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英
摘要:语文在现代学校教育里,非常重要。在小学教育里,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启蒙师,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育,对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分析事情的思维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促进小学生的阅读量,让新一代影响旧一代的观念,从而达到全面读书的效果。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上,教师应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内心真正的热爱阅读。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的纰漏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高年级;问题及对策
引言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三大主科之一,它的分量是人人皆知的.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都将重点放在了英语和数学的学习上,忽略了语文的学习。其实语文能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阅读水平和领悟能力。那么,哪个阶段的语文的学习重要呢?当然是每个阶段都重要。现在,我们主要探讨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往常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在低年级时,语文的教学就已经变的机械化。学生阅读兴趣没有养成,教师教学方法出现问题,班级的学习风气没有养成,这都是学习语文阅读的绊脚石。加强高年级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中存在的纰漏
1.小学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阅读,他们更喜欢的是课外阅读。相比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没有约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刊物。而课内阅读,都是书本上固定的教材,再加上老师的约束,学生在内心就会产生排斥。课内阅读被老师讲解,老师又会强迫于学生去了解作者,去背诵,这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甚至会产生反抗心理。
2.在学生心里觉得阅读并不重要
学生在阅读课外内容时,身心比较放松,没有太大的压力。相反课内阅读,学生要完成教师所交给他们的任务,学生会感觉有种被动性。但是,只有在老师的约束下,学生才会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进而提升对阅读的兴趣。有的时候,老师在教学上也会有很多弊端。比如在课堂上讲的过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导致出现学生课上懂,课下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自我检讨,改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具有参与感,这样学生的阅读热情会大大增加。
3.教师对学生没有过多的了解,看不到学生潜在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没有让学生成为主导,发现不了学生特长和潜力。没有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小学高年级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潜力,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教师学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和乐队水平,并不是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的讲解。、
二、面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方式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方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快乐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高年级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积极调解班级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小学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每月组织一次校园阅读活动,活动之后在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在内心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内文章里选一篇自己最喜爱的文章,然后自己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自习的时间让有准备的同学给大家将自己学习的故事讲给大家,然后进行投票,票数最多的前三名同学,获得不同的奖励。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懂得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并且从中得到快乐。
2.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
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堂阅读,最好的办法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到文章作者的详细信息和写作背景,让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更透彻,课堂吸收的更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将预习作为家庭作业,强制性的让学生进行预习,从而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监督的作用,教师应对学生要求严格,这样学生在难题上也会有突破。
3.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次数
为了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的去阅读,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式学习,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商量分配角色,然后自行组织排练,最后统一进行表演。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表演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让学生们乐于去主动阅读文章,还能激励没有获奖的同学,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去阅读文章,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小组讨论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比赛,同样采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学生心里最棒的一组。这种方法同样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师能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潜力。
三、总结:
一个好的方法,会让事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也是一样。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问题的根源,然后找到合适的办法去解决它。当前,提高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提出一定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中国文化因为后辈的努力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原平二小郭志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N]. 发展导报,2019-06-04(023).
[2]丁美香.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47.
[3]刘亚楠.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的研究[A]. .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