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标本兼治

2019-09-10 07:22陈永德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陈永德

【摘  要】在广大农村,大批青壮年男子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儿童、老人、妇女在家,这样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生活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成绩较之其他儿童均有很大差异,成了突出的问题。了解这一部分群体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分析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但大量的事实资料证明,当前孩子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就自己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多年的经验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许多儿童也抱有许多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去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产生了挫折感,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具等方面。还有的孩子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人们最早生活在家庭之中,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基础是由家庭奠定的。但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的危害。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自高自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现在的家庭多半是三口之家,全家托着一个“太阳”,整天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侍奉着,恐有闪失。洗脚水有奶奶端送,书包有爷爷奶奶整理,吃饭有人端,被子有人叠,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另一部分家长管教过严,期望过高,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总觉得一个孩子,一定要让他学好,想方设法为孩子请家教、找补习班,制订各种培训计划,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制定过高的目标。还有个别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或自卑心理,养成不好的品性。

(三)教师因素

首先,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学态度、不健全的人格、不良的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次,教师教育方法不得当,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心理不健康,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素质教育、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内化”原理为指导,心理学基础知识告诉我们: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过来推动内因,内因与外因是有机的统一体。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心理过程受个性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按照心理学的分类,兴趣属于心理过程,是内因。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外因。所以我们从激发兴趣入手,关键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内因。

二、学校采取的对策

(一)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使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井然有序

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三缺”群体——生活上缺少照顾、行为上缺乏管理、学习上缺少指导,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对他们的管理极其困难,往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行思想教育却收获无几。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失去信心。因此,一开始学校就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大力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通过“六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大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多种需要。

(三)开展特色活动,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更加丰富多彩

1.开展“亲子”活动,享受家庭温暖。

(1)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我们设计了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参研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2)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品德较好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3)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安排每班每周上一节亲情教育课,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留守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校讯通分批给家长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的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2.举办家长学校。

祖辈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可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孩子的教育。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学校每学期举办家长学校,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家长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了解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3.开展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实践。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我们要多渠道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艰辛,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用感恩的心去过滤不安、消融许多抱怨与不快、抵制许多毒害和侵蚀,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纠正自己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差,懂得知恩图报,与其他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4.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心理建康咨询室专兼职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和矫正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或父母一方丧偶而另一方也外出打工,把子女寄养在祖辈﹑父母亲友或远房亲戚家里的孩子。小学生原本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但因其年龄小,又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监督辅导,没有人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做法也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外地打工的父母有时间就嘱咐孩子听话,逐渐就养成了对监管人的依赖,上学对教师的依赖。

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都被扼杀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能力、方法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只有走课程改革之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关注留守儿童,才能调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策略上进行探索,并不断加以改进,脚踏实地,从我们的专业角度,选择当地的留守儿童群体,带孩子走出一条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之路。时间不多,还有后续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一下解决,但是我们打开了一扇创新之门。

三、结语

總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未来栋梁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