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

2019-09-10 07:22徐秀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本科生素养大学生

徐秀荣

摘 要: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地方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分析,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以“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完善培养方案、实施导师制、构建科研训练平台”为抓手的培养教育模式,逐步将大学生科研素养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的常态机制.以促进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持续开展,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科研能力;本科生;培养教育;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11-0166-0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品学兼优、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已经确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地方性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1-2].

1 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国家教育政策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1.1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从国家发展来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发展、“中国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建设等战略,迫切需要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进而提高国家发展水平.从社会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和科技的争夺已经成为焦点,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3],因此,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2 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也将逐渐转变办学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将教学与科研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是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高校不仅需要教学优秀的教师、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团队,还需要培养创新意识、自主科研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队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科研能力训练,在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自主科研能力的同时,通过参与教师主持或者指导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发明专利、创新创业大赛等,也反过来促使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发展也会随之不断地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1.3 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压力是本科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大学生在未来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地方高等学校需要通过不断训练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团队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等.这些都为本科生的考研、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等奠定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基础,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更早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应未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岗位.

2 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和推动下,近年来,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教育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地方性高等学校科研素养教育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科研能力培养的氛围不足

首先,从组织管理层面来看,地方高校对本科生科研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没有进行明确和具体化,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等尚不够完善,以至于科研素养教育的广泛性开展缺少必要的基础和制度支撑.其次,大学生科研平台较少,而且不同专业的平台发展不够均衡,学科分布不全,资源有限,为全面开展科研素养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再次,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意识不够,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科研能力培养对自身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2.2 科研能力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大学本科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4].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科研素养教育的新任务有些力不从心.许多年轻教师经济上、生活上的压力都比较大,教学任务繁重,无力接受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这一任务,使得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平衡.因此,科研素养教育不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开展.

2.3 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环节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训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实践教育培养体系,培养方案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重新修订,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都需要达成共识.另外,地方高校开展科研能力训练的实践活动也不够多,有的已经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不能系统地培养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性,我们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在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自上而下分层次制定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增加大学生科研素养训练平台,加强平台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加大平台对学科专业的覆盖面,保证大学生科研平台能被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同时,还需要在本科生中大力宣传科研素养知识,增强科研素养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各地方高校要逐步缩小生师比,让更多的年轻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中,从而带动科研训练项目运转起来,增强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素养训练的信心和力度.通过培养和引进科研人员和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

最后,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校团委等需要对科研能力训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具体化,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教学和科研训练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科研素养养成教育.为适应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应用的需求,科研素养教育需要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分层次制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内容、考核目标和体系,鼓励教师探索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机制[5].

4 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地方本科院校所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已经为大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本科阶段接受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开阔视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提供一些思路和观点.

4.1 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

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专项管理.地方性高校可以通过校团委、教务处等对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学生也可以在二级学院组织引导下成立科研兴趣小组、科技社团等,设立专门机构并指派专人负责,可以使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处于有序的状态,防止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环节相脱节.根据大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规划的需要,拟定长短期工作计划,组织教师指导科研活动.并分阶段做好检查、考核、评价和总结等工作.

通过制定管理文件,使得大学生科研能力培训活动得以制度保障.如: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与评奖评优等挂钩,融入创新思想,将评价指标明细化、具体化;管理部门还要明确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职责和范围,确定考核指标和成绩评定的程序等[6].对于指导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教师,以明文规定其基本工作量,并不断地完善指导科研活动的奖励措施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原动力,使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只有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才能使科研能力训练活动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地方高校的科研整体水平才能随之不断提高.

4.2 完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

科研能力训练活动从本质上来讲,是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进一步延伸,科研活动的开展应该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为载体.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程内容时,尽可能地将本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渗透其中,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去思考,鼓励大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研活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一般来说,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具有较大的空间,可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科研能力训练活动,实施教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要在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更新,内容有增有删.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专业发展、社会需求等,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4.3 落实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导师制

国内高等教育自1998年开始扩招之后,本科生导师制就被视为各高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7].一般来说,导师制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导学”关系,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种素质教育制度.通常以问题为中心,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个性差异等进行分类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而在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通常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业等的指导,由于诸多因素,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制应贯穿于本科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大一阶段,以专业教育、兴趣培养为主;大二階段,学生可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团队中做些辅助工作,对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初步的了解;大三、大四期间,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个性差异进行科研选题、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毕业论文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9].

科研训练活动的主体固然是学生,但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地方高校应该将本科生导师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习、生活和科研的交流互动空间[10].地方高校还需要根据学校实情,克服困难和压力,制定奖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同时给以制度上的保障,以便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队伍中来.

4.4 构建科研能力训练平台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实践能力训练的环节比较少[11].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与学生都缺乏适当的沟通.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及时与老师交流,长期下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主动性、创新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另外,地方性本科高校本科生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人才培养的定位低于部属高校,且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不能相互融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互脱离的问题[12].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出适应高校自身定位并利于提升大学生科研素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本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科研能力训练平台,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进行构建.如:课堂学习多以讨论的方式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其中,就学科专业前沿、授课内容的某一问题、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展开;另一方面,专业实习(见习)、学科竞赛、科技社团、学术报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课外实践平台.高校还可以通过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等多渠道地为大学生构建创新实践平台,使学生受益面更广.通过科研能力训练平台,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与交流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近年来,宿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科研能力训练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与宿州市统计局、安徽经典市场调查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今年4月,汪宗伟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宿州饲料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荣获“正大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安徽赛区实践赛一等奖.在其他的参赛活动中,同学们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5 结语与展望

大学生科研素养是国家、地方高等院校以及本科生个体发展的需要[13].通过科研训练,可以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预期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科研兴趣增强、毕业论文质量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其次,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感增强,考研、就业机会增多,可以较早地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再次,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具有批判精神,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时,勇于提出新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科研课题拓展了新思路、新方法,促进了教学研相长[14-15].

只有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只有为社会输送出优质人才,地方高校才会在同类院校中更具有竞争力[16].展望未来,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相信地方高校会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付坤,王瑞,杨罕,等.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3):207-211.

〔2〕王娟,程艳霞.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6):17-19.

〔3〕顾朝志,蔡丽萍,丁淑妍.新形势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114-115.

〔4〕庞宗强,江兵,戎舟,等.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本科生培養模式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5):13-16.

〔5〕刘彩娥.数据素养: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新内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94-100.

〔6〕杨兴龙.协同视角下会计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来自工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与创新,2014(3):37-40.

〔7〕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76-80,85.

〔8〕吕忆松,李莹莹,尚建辉.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86-188.

〔9〕祝捷,王宏伟,刘京红.本科生导师制及在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1):25-28.

〔10〕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6):58-60.

〔11〕孙洪春,王宜举.面向就业需求的省属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1):27-33.

〔12〕贾双林,褚亚旭,陈雪,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7):242-245.

〔13〕张冰融,宋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4(6):1-75.

〔14〕张元萍,周远,杨哲.金融工程多维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进展,2018,8(5):492-496.

〔15〕熊万明,陈金珠,吴苏琴,等.农林院校化学类专业科研训练的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45-147,227.

〔16〕于庆宇,宋岩,贺连彬,等.如何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47-48.

猜你喜欢
本科生素养大学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