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倩,殷艳华,娄卫润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教学;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5-0051-04
传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大多是“教师一言堂串讲知识点、学生问答式回答知识点”,即教学重点是识记知识、习题训练,并机械地重复,这种将知识生硬地直接砸向学生,学生无感觉地被动接受,没有真正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主題探究式的化学复习教学可让学生有思维地交流、碰撞,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拉近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距离,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一种新的尝试,下面以“碱化学性质复习”为例进行介绍。
一、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碱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类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碱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常考知识点。例如河北省近几年中考:2015年的第31题;2016年的第31题A、D、B的推断、第36题;2017年的第30题(3)、第35题;2018年的第35题;2019年的第31题、第36题。碱的复习对学生系统地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均有着重要意义。这节复习课若采用主题探究式的复习教学,可提高学生用化学视角研究生活中熟悉物质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于碱,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对其具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例如通过第三单元课题1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学习,知道了酚酞遇碱变红;通过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学习,知道了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通过第七单元课题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知道了生石灰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通过第十单元课题1、课题2的学习,知道了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检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这些内容比较零散,难于记忆,所以学生在理解、学习该内容时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会了如何收集、加工信息,获得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整合以及综合运用,由此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并使其学会倾听和比较,由此解决问题,完善认识,并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能熟练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熟练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会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等探究过程。
2.能进行小组的交流讨论,学会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感受化学无处不在。
2.发展善于发现思考、与人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如图所示。
(二)主要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视频】展示松花蛋,播放松花蛋制作视频。
【设问】制作松花蛋的关键是包裹鸭蛋的料泥,这料泥中有什么呢?
【PPT】展示配料表,配料:生鸭蛋800枚,纯碱(碳酸钠)3.3公斤,生石灰10公斤,食盐2公斤,大茴香250克,红茶末1公斤,柏树枝250克,水。
【PPT】展示制作工艺流程
(1)选蛋。
(2)配料。将纯碱和食盐放缸中,倒入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分批放入生石灰,使其全部化开。
(3)滚料泥。使蛋均匀地粘上料泥(操作者要配戴乳胶手套)。
(4)滚灰。将粘好料泥的蛋滚上一层谷糠壳或锯末。
(5)密封。将处置好的蛋逐个装入坛中,并用泥将坛口密封。
(6)七到八天即可成熟。
【问题】分配料组、制作组、食用组,并据PPT内容和自己的味觉提出你想要了解或探究的问题。
【投影】学生提出的问题
配料组:配料中的食盐、茴香、松柏枝、生石灰、纯碱、水的作用?
制作组:在制作中为什么要戴手套?为什么滚锯末?为什么密封?
食用组:在食用时味道为什么有些发涩?松花蛋为什么像果冻一样弹?为什么闻起来有股特殊气味?
【讨论】讨论三组学生提出的问题,生生、师生共同解决并梳理问题,最终形成3个本节课需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引出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并积极思考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此既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同时还使其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2.问题探究,自主建构
活动一
【投影】配料组问题:配料中的生石灰、纯碱、水等在松花蛋制作中有什么作用?
【讨论】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板书】请学生们讨论后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书,教师巡视指导。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投影】制作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密封?
【讨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由一名学生回答,其他补充。
【板书】请学生们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书,教师巡视指导。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设计意图:将知识融合在主题“松花蛋制作”的情景中,并在这个主题下提出问题,由此将学生的积极情绪带进教学中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培养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体验学有所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此可加强学生对碱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外分组讨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协作能力。
活动二:品尝松花蛋
【问题】食用组问题:食用时味道为什么发涩?(也就是松花蛋的酸碱性)
【猜想】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合理猜想并设计方案。
学生:松花蛋的涩味可能是因为松花蛋在制作过程中生成的Ca(OH)2、NaOH造成的。
【表达、交流】小组汇报:溶液酸碱性的检测:可以用酸碱指示剂、可溶性铜盐或铁盐、pH试纸检测。
【板书】学生完成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板书。
【方案设计】如何用pH试纸测松花蛋的酸碱度?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最大的疑惑:松花蛋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怎么测?
教师解惑:引起松花蛋有涩味的物质是?参考教材实验活动七中实验步骤3的内容。
【分组实验】用pH试纸测松花蛋的酸碱度,并进行实验验证。
【交流反思】学生疑问:除了两组所测得的pH=7,其他组均显碱性为什么?
【共同讨论,解决疑问】加入的水量较多,得到的松花蛋浸出液浓度小造成的。
设计意图:知道检测物质酸碱性的方法。实验是学生获得经验、形成能力的一种手段,测pH是中考实验操作题的常考知识点,只有让学生亲力亲为,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表达与交流、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活动三:学以致用
【问题】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在食用松花蛋时,你有哪些建议?应用了什么原理?
【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学生:加点陈醋,醋既能杀菌,又能中和松花蛋的一部分碱性,这样吃起来就不会有涩味了;加些辣椒油,这样更好吃些也更有风味;也可以加点酱油、香油。
教师:依个人口味而定。
【PPT】NaOH+CH3COOH=CH3COONa+H2O
【设问】在生活中,可以建议胃酸过多的胃病患者食用,而其他人群不宜过多食用。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及方程式。
【板书】学生板书。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設计意图: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情景,由此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加强常见碱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活动四:形成知识网
【问题】本节课我们通过松花蛋的制作原料、工艺流程了解了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同时也复习了哪类物质的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碱化学性质复习”,请你来完成板书。
【学生板书】本课复习内容:碱的制法、碱+非金属氧化物、碱与指示剂作用、碱+酸、碱+盐(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如此设计可使知识的获得具有新鲜感,也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搭建知识主线,掌握知识脉络,由此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同时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这样还避免了传统的、反复僵化的训练对学生造成的思维疲惫和对知识的麻木,而且还加强了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错别字的重视。
【设问】如果学生们有兴趣,我们可以接着一起来探究松花蛋外壳所包料泥的成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四、教学反思
复习课对教师而言,应该做到“反复而不重复”,这样学生才能“温故而知新”。本节课作为秦皇岛市初中化学复习课观摩活动的一节观摩课,做了以下新的尝试:
1.重视知识的迁移性训练,淡化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没有用教师常用的问答式或学案填写回忆旧知识,而是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确定主题,并将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如“配料问题、制作问题、食用问题”搭起骨架,形成主干线,如此知识系统就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加深,并且这也使得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巩固了知识。呈现出的知识结构全部由学生完成,即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分组试验等,学生完成的是自己提出的任务,因此学生是探究的主导者,教师只是协助者、引导者,所以本节复习课给学生以及所有听课教师的感觉像是一节新授课。如此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增进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自我展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整节课就是在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从另一种角度重新衡量身边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