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19-09-10 06:04李自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李自飞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小学教育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原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学。这其中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教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形成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既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渗透核心素养,就必须加强阅读、背诵、积累和运用融会贯通。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1 核心素养的涵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素养,其内涵非常丰富,是情感、知识、能力、品质、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融合,在个体终身发展与学习中关键、不可或缺,它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在学校和家庭中培养,随后在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完善。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正式发布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通过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具备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品质与能力。

2 小學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实力。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全面良好发展的保障。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既能够让其体验真实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追求正能量,让其身心积极、向上成长。与此同时,还要求语文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工作目标和核心。因此,教师要有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做好新时代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

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3.1课堂教学少分析,多实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以记忆为主,在记忆、理解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不应该把时间都用在对文本内容的过度讲析上,而应该重点在语文技能、学习方法等学习实践上着重力,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在识记字词音和形的同时理解其意义。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关于“乌”和“渴”这两个生字,老师直接在黑板上板书两组形近字“乌”和“鸟”,“喝”和“渴”让孩子们比较,很多孩子看到这两组形近字都会联想到鸟没了眼睛当然是乌黑一片;喝水要用嘴(口字旁);口渴了所以想有水(三点水);还可以采取主题式研究学习方式,开放的教学模式,确定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基于学习目的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结合图文完成主题知识小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培植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综合素养。

3.2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养成读书习惯、涵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领略汉字之美,欣赏语文之美,获得语文知识,厚植人文素养。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其人格化,展现了秋天的美好,适合学生的反复诵读。因此,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强化诵读过程,关注阅读体验。同时,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读“扇哪扇哪、飘呀飘呀”特别有感情时,抓住这两个动态词语让学生再读,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美妙的音乐,配合动作,以情助读,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这样,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

3.3课堂阅读与课外积累相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只是让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学习,在现实中广泛阅读和不断积累,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内及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我国小学教材中选录的都是经典且内容精彩的作品,这此被选录的文章无论在行文措辞还是立意上都是优秀的作品。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可以摘取教材中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以及背诵,从而能够增加学生语言方面的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感知能力。例如,在进行《滴水石穿的启示》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见识,从而无法有效理解文章中的启示,提高了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水滴石穿中的启示。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朗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和朗诵中了解到作者的感情,与文章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3.4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读课文,而是引导学生钻研课本,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学会深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在教师智慧引领下的自主探究中逐步悟得习的。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扣紧疑问,以“悬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在教学《玩出了名堂》时我这样引导:家长和老师总是认为我们玩影响学习,为什么这篇课文却说玩出了名堂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要想找到认真读。这期间无需老师任何提醒,学生就会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顺理成章地进入课文学习。接下来的提问设计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成功的果实,维护学生的成就动机,鼓励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解释和评价,“逼”着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等在实践中建构生长。

结语: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与提升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语文老师,在我们的课堂上只要牢牢抓住核心素养这条主线,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好读书、读好书,为师者和风细雨般地引导,才能形成学生美好、温婉、儒雅的品质,具备沟通、交往、应变的能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2]崔宇.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