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琳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速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当前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的课堂,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种种影响因素,从学生的自律性、到课堂的趣味性,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干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理解认知的角度看待问题,展开一系列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养成的培养。本文就着重针对低年级学生,基于“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展开以下见解。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科;四位一体;综合解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1-081-02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为一名学生,更多的应该注重对自身品质、人格、学习技能的积累和增强,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大杂烩”时期,培养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也会对学生的专注程度产生严重的干扰,倘若对这些状况置之不理,那么未来造成的影响一定会更加严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当前尚且处于一个可塑性强、接受性强、对新知识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也是一个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
1目前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疏忽
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充当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引者,倘若教师不能够准确地洞察到学生的心理狀况,不能够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就很容易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忽略状况[1]。此外,课堂方面的知识呆板、缺乏灵动性,也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给课堂的学习氛围造成严重的影响。
1.2教学制度不够明确
学校是一个大的学习社区,因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方面一定要做到严格仔细。倘若缺少科学、正确的制度规定,那么就很容易在实际落实过程当中发生事故,并且不容易被学生所接纳。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下,由于升学方面的压力,使得众多学校都采取了强硬的学习管理模式,可是对于行为要求方面却失去了把控,这样的做法就使得学生容易在制度的规范之外,形成一些恶劣的行为风气,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会起到很严重的影响作用,更是给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产生严重干扰。
2“四位一体”模式互相构建分析
2.1学校规范约束
在校园环境当中,排除一些客观的景物方面,还有一个学校的人为环境,也就是一个校园中的最重要氛围。学校在当前社会当中,所蕴含的意义除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集中的场所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正确个人观念的责任。学校这个小型社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往往充当着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对于学校的建设,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配合合理、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并且从实际效果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可行度高、效果好的规章制度,便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样的规章制度中,应当要求学生牢牢记当中的具体注意事项,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方面进行学习和课余生活。并且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制力以及理解能力尚且不够完善的问题,教师也应当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讲解和介绍,组织班级性质的朗读活动,帮助学生记忆规章制度当中的细节,使得学生可以主动消化并且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便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2.2学生之间要善于总结并且互相监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和其他同学的社交活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的不单单是“听讲”和“记忆”,还应当做到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总结,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汇总,并且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主动、自发性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教师方面的讲解,也应当注重合适引导和趣味性的养成,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师所讲解的课题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总结。例如在总结的过程中,多个学生互相监督,彼此之间起到一个互帮互助的作用。在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遵循规章制度,对于对方的错误行为习惯及时进行指正,教师也可以制定一系列合适的惩罚制度,帮助学生在惩罚的过程中增加记性,杜绝此类错误行为的再次发生。
2.3家庭方面的教育往往起到辅助作用
对学生的培养,仅仅依靠教育机构完全不够,这个时候家庭方面的教育就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家长往往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因此家长的教育通常来讲会比教师的教育效果更好,学生也更容易接纳家长所传授的知识。那么家长在对学生教育的同时,可以从教育环境入手,从环境影响学生。在良好学习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也会自主地向父母学习,从饮食起居到言谈举止,都是对父母双方行为习惯的总结和提炼。所以,家庭方面的教育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辅助学校方面的素质教育。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培养,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避免单一性使学生产生枯燥心理。而且从多方面入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联动性强,使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带来的好处,教师从中过滤一些不好的内容,便于学生进行吸收。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长久地要求学生,才能够实现正确课堂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林.基于小学低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96.
[2]王业康.浅谈小学低学段美术课堂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No.170(0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