有“流动”感
孙绍振提出,情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所以,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他认为是有片面性的,因为画面是视觉的、瞬时的,而诗中的情感则是流动的。阅读教学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抓住“情”的“流动”感——流动的“梅子黄”、流动的“日日晴”、流动的“小溪”、流动的“山行”、流动的“绿阴”、流动的“黄鹂”、流动的“声”……诗人曾几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幅旅游流动“景”,抒写了诗人对旅途新鲜风物的流动“感”,表达了诗人热爱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轻松愉快的流动“情”:“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诗人作诗的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学生循着作者行云流水的诗情画意,领略到诗人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表达得栩栩如生,让学生感受到平中见奇的意趣。
(二)“情”在“理性”中
许多古诗都是情理相容的。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清明》,诗人描绘的所有景物都在情理之中。“清明时节”,旧俗当天有掃墓祭祖的习俗,本来人们就心情沉重,加上“雨纷纷”的凄风苦雨,让人愁上加愁;这一天,人们踏青、插柳,遇上“雨纷纷”,也不好开展活动;宫中的女眷以当天为秋千节,遇上“雨纷纷”,嫔妃不能做秋千之戏,也觉得很无聊;这一天,路上羁旅的行人遇上“雨纷纷”,情绪低落,神魂散乱,没劲儿赶路。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它不仅形容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还道出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缘由。“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神情凄迷,烦闷不乐,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如此天气,如此节日,如此春雨,如此愁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杜牧便顺理成章地吟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心想: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学生审美阅读,厘清了人物与景物的逻辑性道理关系,也就领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情景交融、情在理性之中。孙绍振教授说,人物形象大都因为情感充沛而丰满。
(三)“情”溢“理性”外
诗人作诗,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水,则情溢于水;甚至“情”溢于“理性”之外。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小的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夜空和闪闪的星星。学生在审美阅读中,可以展现孩子们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课文想象奇特,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儿童朗读和审美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从社会科学角度说,诗人可以超乎常理,天马行空,大胆想象;但从自然科学道理讲,坐在“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里是看不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
孙绍振教授认为,这种因情而“变异”了的文学形象,并不限于古典诗歌。这并不是在歪曲现实,变异了的景物,恰恰表现了诗人特殊的才情。清代诗评家吴乔说,诗变异客观对象,如将米酿为酒,使之“形质俱变”。变了,才有别出心裁的诗意。情超越了理性,却有了更加动人心魂的力量。在一定情形下,“情”不一定是有用的,却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为什么要突出情感因素?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2016年开始持续进行社会与情感技能研究(Stud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认为10岁学生群体(10岁3个月到11岁2个月之间),是能够相对稳定地表达个人感受的最初年龄,并且正处于小学的中间阶段。因此,对低段和中段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正当其时。
二、培养积极的审美观念
积极的审美观念是学生阅读审美的方向盘。审美观念又称“审美观”,在阅读实践中常指某种美学观点,是对某个美学问题或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美的理性认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们以一定的审美观点指导着创作和欣赏,这也制约着人们对现实和艺术的审美方向。例如在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者就重视对于现实关系的真实再现,而浪漫主义者则热情洋溢地追求着理想。
审美观念是审美主体运用形象思维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象,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鹿角》,讲的是小鹿一心赞美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抱怨自己的腿太细,配不上两只美丽的鹿角,最后却因鹿角差点送命而因鹿腿狮口逃生的故事。可引导学生阅读审美:
1.细读品味,填空:一天,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十分( )自己美丽的角,却( )四条腿长得难看。忽然,鹿发现一头狮子向自己( ),那两只美丽的角( )让他送命,而那四条有力的长腿却帮他( )。
2.阅读思考:美丽的鹿角真的完美无缺吗?鹿腿真的很丑吗?
3.对话交流。
生1:瞧,这就是故事里那只美丽的鹿。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小鹿对自己的模样有什么评价?
生2: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生1: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鹿角很美丽?
生2:多么精美别致,好像珊瑚。
生1:你又从哪里感受到腿很难看?
生2:太细了,怎么配得上。
生1:从“啊”“唉”两个词,你能感觉出小鹿的什么语气?
生2:“啊”能看出小鹿很高兴、得意;“唉”能看出小鹿很难过。
生1:小鹿喜欢美丽的角,讨厌难看的腿,可后来他又是怎么看待它们的呢?
生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生1:你从哪里看出长腿的优点?找出有关句子说明。
生2: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生1:美丽的角又带来什么麻烦?
生2:就在鹿将要逃离狮子之口时,那两只精美别致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原本灰心丧气的狮子又猛扑过来,鹿的性命危在旦夕。
生1:鹿能狮口逃生,靠的不是精美别致的角,而是难看的腿。
生2:是的,有的东西看起来美,但有时却会带来麻烦;有的东西虽然不美,在危急时刻却能派上用场。我们不要被外表美丽的东西所迷惑。
生1:美中有不足,丑里也有美。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生2: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学生的审美观念是在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时候才产生的,它将模糊不定的、零碎的审美感受归纳为较明确、较系统的认识,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态度。它对学生的审美感觉起到一定的引导与规范的作用。对话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黄卫星说,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一方面,是人“诗意栖息”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通过对话和交往,多元意义和价值主体之间在面向未来的探索中,可以分享共同情感、寻找思考亮点、获得理解认同、探索终极意义。
三、培养锐敏的审美感知力
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就是对文本语言及其事物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的能力,是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式改造成一定的形式、一定的结构完形的能力。这是审美感知力的主动性、选择性的具体体现,审美感知力关注、选择对象的形式特征及其所暗示的东西,让学生从完形中获得某种本质性的领悟。
阅读审美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简称“语感”。语感,叶圣陶有一个精当的解释:“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感的培养,他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为只有有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学生才能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味,才能辨出作品的真滋味来,也才有接近作者旨趣的希望。教学《荷花》,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让学生阅读审美、培养语言感知力的。
于:读了以后,都有了初步的体会了。老师有,你觉得哪一段好,哪个词用得好,你把它画下来,再仔细去读去品味,想一想,好在哪里。(板书:品味)你边画边读,边品味。像吃东西一样,要品出它的味道来。
(学生边画边读。于老师让几个学生把一些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然后继续读画的词句。)
于:从你们画的这些词中,我就能看出你们是读出点味道来了。这个同学把1、2、3、4自然段全部画下来了,为什么?大家都思考。好多同学把2、3、4自然段画下来了,肯定有他的想法。同学们,读书要把书读熟,要好好品味,要抓住关键词句,这是品味的第一步。然后再仔细读。例如这个同学写的“赶紧”“清香”,為什么喜欢它,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把你的感受写在这个词的旁边,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这叫“进一步品味”。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加批注)
于:(看一个学生写的批注)你看这同学,他是这样写的,“从‘赶紧’一词看出他十分喜欢荷花”,这就是“品味”。
于:来,咱们交流一下。你们画了那么多关键词语,谁愿意说说“赶紧”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写的批注。
生:我被它吸引了。
生:我被香气迷住了。
生:我希望快点看到荷花。
于:你怎么读能把这个词的意思读出来呢?
(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个词,读得很有味道)
叶圣陶认为,训练语感的办法就是多读别人的作品,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他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叶圣陶尤其赏识“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于永正老师的这种大量、反复的美读实践,能促使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养成,语言修养加强。语感具备了,审美能力也就提高了。训练语感不仅要靠诵读和揣摩,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深切的生活经验。叶圣陶说:“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还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四、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人在审美、创造美时将各种相关形象记忆加以组合以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在美学史上,人们探讨审美、艺术创造、形象思维的特征时,对想象力曾作了多方面的探索。陆机认为,它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能力。刘勰认为,它是“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才能。意大利维柯认为,艺术靠想象力,哲学、科学靠推理力,推理力愈弱,想象力就愈强。
审美想象力是学生所特有的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心理功能,有再现的与创造的两种。再现性想象力是将他人语言、文字塑造的间接形象再造成感性的直接形象的能力;创造性想象力是将各种记忆形象、表象、意象加以组合,创造出超现实、超时空新形象的能力。教学《燕子》,于永正老师是这样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力的(案例节选自《于永正教学实录与评析》)。
生:“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读读想想,“这”指的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生:“这”指的是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生:还包括电线。
师:同意吗?是这样。曲谱有两种。这是什么曲谱?
生:这里指的是五线谱。
师:对,大家看,我这里有一段五线谱。(出示五线谱)
师: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生:像!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联想能力!尤其是“正待演奏”这四个字,更富有启发性。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呢?
生:这一定是赞美燕子的曲谱,是那首——《小燕子》!
师:我想是的。同学们,教室里有架钢琴,谁能把这首美妙动听的曲子演奏一下?(生哗然)不好意思,我来演奏,同学们唱,好吗?要唱得甜甜的、美美的。(师弹奏《小燕子》,生和唱。教室里回荡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歌声。)
师:同学们唱得很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学生阅读审美需要想象力。缪越陀里认为,想象力是领会和认识具体事物形象的能力,它可以同理解力联合起来构成形象,或单独构成形象,把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并且伴随着情感的活动。英国柯勒律治认为,借助想象力,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形象,而且可以形成和改造形象,是一种重新创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观照中的形象,是因为凭借了想象。叶圣陶说:“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这就是说,学生看到语言文字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去感知、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叶圣陶还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而“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五、培养鲜明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是学生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审美鉴赏力是在学生的学习、训练和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对客体美的认识、评价和再创造,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创造的统一。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学生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阅读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池子与河流》,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你读到“我看你老是流个不停!姊姊,难道你不累吗?而且,我老是看到,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负起漫长的木筏,小船和小艇更不用说了:它们简直多得不可胜数!你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活呢”这段时,会想到什么?(“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河流“年年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了人们利益”)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水要动了才能够保持新鲜)
4.“池子”贪图“安逸”的生活结果怎样?(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地淤塞起来了,整个池子织满了青苔,长满了芦苇,最后,完全干涸了。)
5.文中的池子和河流各代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池子代表懒惰的人,河流代表勤奋的人)
6.你欣赏“池子”还是“河流”?(不欣赏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赏河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必须通过审美实践的途径。叶圣陶认为,“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他提出的具体途径是“要认真阅读”。他说:“所谓欣赏,第一步还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因为读懂全文是为了整体感受,给学生发现并体味文章的整体美提供正确有效的途径。认真阅读必须要透彻理解,由字、词、句、章而通观全篇。叶圣陶还说:“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作品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穿凿附会固然要不得,粗疏忽略同样要不得。”“好的文艺作品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采取走马看花的态度,谈不到文艺鉴赏。纯处于被动的地位的,也谈不到文艺鉴赏。”而那些“不预备动一动天君的人,当然谈不到什么鉴赏。”“只能够说一些形容词语的人,他们的鉴赏程度也有限得很。”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没有鉴赏素养、一时无从着手的小学生,必须“给他们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他们入门”,使他们“从困勉达到解悟”。叶圣陶先生的这些教诲,值得我们深思。
六、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学生对于美的最高要求和愿望。它是人类审美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对美的一种完善形态的忆憬和向往,是一种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远景的创造性想象的成果。它既是具体的、形象的,又蕴含着人的系统化的理性需求。小学生的审美理想重在创造运用。艺术作品是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只有反映出审美理想上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才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生命力。阅读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虾》,可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小动物的方法,激发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完成本单元写一种小动物的习作要求。
1.欣赏小虾的样子: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老的千年虾,“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
2.欣赏小虾的“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獨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3.鉴赏小虾的坏“脾气”:去动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眼珠子“一突一突的”。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学生的审美理想就诞生于这种阅读欣赏过程,一经形成审美理想,便会渗透于审美感受之中,产生完成本单元写小动物的习作冲动。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对语文阅读的审美意义作了阐述:“阅读不是没事做闲消遣,无非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其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真正的语文教育应是在科学教育理念指导下、关于文化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语文的学习应是关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审美情感”的养成,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孕育培养,二者应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
[3]范玉吉.审美趣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陶继新.名作细读中怎样勘破一个情字——访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8-08-02.
[6]方乐.社会与情感技能影响认知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8-07-20.
[7]吴世常,陈伟.新编美学辞典[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8]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M].人民出版社,2012.
[9]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0]吴婷婷.百年语文教科书的文化变迁[N].中国教育报,2018-08-02.
[11]唐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谈美育[N].中国教育报,2018-11-02.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