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2019-09-10 08:23沈艳龙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拓展自主学习数学

沈艳龙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近些年素质教育理念的重新普及和发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改实施力度持续增强的背景下,也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为热门的一项研究课题。本文论述即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同时择取以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为切入点,借助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拓展为依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做如下阐述。

【关键词】拓展;数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个人知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其在知识领域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针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进行教学创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体包括有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把握、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及自主学习锻炼本身所需的前提条件等。以下,我便结合了上述所提的几大类相关因素做了综合性考量,并由此将相关教学形式分别确定为借助导学案辅助预习、设疑激思引导、游戏活动创设、学习机制构建和知识竞赛氛围激发五种,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相应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成效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归纳。

一、利用导学案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学生自学习惯的锻炼,学生们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习惯作为基础,其自学能力的提升才能得到最为根本的保障。众所周知,课堂的预习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锻炼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而针对这一环节的创设,我们则可以利用导学案的形式对学生展开引导。即,将相关教学内容提前编制成学案的形式呈现在预习环节,从而以此辅助学生更为科学地展开课堂预习学习,从而为其科学自学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力保障。

以《分数的意义》一节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本节的预习环节中,我选择向学生提供预习导学案的方式展开了相应引导。其中,导学案的具体内容制定,秉持以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逐步呈现。如,第一层次中,先以填空的方式带领学生对“分数”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拓展。第二层次中,再以结合教材问答的方式引出新知,使之初步融入教材展开预习自主探究。如此,依次类推,直到引导学生达到深入探究和巩固的阶段。

以第二层次的初入教材为例,在这一部分中,我首先提出问题:“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将教材内的相关信息引出。接着,又继续提出:“37里有几个17?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诸如此类,这些问题点都与教材内容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能够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展开较为科学的预习探究。同时,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学生在预习中,对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点,以及理解模糊的点都能够做出直观的总结与归纳,从而为其在新知教授环节的学习侧重点提供参考,促进学习的效率。

二、借助设疑激思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维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关键还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调动和培养,只有以思维支撑的行动,才能获得最为成功的效果。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有鉴于其主观思维占为意识主导的身心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设疑激思模式的创设对其加以引导。即这一模式具体为,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内容,通过巧妙转化,进而将其以“问题”的概念呈现出来,如此,则可以有效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起来,从而促使其以此为基础展开自主思考、分析,为其自主思维的形成作良好铺垫。

以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节相关内容为例。在本节教学中,我便借助提问的方式展开设疑激思,对学生们展开了相应的引导。如,首先借助谈话进行导入:“我们以前学到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后的两个数分别叫做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积。)”在得到学生相应的答案后,其思维亦得到了有效调动,如此,我们则可以做进一步的引导。如:“以算式2×6=12为例,其中的2和12便是彼此的因数,而12是2的6倍,因此,12便可以称之为2(或6)的倍数。通过这一算式的观察来看,这两种数有什么特点呢?谁还能用其他算式代替来表达?”如此种种,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推导,学生们自主分析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突破,从而为推动课堂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三、结合游戏活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良好的兴趣同样是重点。兴趣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便是论语中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天性爱玩的心理,将课堂的教学积极与游戏活动进行结合,如此,便可以使学生们在游戏活动的参与中达到体验运用数学知识的效果,并由此激发其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展开更为自主的学习探究,为课堂目标的实现作良好铺垫。

以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节的相关内容为例。我在教学之余,便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的相关内容,创设了“找朋友”的主题游戏。其具体内容为:先由教师按照数对的规则方式,给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确定具体的“数对位置”,以此为基础,选择两名学生来到讲台,面向其他全体学生。这时,两名学生便可以相互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让对方在外貌的猜测中用数对的方式表示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这一形式的设立,能够同时考验双方学生对“数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猜测的一方学生报出数对由对方做出判断,指出这名学生具体是谁,而此时,班级内的其他学生便可以根据这名学生的具体位置,对讲台双方的数对答案做出判断。

如:猜测方学生通过猜测,报出了正确的数对答案,而描述方则因为自己的失误判定对方错误,却在最后报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后,被大家及时纠正。这一游戏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初步达到了自主体验和运用相关知识的目的,从而为其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四、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

数学知识竞赛的开展,旨在利用此阶段学生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整体积极而深入学习当中的目的。其具体的课堂形式为,教师在某节知识的教学之余,首先对课堂学生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其次,在根据所授内容,指导学生小组就此展开相互的知识竞赛活动,从而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学习探究当中,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以《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节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在竞赛开展之前,首先是对竞赛小组的划分。我秉持以每组水平大致相当的原则进行了成员的划分,其次,便是对赛制的设定。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竞赛氛围,我将规则定为两个小组相互出题问答的形式。这一新颖的竞赛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小组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深入掌握。如在列方程时便分为了:根据常用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根据几何公式确定等量关系、根据题目中有比较意义的关键句确定等量关系等几大类型。我便指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竞赛过程中对题目内容的创设。以几何公式确定等量关系为例,学生小组便可以围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展开题目内容的制定:“已知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底长是5.6m,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呢?” 此题应用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面积”,学生们只要熟练掌握简易方程式和面积公式,便可以有效把握好题目的创设或解答。

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供我们切入的角度也十分丰富多元。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关键便在于我们是否在对这些方法进行运用时,能够将其与教材的实际内容,以及相关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情况进行紧密结合,敢大胆地针对教学中学生们的动态情况做出及时调整、优化,才能充分确保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拓展自主学习数学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