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与课外教学

2019-09-10 17:38:40张明珠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仿写写作

张明珠

摘  要:多文本阅读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常见议题,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章文本,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集体构建并达成共识,这方面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已取得较大成果。但多文本阅读与课外课外阅读的关系则研究甚少。因此,本文笔者简单探讨多文本阅读与课外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课外教学;积极性;仿写;写作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使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写作,唯此才可能课外与课内结合,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多文本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语文具有广阔的天地,阅读小说,可以从跌宕起伏的情節中感受人物的命运;阅读散文,可以从风格各异的语言中获得审美的体验;阅读诗歌,可以在五彩斑斓的意境中洗涤我们的心灵。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就以课文原著为阅读拓展点来说,学习《孔明智退司马懿》时,学生兴致极浓,绝大部分学生在字里行间能读出对本个性化的理解,说出自己对各个人物的看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之际,教师可适时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

教材是个活例子,生活就是活教材。教师还可以遵循用生活这本活教材开展无限的学习,如学习《老北京的春节》之前,就组织学生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文化知多少”读书实践活动。在春节期间读各地域春节文化的书籍,了解各省风俗人情;让学生做一张和春节习俗有关的画报;“动手巧制作”让学生在假期学做花糕;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春联对对碰”活动,现场让学生们提笔书写春联,赞美新春。让学生在别具一格乡村年景图中品味年味、感悟团圆的意义。让学生用生活这本活教材,将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经营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花有果,有忙有乐。

二、海量多文本阅读,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本人喜欢读书并常对学生讲述自已阅读的收获和体会,这种发挥教师示范作用的“现身说法"最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三、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仿写的源泉

仿写是模仿例文进行创新写作的训练,即在例文的内容构思,篇章结构,艺术手法上进行相似模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积累素材写出篇新的文章。在多文本阅读课中,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穿插语段写作,例如语段仿写、概括语段、人物短评、补写一段描写等。这样的语段训练既贴近文本,又从语言形式上让学生模仿和借鉴,为课外阅读的延伸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从内容上进行人物仿写,景物仿写,也可以从人物仿写,景物仿写,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进行句式仿写,修辞仿写等这方面的经典片段仿写。仿写训练选取的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做到少而精,以利于学生拓宽思维,读写结合,由长期积累走向自己的写作实践,由模仿走向创新。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认识、观察、创造和想像等思考能力。有了思考能力,写作内容自然就有了。思考决定文字的深度和广度。那么思考什么呢?读书即读脑。从现实生活和文本阅读中,要学会提炼别人的思想精华,充实自己的写作实践。

四、多文本阅读,写作之源泉

读书就是最美的际遇,就是一场适逢遇见,就是欣赏美景,就是和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在一场又一场高质量讲座和论坛中,老师们体会到志同道合的乐趣,找到思接古今的共鸣。读书读对了、读多了、读好了,写作就是一件自然而然可以做好的事情。总是单篇精讲,学生自主探究少,收获不大。很多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白白流失,再加上学校条件所限,有些家长又不太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就导致了孩子们写作源泉的缺失。多文本阅读恰好弥补了这种缺陷,课堂上要让学生阅读好几篇文章,老师就不能过多地讲解,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写作手法,所以,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不但是督促着学生,更是督促着老师们一起阅读写作,技能提升,需要的正是踏踏实实的作为,夯实阅读的根基,最大程度地把阅读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坚持多文本阅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己变得优雅和高贵。思想在飞翔,灵魂在歌唱。爱阅读的师生,在高雅的文化殿堂里,静心读书,互相滋养,互相成就,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养慧启智,弥足珍贵。一幅幅画面、一帧帧回忆、一场场阅读交流,最终堆积成学生成长的文化基石。因为向往,我们更懂得文化的价值、阅读的可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与课外教学的关系作为一个新课题,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理论引领,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精心研究,相信它一定会成为语文教学的有力支撑,成为语文教学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2018年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专项课题(课题编号:dwbyd18020501   成果)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韩秀清.多文本阅读:写作教学的新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3):62.

[2]  鲁静.巧引资料深化阅读——例谈课外资料与文本阅读[J].小学教学研究,2014(22):22-23.

猜你喜欢
多文本阅读仿写写作
儿童文学多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小学多文本阅读之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让多文本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挖掘阅读教材, 实践英语仿写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6:19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探究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4: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