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思维导图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发散化的方法,而且还是将整个思维轨迹高效传达的思想工具,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进行更深刻地阅读理解。本文主要以思维导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来阐述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部编版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尤其是倡导比较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但是传统的阅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思维导图以其形象性、提炼性、发散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所以笔者认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当中有着很多特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实践当中,可以改善人们的记忆和发散思维,加强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当进行学习的时候,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当进行工作办公时,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办公的效率。
(三)思维导图的绘制
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一定的步骤: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思维导图的理论以及框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的注意事项;其次,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框架的构思,并根据这些构思来进行思維导图的绘制。这些都是让学生体会思维导图在阅读时如何具体运用;最后,再依据学生情况布置适合的思维学图的设计制作任务。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指的是阅读一整本的书。并不像其他语文教学当中的单个篇章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涉及到的篇幅更长,所以在学生进行自主的整本书阅读时,辅以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同时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前,我们尝试以思维导图呈现作者简介,部分精彩章节等来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绘制的思维导图来呈现在整本书阅读当中的阅读发现和阅读收获;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后,学生们根据自身绘制的思维导图来进行交流,分享自己阅读整本书内容当中的阅读发现和阅读收获,从而内化不同的知识以及见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应用
(一)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梳理文本内容
当在小学语文当中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在整本阅读中掌握到大篇幅文本内容,是当今教学当中面临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梳理文本内容的方法一般是文字概括法,而这种方法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时,并不能够完全概括文本当中的大篇幅内容,只能够梳理到部分或局部的文本内容,所以对其梳理的结果往往不够理想。然而,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让学生们自主的根据对整本书阅读内容来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不仅仅做到了让学生们学会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当中,而且学生在根据整本书阅读进程多次创造性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整理思路、及时总结,从而加深理解。
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或帮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会对总体框架内容的布局进行设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用精简语言来描述整本书阅读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思维导图的绘制完成后,还会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来对整本书内容的熟练程度进行加强巩固,从而能够对整本书的大篇幅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能够对整本书当中的每个人物的形象以及经历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将思维导图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梳理文本内容,不仅可以避免了在整本书阅读梳理文本内容时的走马观花,可以加强对信息的记忆,还可以在进行概况或者与学生的交流当中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们展现整本书中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大篇幅情节内容,为进一步挖掘人物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奠定基础。
(二)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分析人物形象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就在于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开启并进行自发的独立思考。根据人物事件的相关特点或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的理解来分析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是这样的解读往往流于浅薄,琐碎而不清晰,并不能够使学生达到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而应用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就能够很好的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人物或人物的某一个突出的特点为思维导图绘制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内容来进行教学,逐步的进行细化,从而达到让学生更深刻的分析整本书阅读当中的人物形象。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整本书内容中的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在整本书阅读当中人物往往多而关系复杂,如能巧妙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分别剖析和对比展示,就可以帮助学生对作品及人物形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
(三)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收集作品相关资料
当我们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中,根据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来收集与其内容相关的资料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应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收集与整本书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将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有条理的把握资料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打好辅助作用。
四、结论
现如今,思维导图的应用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当中,利用好这一引导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然而,在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应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去研究完善,我们将不断实践,让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能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诚.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79.
[2]杨志明,徐柳.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及其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围城》的形成性评价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8):5-10+17.
[3]何英,王莉.用思维导图指导整本书的阅读——《宇宙最后一本书》教学实录及评析[J].语文知识,2017(18): 24-27.
作者简介:李白如(1980.8.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李村镇,河南大学,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