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君意
【摘要】在高中阶段,我们根据考试大纲可以了解到,数学的考试范围与要求主要是围绕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进行考察。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数学知识,为他们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更大。所以,不少学生在面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而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能够改变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成效,进而推动他们的学习朝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向前行,最终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有很多逻輯性较强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如果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学习,往往无法形成长期性记忆,学习效率也相对较差。而开展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定理与公式,以推导、演练的方式还原公式,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师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开展数学学习,并最终提升数学成绩。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具有现实意义,且富有一定挑战性的,这些内容需要使学生从数学活动出发,进行观察、猜测、验证以及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另外《2018年高中数学考试大纲》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及严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内在联系,包括但不限于横向及纵向的联系,需要教师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通过分类、综合等处理,构建出数学知识的框架。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创设出更为优质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及参与意识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探究欲,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此外,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在这样的情境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1.贴近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数学是高中课程中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的一门课程,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且知识体系较为抽象、复杂。如果教师一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来看,数学是一门功能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的理论知识来自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汲取宝贵的经验,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设立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生活之中,以便更直观、有效地分析数学的价值及其应用。此外,教师应通过更多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与认知,深化包括公式、定理等抽象知识的实践运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进行更多的补充。
例如,讲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课时,教材中为学生呈现的案例为生物体内碳14的衰减,大部分学生对这个举例并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如果你的妈妈爸爸第一个月给你10块零用钱……”教师还没有把问题说完,就有学生回应道:“老师,10块钱怎么可能花1个月,太少啦,甚至1天都不够花。”正是这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继续描述题目:“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对,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10块钱可能吃一碗饭就没了,那么假设你的妈妈给你的零用钱每月以10%的增长率不断增加,请问需要多少个月,妈妈给你的零用钱能存到1000元?”由于问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他们都积极回答,表现出的热情完全不同于教材案例,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讲解例题“已知a,b,m∈R+且a>b,求证>”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等差角度求证,他们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化,因为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此题目中的a看作一定质量的糖,b是含着a质量糖分的糖水,即糖水的浓度,之后在器皿中加入质量为m的糖,其浓度就变为,根据生活中的小知识,学生了解到糖水之所以变甜是因为浓度变大,最后就可得出=。从上述案例可以得知,数学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知识以抽象性方式呈现事物,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2.启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对数学课程的调整势在必行,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改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确保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展开思考。通常情况下,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阶梯式”的问题情境。所谓“阶梯式”的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连续的问题,并且问题的难度逐步提升,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逐步由掌握基础知识进阶至相对较为高级的运用,进而提升学习成效。
例如,教学“线性函数”这一内容时,对点到直线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坐标轴的方式加以呈现,如X轴、Y轴上的特殊点,让学生由点及面地了解到整个距离方程的相关内容,之后教师从特殊点转化为任意的随机点,驱动学生展开思考,最终将全部的线性函数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其次是矛盾情境教学方式。所谓的矛盾情境,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有一定差异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题目、不同要求下所呈现的内容区别,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学生对于疑难问题,虽然会感到棘手,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在疑难问题中不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在利用矛盾情境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矛盾与障碍,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真,这样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让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走进实验,创设实验情境
尽管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学术性较强的学科,但它也能够作为实验课程,具体且翔实地加以展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夯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实验,能够更清晰、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体系,切实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为例,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泰姬陵宣传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得知泰姬陵是印度17世纪莫卧儿皇帝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宏伟壮观的建筑让人心神迷醉。相传泰姬陵中有镶嵌相同大小宝石的三角形图案,第一层1个,之后每層比上层多1个,共100层。播放完视频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大家能计算出泰姬陵总共镶嵌了多少颗宝石吗?”之后让学生试着解答问题。在学生找不到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就有着较高的天赋,他在小学时期,他的数学老师出了“1+2+3…+100=?”题目,其他同学正在从1到100依次相加时,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是5050,后来人们从高斯的合理配对中改进计算方法,从而找到了计算1+2+3…+100的新方法,即倒序相加法。这样,学生就能获得启发,在故事和多媒体情境中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创设情境教学的认识,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更多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陈聪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82-83.
曹长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42-43.
赵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72.
鲁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