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小“麻雀”亦有大作为

2019-09-10 07:36:50曾晓聪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场地大课间因地制宜

曾晓聪

关键词:小场地;因地制宜;大课间;体育活动

随着大课间活动的逐步开展,各校纷纷展现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广如足球、篮球、跳绳、舞龙、舞狮等元素俨然已加入到大课间活动中。可是,作为城区的中心小学仍然面临场地小、人数多、器材少、组织难度大等问题,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如何高效开展大课间活动,成为这类“麻雀”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现今各中小学均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大课间活动。但是不难发现,部分小场地学校的学生在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从最初的兴奋、认真、投入,到慢慢变得懒散、随意、厌倦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及各方面的了解,发现了在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普遍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一)传统广播体操缺乏趣味性

据了解,学生普遍反映以前的大课间活动仅仅是做广播操,形式单一而内容枯燥,引不起他们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体育老师需要经常改变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变换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们的活动兴趣。学生的日常学习任务紧张,难免会对体育锻炼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增强学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就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必须有充裕的运动时间作保证。在保证体育课开足的情况下,更应大力开展具有趣味性的课外体育活动,来满足小学生生长的需求。

(二)无法开展集体跑操活动

跑操活动结合了跑步锻炼及队形排列练习,是中小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一项特色活动。如今,跑操活动逐渐成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校园生活中的位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大课间的跑操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然而,“麻雀”学校的体育场地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一条跑道也没有,在操场上人挤人,根本无法开展有效的跑操活动。如何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成为一大难题。

(三)缺少器材创设多样化活动

体育器材是确保学校大课间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缺少多样化器材的大课间,犹如鸟儿失去了翅膀,鱼儿离开了水,一切都了无生机。大课间活动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可由于场地小、人多、班级多,除了校队业余训练外,一般活动都不提供专项器材。因此,市优秀大课间展示活动中出现譬如篮球、足球、舞龙、舞狮、武术等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若在这类“麻雀”学校开展时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小场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如何在场地小、人数多等有限的场地条件下开展既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深得学生喜爱的大课间活动呢?为此,我们应当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校自身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练习兴趣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活动中,学生对长期反复做同一套广播体操感到厌倦,他们渴望大课间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可以定期变换不同的活动内容。因此,为了保证我校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创编了加油操、韵律操、柔韧操、武术操、跆拳道操、小苹果操等,与广播体操相结合,让学生有了听觉和视觉上的调味剂,缓解了长时间进行广播体操活动造成的枯燥乏味的情绪。变化多样的加油操、韵律操、柔韧操、武术操、跆拳道操、小苹果操和广播体操每星期轮换开展,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陶冶情操,也缓解学习紧张的情绪。此外,还可以创编两套适合室内活动的室内操,解决雨天学生大课间活动的问题,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合理运用,巧排场地

要开展有效的大课间,跑操活动必不可少。可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且学生人数较多,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更加迫切需要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场地条件。我校合理地开发利用学校资源,把运动场、篮球场等地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开展多样化的跑操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阳光、最快乐的体育锻炼,使我校麻雀般的小地方发挥极大的作为,使学校的场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针对小场地开展跑操活动,更需要注意如何在有限的场地上确保进行多样性的活动。在跑操场地上可按一定的路线跑步移动,如:“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障碍跑,还可以进行节奏跑、走跑交替、变幻动作方向等。又譬如:耐久跑步练习,组织学生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跑出不同的路线、形状,把枯燥、乏味的跑步练习,改变为学生喜欢、乐于参与的跑操活动,同时使有限的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场地虽有限,跑距却可以得到无限延伸。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列举以下几种可行的图形跑练习方式:

(1)蛇形跑:以班级为单位,其中一列纵队向后转,其排尾作为“蛇尾”,另一纵队原地不动,其排头作为“蛇头”,以“蛇头”接“蛇尾”,以班級所在位置作跑操轨迹,把场地利用率实现最大化。

(2)错肩跑:错肩跑分为交叉错肩跑、穿越错肩跑、自然错肩跑和半场错肩跑四种,其中交叉错肩跑和穿越错肩跑更适合小场地开展。交叉错肩跑时迎面第一、二纵队分别以其两路纵队为一组参差隔开、交叉穿过,后面方队依次类推。而穿越错肩跑时第一、二纵队相遇,其中一纵队从另一纵队中间跑过。列队跑之后接错肩跑,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整体队伍排头与排尾的位置,避免交错,同时使队形变化更加丰富流畅。

(三)创新规划,一器多能

随着如今大课间活动的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有创新的规划。小场地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内容选择,场地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但也不可忽视体育器材这一方面。加入不同项目的体育器材,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如虎添翼。比如,加油操配上颜色艳丽的花球、武术操加上太极扇、韵律操搭配短促有力的短绳等,或者是在柔软舒适的瑜伽垫上做柔韧操,都能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又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踢毽子游戏,设计出内侧踢、外侧踢、前踢、后踢等不同的提法,增加难度还可以两脚交换踢、边踢毽子边跳舞,把踢毽子和舞蹈融为一体。

同时,体育教师也应在体育器材多种功能的开发上多动脑筋,实现一器多能,切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一种器材多种功能,一向是体育课所提倡的,更是小场地体育活动迫切需要的做法。比如呼啦圈可以转、可以滚、也可以当成跳绳跳;一张小折垫,除了完成滚翻活动以外,还可以用作竖、架、叠、抬、爬等;栏架,除了用来跨栏外,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放倒时更可以当作练习纵跳时的标尺,设计出多种有趣的游戏;实心球除用作投掷以外,可以用来作为标志物、障碍物、负重物、保龄球等。只需要体育教师,甚至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便可以开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是舞动的旋律,体育是跃动的音符,体育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学校体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要高度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合理地开发并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把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到实处,把现实的小小场地变成学生心中的大大舞台,即使只在小场地,精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体质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学校的体育工作定当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高晶.“小场地立体式循环大课间”策略探究[J].体育·美育,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1月中旬刊.

[2]徐江华,施春良.小场地上开展好全校性大课间活动之研究[J].学术研究學周刊,2015年第1期.

[3]林远明,叶倩红.小场地,巧利用:户外体育区环境创设新探索[J].教育导刊·课程教与学,2015年11月下半月.

猜你喜欢
小场地大课间因地制宜
不同类型足球小场地比赛球员跑动表现及能量消耗的差异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谈西藏农牧区学生的汉语文教学
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运用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1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脱贫路径选择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让“大课间”成为引领班级的时尚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