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的渗透

2019-09-10 17:43杨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摘要: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在新课改下,综合实践课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素质的关键性课程,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被動的地位和局面,同时综合实践课具备极强的实践性以及综合性,与学生身心特征是保持一致的。在综合实践课中要注重对心理教育的实施,对小学生而言心理成长至关重要,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心理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本文分析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心理教育的优势,并探讨具体的实施途径,希望对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的合理开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

前言:综合实践课上有着诸多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与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要注重对心理教育的科学渗透,将综合实践课的心理教育功能发挥出来,这对综合实践课发挥出自身价值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和实践实现融合,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优势

新课改注重学生身心的全方位发展,心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综合实践课上对心理教育进行是渗透,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主要是因为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与其他课程中学生获取借鉴经验是有所区别的,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诸多限制,将教学与生活实现了充分融合,让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课上加强直接体会。在综合实践课中对心理教育展开渗透,相比于纯粹的理论教学。综合实践这种有实践性的课程是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的[1]。

比如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索“我的生命”,展开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视频进行观看,了解其中主人公的整个生命历程,感受到寿命的差异和奇特,在课后的作业中,让学生可以对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进行翻阅,在其中可以看到生命成长,产生直接的感受。在翻阅的时候让学生思考,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的模样会变化吗?自己是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呢?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生命的认知,学会正视一个人的成长,尊重生命。在综合实践课上开展心理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得到科学引导,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综合实践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引导学生学会接纳他人

在综合实践课上很多的实践活动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师要善于借助这种合作学习的机会,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积极接纳他人,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升[2]。通常来说在这种小组类的合作活动中,学生都是进行自由分组的,教师可以引入制定分组的形式,让很多非常自我中心的学生,可以在指定的小组中,正面自己遇到的矛盾以及冲突,然后可以不断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在班级内一个女生非常勤劳和聪明,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是老师非常好的助手。但是也因为自身的优秀,让这个女生非常自我,如果在同学中有人得罪自己,就会号召全班的学生,采取孤立对方的手段,对同学的心理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采用的方式是固定分组,在分组活动中,让该学生与其他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一同活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分组并不合心意,该学生表现出不舒服,在活动中也不够积极,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个更加受欢迎和优秀的人,就要明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

(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

在学校的活动中,其实很多是适合心理教育开展的,教师要把握每一次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心灵可以得到科学引导以及教育。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要借助活动的机会[3]。让学生可以外出体验,积累学生的社会经验。比如查找资料,很多时候无法找到就会让学生非常失落,或者卖报纸,一时之间总是闭门羹,让学生很失望。这些现象都是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要把握这种机会,让学生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要想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然后让学生了解一些名人故事,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自信,对于困难要积极面对,在人生路上不畏惧各类的考验和困难,这样最后才可以成功。这样让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课上,心灵得到净化,意志力得到锻炼。

(三)爱的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教师要注重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爱心培养,让学生可以了解正确的道德标准,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表日与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活动,在校园中寻找你觉得感动的人和事。让学生可以组织生活以及校园中一些细节,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察觉到[4]。负责运送通转水的工作人员不畏辛苦,清洁工阿姨无论寒暑都在辛勤工作,保证了校园的卫生和清洁,这些人和事都是在校园中可以发现的,让人感动的瞬间非常多,学生通过对这些事物的了解,以及感悟,可以明白很多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并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爱护校园卫生,尊重每个工作者,礼貌对待身边的人。

(四)借助综合实践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综合实践课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截然不同的,综合实践课的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要更强一些,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参与各类的活动,提升自身对生活以及学习的认知,并增加亲身实践的机会。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是因为课堂学习有一定的枯燥性,理论性的东西也让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感受到乐趣,而综合实践课上的活动则是更加具备实践性。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等融入到综合实践课上,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体验。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某个场景中,或者是实践操作,或者是小组探讨,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长久下来,让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主动学习的方式和技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积极自主对待学习,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是可以自行总结出高效的学习手段,从而让学生调节自身学习的心态。

结论:总之,小学阶段开展的综合实践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将心理教育融入到综合实践课上,教师把握综合实践课上各类活动的机会,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各类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情操进行陶冶,并调动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实践课的合理开展让学生心理发育更加完善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梁健霞,丁艳安.“多彩醒狮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白坭第二小学steam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4):166-167.

[2]朱小美.如何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弘扬当地特色文化——以新罗区西陂小洋小学“香樟文化”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47.

[3]雷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51.

[4]章春霞.多元为梯,为评价增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高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Z1):79-81.

作者简介:杨萍(1977.09-),女,民族:汉,籍贯:苏淳,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综合实践。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