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菲
摘 要:传统的数学作业总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学生缺乏主动性,所以,常常達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作业效果不佳,学生兴趣缺乏。因此,将作业设计模式转化为自主性是势在必行的。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设计
一、设计自主性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设计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例如,在学习完《线与角》后,我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要求:请你结合这个单元的知识点,为同学设计一份作业。第二天,学生们设计的作业出奇的精彩,我将学生们设计的作业随机发给别的同学做当天的作业,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再交给对应的小老师批改。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老师。
二、操作型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课本中较难以课堂上操作完成的内容,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对其作品进行展示,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学习完《成长的脚印》这节课后,由于课堂的局限性,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回家用我们今天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脚印或者手印。当知识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到时,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交上来的作业各式各样,甚至有孩子还为作业涂上颜色。知识是依靠探索得来的,数学知识蕴含在作业内容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将“学”融入“玩”中,在玩中进行实践,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学的轻松,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思维导图类作业
在日常教学中,当一个单元或者期中、期末考试前,老师往往会给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复习。然后这样的课堂是否是高效率的,或者孩子们到底吸收了多少,作为老师往往是不得而知的。这个时候给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的作业是再合适不过的。例如,在学习完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我给孩子们布置了回家完成一幅前四单元的思维导图。孩子们脑洞大开,不仅梳理的知识点清晰明了,还画的五颜六色,让老师们赏心悦目。接着,我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思维导图知识点,让别的同学也能跟着一起进行复习。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利用图形更直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思维导图的协助下,更好的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与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视频类作业
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能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规范的、有序的、完整的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然而我们的课堂充满局限,无法做到每个学生都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基于此,在学习完图形的认识后,我布置给学生们一项作业:我做小老师,教你如何折。并将自己的方法和折纸过程录成视频交上来。作业形式的改变,孩子们兴奋不已,一边折一边说,有些孩子甚至想出多种方法。接着,我又选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视频在课后放给孩子们观看,让孩子尝试不同的折纸方法。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这需要老师们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视频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就像是真正的老师,在为不懂的学生详细讲解。视频类作业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让生活化、趣味化、丰富多彩的数学作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真正让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夏娥.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理念下的作业设计[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5):62-63.
[2]徐正礼.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1(19):58-58.
[3]宋慧敏.三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魏艳宾.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2):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