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高瑞民 张立忠
摘 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诸项功能的载体.促进学科与专业协调发展是高等学校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和观点,比如,“强化专业,淡化学科”“加强专业,取消学科”“新建本科高校应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新建本科高校重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事”等等,这些观点和提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甚至或多或少动摇了新建本科高校多年坚持的办学思路,模糊了新建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方向.针对这些提法以及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所面临的困惑,本文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建本科高校在向应用技术转型背景下,还有无必要搞学科建设.第二,如果需要搞学科建设,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型高校的学科建设有何区别.第三,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应遵循怎样的路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1-0001-05
新建本科高校一般是指1999年以后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高校布局主要在非省会城市,从1999年到现在,这类新建本科院校已经达到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半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教育部通过实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推动这类本科高校走上了融入和服务本地方本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之路.2014年,教育部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如何围绕着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和方向,深入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呢?本文试就这个在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中带有根本和关键性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1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要不要学科建设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条件下还要不要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究竟是立足学科还是立足专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原点,搞清楚学科与专业各自的内涵及其联系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学科,《辞海》的解释是,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或教学的科目.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二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主要指第一重含义,当然也包含第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基本义,第二重含义是由第一重含义引申发展而来.
关于专业,也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讲,主要指某种特殊职业,如医生、律师、教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从狭义来说,主要指大学培养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是大学关于人才培养的分类.
从学科与专业的内涵看,学科属于知识分类,即按照知识体系的内在构成和逻辑层次,形成树状知识结构;专业是行业、职业、人才培养分类,是按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要求划分的,所以,专业在高校是指人才培养分类,在社会是指行业、职业和人才类型.
从学科与专业的构成看,构成学科的是知识单元,而构成专业的不仅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培养目标、规格、方案以及施教者与受教者.
从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看,学科建设重在科学研究,其目标是通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学术创新拓展学科增长点,为专业建设提供新知识,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与著作、专利发明与咨政报告等.因此,学术性是学科的鲜明标志,原始创新是学科的根本目标.专业建设重在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水平人才,不论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是人才培养.
从学科与专业建设内容看,学科建设涉及方向、梯队、基地、研究等要素,而专业建设则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要素.
从学科与专业的联系看,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支撑,一个学科也会发展出若干专业,所以,就人才培养而言,我们往往把学科与专业看成是同一概念,统称“学科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学科与专业的密切关系.概括讲,学科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知识和学术支撑,专业则是学科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平台和载体.从本源上讲,先有知识发现与创新,后有知识传播与应用;学科在先,专业在后;学科是“源”,专业是“流”.总之,学科与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统一性,而在建设上又各有各的重点和路径.学科建设反映的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价值取向,而专业建设反映的是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价值取向.如果说前者的发展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和实力的标志,后者的发展则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的标志.
通过以上源头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高等学校,即便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既各有各的内涵和目标,但又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构成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厚此薄彼都是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是不利于高校科学发展的.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首要任务是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和发展应用型专业,构建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科学配置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资源和外部条件.但是,应用型专业要做强做精,除了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外,必须要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提供支撑.就一所学校来说,虽然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也可以像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那样,凭借和依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起来的学科办好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但如果要建一所具有创新能力和能够不断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大学,则必须要有学科的引领和支撑.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从战略上讲,学科建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需,只能强化,不能淡化.
2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建设什么样的学科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内涵建设方向上,关键问题不是淡化抑或强化学科建设的问题,更不是要不要学科建设的问题,而是根据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办学定位,确定和谋划什么样的学科建设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学科建设上不可再走老牌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老路,而应在遵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另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应用型大学定位和特点的学科建设之路.
在学科布局和重点上,应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突出“地方性”是指学校学科布局、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首先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有更高的同构性、一致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突出“应用型”是指学校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要放在应用型学科上,人才类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同时,围绕应用型学科建设,保留、巩固和加强必要的基础学科.
2.1 保留、巩固和加强必要的基础学科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学科和专业建设当然以应用为导向,逐步构建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将基础学科全部砍掉.相反,还要根据学校定位、发展战略及应用专业建设需要,保留、巩固和提升必要的基础学科.一个好的大学,无应用学科不活,无基础学科不稳.
2.1.1 必要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需要.大学精神是高校育人的无形资源,其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渗透骨髓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包容精神、批判精神都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但最基本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谓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求真精神,它追问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是“求美”“求善”精神,追问的是“应当如何”的问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即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只有将科学与人文协调统一于人才培养,大学才能培养出德行与才能兼备、人格与学问俱佳的优秀人才.实践表明,培育科学与人文、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大学精神,基础理科和基础文科不能缺位.不论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目的也是解决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平衡统一问题,而这一任务离开基础学科是无法完成的.一定程度上讲,基础学科是大学的底蘊所在、精神所在、文化所在、厚重所在.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基础学科就愈加显得重要.
2.1.2 对于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巩固和加强必要的基础学科是引领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为当地提供文化服务的需要,同时还是实施学科交叉渗透、学科体系优化的需要,也是高校构建精神文化高地、用先进思想文化辐射周边社会、抵御大学过度市场化的需要.大学之大,不仅在于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有精神价值的弘扬,有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地方本科院校,是所在地方的思想库、创新源和文化高地,是引领先进文化前进的先锋,大学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才能有这样的底蕴和追求,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发挥这样的功能和作用.
2.2 大力建设和发展应用学科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应用性学科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2.2.1 新建本科高校大都是地方高校或者是行业特点鲜明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者为行业发展服务.因此,“地方性”或“行业性”应当是其应用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这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点.如果说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是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是“顶天”,那么,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则是满足地方或行业需求,是“立地”.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现状往往是:既不顶天,也不立地,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学科建设,必须在“地方性”或“行业性”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做足文章.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更要研究地方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向,研究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研究地方与周边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研究国家、省区对本地区的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与地方需求吻合度高的、可持续的应用型学科.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紧紧扣住地方需求,深度咬合,又不可包揽地方所有需求,在学科建设上面面俱到.事实上,任何一所大学哪怕是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都不可能满足地方对所有类型人才的需求,只能根据地方主体产业重点打造有限应用学科,而地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只能通过高校间的合理分工予以满足.
2.2.2 应用学科关键是“应用”,难点在建设,办法在开放.既然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是“地方性”,那么,应用学科建设必须在开放环境下进行,要向社会开放,向企业、事业、行业开放,向科研机构开放,向其他高校开放,广泛争取和用好校外有形和无形资源、显性和隐性资源.那种从教室到图书室、由课堂到书本、从文献到文献的育人方式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
2.2.3 应着眼应用学科群建设.学科群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单一学科离开学科“生态系统”和“生态链条”既难存活,成本也高.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一开始就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从学科群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地孤立地进行建设.
3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怎样建设学科
3.1 路径一
在横向上,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推动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学科和应用型专业的协调发展.既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又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改造提升传统学科和传统专业.
当今的科学技术,其发展趋势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高度分化更多体现在学科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分支学科不断出现;高度综合则更多体现在学科知识的具体运用上,在解决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具体问题上又需要多学科知识参与.前者更多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而后者则更多是应用型高校的任务.
从新建本科高校实力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历史短、底子薄、积淀浅,其学科现状要么小而窄,学科组织松散,缺乏有机集聚;要么老而弱,水平低,实力弱.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必要的资源捉襟见肘,学科建设资源更是匮乏.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合作,开展学科交叉.一些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人才更需要跨学科培养,例如,建筑工程与管理交叉,可培养既懂建筑技术又懂工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因此,学校要鼓励学院之间、教师之间开展交叉性教学科研工作,鼓励创设学科、专业交叉的教学、研发平台,这样,既可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又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学科、单一学院实力不强、资源短缺的短板.
从学理上看,所谓“应用”,就是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落脚点是解决问题.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是没有学科边界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不是单一学科知识能够解决的,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以,应用性科研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这样方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学科合作才能实现,这是因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应该也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但是,目前的新建本科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却往往是模仿老牌高校,纵向上按校、院、系、教研室设置科层结构,这种结构长处是行政上便于控制管理,便于资源配置,便于考核评估,在学科发展上也便于学科内部的系统建设.但这种由上而下的科层结构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每个二级学院都像是独立王国,院与院之间缺少交叉的意愿和积极性.从教师能力和观念看,老师们由于囿于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和门户之见以及学科壁垒等因素,懂得其它学科“语言”且有强烈合作意愿的教师比较稀少,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学科间交叉融合效应无法发挥.
于是,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就出现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学校向应用转型需要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打破学科、院系壁垒,另一方面,现存的内部治理结构又是与学科交叉融合严重不兼容的.因此,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助力应用转型是当务之急.首先,从学校层面应充分深刻地认识学科交叉对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重大意义,进而在学校上下形成共识,形成氛围;其次,努力探索、尝试和建设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和的体制机制.
3.2 路径二
在纵向上,通过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科与专业协调发展,既不可把学科与专业截然分开,各走各的路,各唱各的调,各干各的活,又不可在理论与实践上不加区分地盲目地进行建设.正确的做法是:战略上从学科着眼,战术上从专业和课程入手.课程建设着眼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着眼于学科建设,反过来,学科建设也要着眼于课程和专业建设.
3.2.1 战略上从学科着眼,具体操作上从课程入手
在一定条件下,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具有同构性.从课程入手,向学科开掘,尤其是学科资源贫乏的新建本科高校更应如此.为了探讨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学理上疏理一下课程与学科的关系.如前所述,学科是对知识的分类,重在知识发现与创新;而课程既可是对知识的分类,亦可是对知识的综合.作为对知识的分类,一个学科可以分设多门课程;而作为知识的综合,一门课程可以涉及多门学科.学科知识编排依据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而课程知识编排除了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外,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兼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联系.学科知识是学术形态,重在发现与创新,课程知识是教育形态,重在传承与育人.学科是“源”,课程是“流”.课程是学科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中介,也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而学科作为构成课程的元素,源源不断为课程提供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
3.2.2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统一
从上述学科与课程的关系看,在一定条件下,只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自觉,有清晰的思路,新建本科高校在学科资源薄弱情况下,完全可以从课程建设入手,进而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统一起来.
3.2.2.1 课程团队、学科团队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即一套人马,两个任务,将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统一起来.新建本科高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领军人物奇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课程团队与学科团队分别组建、分别建设,势必将有限的资源瓜分了,分散了,“撒芝麻盐”了.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也很难将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统筹兼顾.
3.2.2.2 教学研究与学科研究一体化.高等学校的科研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科研究,即通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重在学科本身的研究;二是教学研究,即通常意义上的“教研”,重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等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新建本科高校建校初始若干年,重点在于摸索本科教育规律,保证本科教育质量.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引导教师研究教学,思考教学.其次,依托课程团队成立研究平台,这个平台的任务一是研究教学,二是研究课程,三是由课程研究廷伸到学科研究.
3.2.2.3 课程方向与学科方向一体化.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是有方向的,同样一门课程因建设方向不同而课程特色凸显,进而由课程特色导致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特色.课程方向服从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有的课程方向建设可以在现有学科知识中找到现成的知识,有的则不然,这样的情况下,课程建设方向与学科建设方向就重合了,有了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课程建设同时也是学科建设.
3.2.3 以专业建设倒逼学科建设,以专业需求拉动学科供给
从稳定性上讲,学科是不断积淀、积累的过程,其发展相对稳定;专业则面向社会需求,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其发展相对活跃,甚至变动不居.从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学科相对较远,而专业则相对密切.“春江水暖鸭先知”,由于专业对应的是社会上的行业、职业和人才类型,因此,专业对社会需求的感应更敏感些,其规律往往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这种需求倒逼专业变革,专业变革要求课程体系及其内容随之变化,课程内容变化给学科提出新的需求,学科积极回应这个需求,通过知识创新保证对专业支撑的知识供给.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从专业建设入手,进而倒逼学科建设,从而拉动学科的发展不仅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在理论上也是说得通的.
从历史和本源上看,学科发展在前,专业发展在后;学科创造知识,专业运用知识.学科发展是专业建设的前提,没有学科支撑,专业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学科与专业关系的一般规律.在学科知识浩如烟海并成为公共产品的今天,在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基础薄弱甚至空白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恪守先学科后专业的建设程序,完全可以通过校际合作、引进人才、教师访学、客座教授等途径,对人类社会取得的高端学科成果实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支撑本校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发展目标.从实践上看,新建本科高校往往也是先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入手,然后过渡到学科建设.因为,新建本科高校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在建设的优先顺序上,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历史悠久的研究型大学那样按照学科、专业、课程的顺序进行.当然,从地位上讲,从源头上讲,从战略和发展后劲上讲,学科建设是龙头是不言而喻的.先专业后学科是战术,而以学科为龙头则是战略.新建本科高校先从专业建设着眼、从课程建设入手,绝不是忽略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更不是认为学科建设可有可无,而是新建本科高校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选择.当然,从长远看,从学校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要持续提高课程和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必须适时把提高学科水平提到日程上来.
3.3 路径三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项目管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底子薄、资源有限,在学科建设上必须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急为有所缓为的原则,按照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对学科建设做出科学、全面和长远的规划,分出轻重缓急,防止随意任性,避免支离破碎,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具体政策上,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优势.
3.3.1 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建设效率.在确定重点学科时,要把学校层面的“钦定”与学科之间的竞争结合起来,使重点建设学科的确定,既符合学校发展战略,又能在学科之间展开适度竞争,从而调动二级教学单位和学科的积极性.学科建设上的项目管理,因为有规划,有目标,有契约,有资助,有奖惩,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梯队成员积极性,最大程度挖掘成员潜力.这一办法又因只重结果,不看过程,不规定具体方法路径,故给梯队成员极大创新空间.而当学科建设目标实现时,项目组又可获得更多資源支持,更多政策鼓励,从而使重点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3.3.2 可以有效控制,避免随意性.重点建设学科立项有论证,有评审,对建设方案可行性进行把关;立项后,中期有检查,有微调;建设周期结束,有验收,有评估.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无序性、随意性,可以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