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姣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包括学生学的困境和教师教的困境。教师应在掌握科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巧用多媒体,带领学生进行技巧性泛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学的困境;教的困境;策略思考
笔者在从教近十年的工作历程中观察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阅读课是绝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选择公开课、等级课时极少考虑的课型。究其原因,阅读课被认为是小学阶段最难上得好、上得精的课。笔者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经历,发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确存在着令人尴尬的困境。下面笔者从教和学两个视角来描述阅读教学的困境,并提出走出小学阅读教学困境的几点策略。
一、学的困境
学生是阅读行为的实施者,学生因素自然而然成为阅读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小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存在的困境是:阅读动机单一,阅读储备匮乏,阅读习惯不良等。
描述一:单一的阅读动机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阅读动机单一。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过程,是出于对词汇、语法项目等了解的基本需要,是短期内的考试需要。这种阅读带有十分强烈的功利色彩,提高考试成绩成为了英语阅读的唯一动力。学生在分数导向的阅读动机下,在阅读课中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及积累英语文化知识等方面,而只是关注哪些是试卷中可能会遇到的考点,而且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使他们心里踏实。因此,学生面对文本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从哪些角度读、要从文中读出什么,他们所读到的仅是教师在课堂中所提问题的答案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的文本内容,使语言文字失去了作为文化和思想载体的意义和价值。
描述二:贫瘠的阅读储备
有限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匮乏的非视觉信息,尤其是几近空白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构成了小学生薄弱的阅读背景。小学生学习词汇往往只照着单词表背,对于词汇的用法很少探究,因此他们所掌握的单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只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单词符号,一旦被放入鲜活的文本中,学生就不知所措。
描述三:不良的阅读习惯
薄田种不出好庄稼。缺乏阅读的知识储备,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些消极的习惯便在阅读课中凸显出来。
1.依赖词汇表或词典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求助于词汇表或词典,过分追求对个体单词的理解,通过逐词翻译以求理解。此外,学生从词典或词汇表获得的注释也不完全等同于在文本语境中的意思,从而严重影响语篇理解。
2.依赖母语,思维受阻。阅读时先将读到的文字翻译成母语,通过母语去理解所读内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阻碍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信息获取速度慢,频繁回读。由于受到阅读积累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视线范围内得到的文本信息十分有限,必须依赖频繁地回读来掌握文本信息,因此造成阅读效率低下,对信息的辨析正确率也大打折扣。
二、教的困境
教师具备的教学视角是预设课堂的切口,是阅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有效阅读的窗口。而以下这些教学偏差现象,却可能将学生引向相反的方向,走入阅读的误区。
描述一: 重材料教学,轻策略指导
尽管广东开心版五年级教材在每个单元都有Reading和 More reading阅读板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鲜有教师去处理甚至去关注阅读技巧和策略的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词汇的解释、句型的分析及材料的理解上。而这些被忽视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指导,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少走弯路、迅速掌握文章主旨、逐步培养阅读技能的有效途径。
描述二:重细节讲解,轻整体感知
读时阶段(while-reading)通常被教师处理为对文本细节的讲解。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词汇、短语或句型的讲解与分析,生怕错过每个新单词,面面俱到,阅读课变成了词汇课。文本被肢解得支離破碎,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脱离文本的僵硬的语法概念,远离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描述三:重媒体展示,轻思维培养
用精美的PPT或Flash来辅助教学已成为遍地开花式的课堂模式。尤其在阅读课中,PPT为展示大段的背景资料、长串的问题和答案提供了可能。而随之产生的不良现象是大量的课堂活动以多媒体展示为中心,并非指向学生的阅读过程。教师的注意力侧重在屏幕上,时时惦记着画面展示,以完成画面展示为课堂目标,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呈现的情绪和思维反映。
三、走出小学阅读教学困境的策略
策略一:明确阅读目标,建立阶段定位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层次的阶段阅读目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为不同级别的学习者规定了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目标。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相应的阶段目标,进行合理地设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以免用难度过大的问题来打击学生,产生消极的教学影响。
策略二:加强泛读教学,扩展知识储备
加强泛读教学是使学生扩大英语知识储备、激发阅读欲望、减少阅读困难、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教师在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泛读材料时,可采用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层次略高于教材课文并能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文章, 以达到为学生补充相关词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泛读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对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巩固和扩大词汇及语法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泛读任务要强调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能过于细化。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建立阅读档案,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策略三:关注读时阶段,寻求思维提升
读时阶段(while-reading)承载着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及对文章各段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的任务。这也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和培养思维品质的核心阶段。与走马观花地呈现多媒体画面不同,教师应浓墨重彩地对语篇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剖析。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mind map)、层次结构图及比较图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结构,确立文章主旨,解读长难句。
读时阶段的问题设计不仅要涵盖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细节剖析,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只有那些并非一眼就能找到答案,必须经过思考提炼的问题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拓宽文本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有效内化,为有质量的语言输出(如相关话题的写作、新知识的构建和新观点的提出)做好铺垫。
策略四:重视方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1.采用略读或跳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浅层阅读,旨在整体上了解课文大意和结构轮廓,培养学生以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为切入口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2.采用寻读和精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多角度地分析文章,抓住细节,掌握要点,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深层次问题(如理解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等)的技能,发展其用英语思维去处理信息的能力。
3.采用精泛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重复阅读,旨在品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学习布局谋篇的策略。重复阅读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技能,实现知识内化和有效输出。
阅读教学是教师凭着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和感悟,去唤醒和点燃学生思维和灵性的过程。作为教者,引领学生走向有效的阅读是我们的责任。一个善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英语教师一定是成功并快乐着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