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2019-09-10 07:22张永华
教育界·A 2019年9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育

张永华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已经有了正式“户籍”,但开课质量并不高。作为国家开设、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怎样用好课程自主权?本文从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应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使课程“接地气”,使学生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正在和学生开展《绳结的妙用》活动研究。

第一环节,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会用“十”字捆扎法来捆扎成摞的书本。第二环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拓展创新,运用更合适的方法捆扎其他物品。教师为每组分发了一瓶矿泉水、一个苹果、一个不锈钢碗……最后还有一个凳子。学生要把教师发的几样物品捆扎起来带到前排展示。

随着一声“开始”,学生忙碌起来,拿绳的,拿瓶的,拿碗的,好不热闹……忙碌过后是“成果分享”。大家看到第一小组上场,立即笑弯了腰,原来该组学生把凳子五花大绑地缠在自己的背上;第二小组把矿泉水瓶捆了“N”圈,再缠在凳子上;第三小组把绳子全绕在了苹果上,还系了个漂亮的花结,得到了教师的夸赞;第四小组凳子一倒,四腿朝上,把几样物品收进来……

上课教师提到课前教研时说,在第二个环节捆扎物品选择上,教师费尽心思,为了增加难度,曾先后想到了捆鸡蛋、捆瓜子等,因为当时的想法是,教学生教的是方法,不太强调实际意义。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僵化的方法,这有何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吗?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说法。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笔者常感到庆幸,自己所教的学科是生活的、是综合的、是有用的,多年来,笔者始终秉持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一、教学资源生活化

1.把生活带进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是实在而丰富的生活。教师可以直接把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搬进课堂,如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文具设计、课间游戏等;家庭生活的家务劳动、拌凉菜、包水饺等;社会生活的家乡特产、超市购物等,这样的资源应有尽有,只要有心,把这些生活镜头带进课堂,学生的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教师教学全然不用说教。

2.把课堂引向生活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特点,教师应做到课内学方法,课外来体验;课上讲规划,课下来实践。很多研究和活动都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主体验,真实感悟。例如,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大多是让学生在节日来临前的课堂上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等与之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走进生活去参与、体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起源于生活,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得趣于课外。

3.生活就是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 这“活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教师应思考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把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必须选择后者。比如,《走进大自然》主题,不管是去植物园、动物园,还是农家田园,都是活生生的课堂。

二、生活课堂探究化

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热热闹闹自不必说,但要摆脱浮光掠影,真正让课程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学出生活情趣、学出生活智慧,并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影响生活,确实需要教师深度预设,保障教学过程的探究化。

生活课堂探究化强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这一教学过程应充满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需要通过体验感悟、实践操作,使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并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不缺位的全程在岗以保障顺利延续探究过程

“陪伴就是一种鼓励。”教师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预设者、帮助者、促进者,要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知识、能力、创造性的前提下,做一些引导、纠正、监控,并要贯穿整个自主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有时开展活动,学生一听说要去采访、实验、摄像,都高兴得不得了,但往往是一窝蜂地出去,两手空空地回来。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指导缺位,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也就是说,教师要保障活动的全程参与,不能做“保姆”,也不可当“甩手掌柜”,一定要到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2.用有真實意义的问题来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真实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教师在预设活动方案时,要从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自然真实的情境脉络,引发学生思考,这样才有实际价值和意义。学生只有被置于有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才会产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才会对活动开展自主思考。例如,在《绳结的妙用》中,我们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只提供包装绳,请学生用简单合理的绳结把所购物品带回家。

3.留心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好奇心,以养成探究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命运。”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发现生活问题,提高生活情趣,这是生命教育的需要。笔者让学生准备了生活发现记录本,其目的是让学生记录生活问题,养成探究习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笔者设有每课三问,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记录本中选择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互相交流,全班每节课有三次机会,提问者会得到好奇星一颗;问题得到同学呼应最多者,得热点星一颗;答题被采用者,得智慧星一颗,这些都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量化积分。只要学生有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生活处处皆学问。

4.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不断激发探究欲望

“给点阳光就灿烂”,这是每次学生开展活动后教师的真实感受。每一次主题活动都有展示环节和小组互相量化打分环节。只要有发现学生就会被肯定,只要有行动就会有鼓励,一次次的参与鼓舞着学生、刺激着学生,点燃着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说,活动展示、成果分享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金钥匙,只要我们搭建舞台,学生就会让我们看到他的潜质。

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经验课程,只有真实地从生活中走来,才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只有真正地深入研究,才能从容地走到生活中,才能让学生领悟生活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意义,提升生活的境界。

【参考文献】

林园园.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中外交流,2017(50):58-59.

沈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目标序列及教学设计[J].2013(06):56-57.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育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