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课课练”中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

2019-09-10 00:04梁庆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耐力素质课课练教学策略

梁庆群

摘要:耐力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教学实例,利用好8分钟体能课课练,让音乐成为教学助力;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目标变成可视化,唤醒学生斗志;让合作促进学生成长;利用器材将有限的空间变得更大更实用等有效策略,提高学生耐力素质,让一线教师轻松驾驭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课课练中积极参与,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能课课练;耐力素质;教学策略

体能课课练是每节课利用5至8分钟的体能练习加强学生柔韧、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体能课课练的认识出了问题,导致课课练出现了一个过量枯燥一量少消失一寻找适量的演变过程。近几年来体育课越来越重视体能发展与运动负荷,因此学生的柔韧素质、肌肉力量素质、速度与灵敏素质等都得到了大幅度上升,耐力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幅度相对要小与慢,其原因与场地小、人数多、练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和练习方法缺少参考等有关,耐力素质练习在体能课课练中成为师生最不愿选择的内容。然而,耐力素质的提高对长距离速度型项目(如:中长跑)起着决定作用,对长时间运动项目(如:长跑)起着直接影响结果的重要性作用,在短距离速度型项目(如:短跑)以及各类型的运动项目都起着间接性的作用。当耐力水平不断地提高,练习者才能坚持与承受不断加大的训练负荷,确保以充沛的体力提升各个项目的运动水平,因此耐力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提升小学生耐力水平也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验证,再结合教学实例总结出以下比较有效又易于操作的策略,指导一线教师提高学生耐力素质。

一、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五种有效策略

(一)音乐助力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它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在体能课课练上根据练习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播放,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振奋精神,唤起参与的动力和信心,又可以找节调、稳情绪。对教师而言,音乐是体能练习中的“时间助手”和“提示助手”,帮助教师指导学生。

以水平一《走跑教学》体能课课练为例:教师在走跑体能课课练中,可以利用节奏感明显的快音乐和慢音乐为助手。当教师播放慢音乐时学生为走,当教师播放快音乐时学生为跑,并提示学生在跑时听音乐注意脚部节奏,在走时听音乐感受呼吸频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设计8分钟的走跑练习,跑为每2分钟一次,共跑3次用时6分钟,走为30秒一次,共4次用时2分钟,走跑交替进行播放。教师通过音乐操控时间,音乐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与注意力回归到学生的巡视指导中,指导学生动作技术,鼓励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还可以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利用音乐时刻提醒学生根据音乐节奏,调节呼吸与脚部频率,完成指导任务。学生听着动感的音乐唤醒练习的热情,听着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调整呼吸,自我调节努力完成练习。

(二)游戏激发

游戏能激发学生练习动力,是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方式。把体能课课练巧妙地设计成有趣味、有竞争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完成练习。

以游戏《开合体操垫》体能课课练为例,在操场上放置30张打开的体操垫,把全班分成人数均等的A、B组。A组的学生在奔跑中把打开的体操垫合起来,B组的学生在奔跑中把合起来的体操垫打开。5分钟后统计体操垫合起与打开的数量,数量少的组别胜出。学生在打开与合拢体操垫的游戏过程中完成5分钟的耐力练习。

(三)目标促成

小学生正处于意志力发展的初期,意志承受力相对较差,而耐力素质的体能课课练,最考验的就是学生的意志力,因此让学生设立小目标可让学生看清自己的努力方向,产生练习动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练习。在设定目标时,注意设定的目标不能过大,一定要明确而且操作性强,能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努力看到结果。

以水平三《不做最后》耐力跑体能课课练为例:先是把学生按同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约5至6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分批出发,教师规定跑的距离,让学生在规定距离上与同组伙伴竞争,只要不做小组最后一名冲刺者为赢。由于同一组水平的学生实力相当,都会坚持直到任务完成。这种看得见、易评价的小目标用于耐力跑体能课课练十分有效,它能使练习者看清自己的目标,产生完成目标的动力,集中精力达成目标。设定小目标来练耐力素质,促进学生的耐力水平。

(四)合作互长

对于小学生来说,耐力练习很累、很枯燥,他们往往容易在练习中途放弃,缺少继续坚持的毅力。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集体意识与集体责任感中相互成长,完成练习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1.异质分组,形成联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耐力水平进行异质分组,每组选出一名耐力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队员当组长,组长有权分配组员休息次数与休息人员。每跑完一圈(距离可以由场地大小而定)按组长设定的人员到休息区暂时休息,当到第二圈时换人休息,以此类推安排不同的人员轮流休息补充体力。如果觉得本组人员不需进行休息补充体力,小组还可以额外得到加分,这样组员间形成联盟,以小组加分为荣,形成积极互助之势。

2.小组交流,共同提高

当小组间通过多次练习与交流后,小组成员会形成默契,知道小组成员的耐力情况,于是会形成你帮我助的情况,耐力水平较好的组员会提出少休息甚至不休息,耐力水平一般的组员,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后休息或少休息。大家在集体合作的氛围中形成责任感,使得即便身体条件各有差异也能取得共同进步。

3.奖励机制

奖励是学生练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只是因为加分而加分,久而久之学生的练习激情也会慢慢消减,因此要设立奖励机制,让本次获得第一的小组在下次练习中成为评委、计时员、计分员等,免去一次练习的任务,同时小组成员也会为自己能充当教师的助手而感到自豪。

(五)场地解困

对于很多城区学校来说,场地越来越紧缺,一个200米的操場很多时候要容纳6至8个甚至更多的班,每班50多位学生,那么体育课用地面积大约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开展耐力练习非常困难,所以合理解决场地问题是教师开展耐力体能课课练首要解决的因素。在练习中可以利用简单的器材如雪糕筒、标志杆、标志碟创设“空间站”设计路线解决场地小、人数多的问题。

以《跑号》耐力体能课课练游戏为例: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地方(可根据场地需要而定,场地越大越好)放置标有数字1到10的标志杆,标志杆随意摆放在篮球场上,以4-5人为一组,每组队员按组号站在对应的标志杆旁,教师报号,学生根据教师报号(组号+报号)跑到相应的标志杆。由于教师报号随机,学生根据跑动路线不停地进行跑动,在有限的场地完成长距离跑的练习任务。

二、结语

在小学阶段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需要教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承受能力,校园环境等因素,设计出不同的策略。由于体能耐力素质练习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部分学生不愿意进行耐力素质练习,这就更需要教师多思考、多实践有效的策略,从而轻松驾驭体育课堂,让学生在课课练中积极参与,让学生的体能素质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耐力素质课课练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分析
周口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耐力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