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萍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区域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区域活动,孩子们也可以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不仅可以更好地调整区域活动材料,而且可以透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分析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区域活动;教师;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一、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1.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儿童自主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集体、分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孩子做出独立的选择,进行相互合作、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2.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区域活动的环境宽松、自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兴趣自由选择进行操作、探索、合作等;在空间上,每位孩子都可以在各个区域内自由走动、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在时间上,每位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活动,既可以完成若干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内容,同样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也可以通过几个活动来操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只是作为观察者、指导者的身份,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中。在通过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往中,加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团结互助等能力。
二、观察的重要性
1.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定向的、更持久的感知。它是一种综合的感知形式,它基于视觉并融合其他感受。
2.教师观察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既要成为一名实践型的带班教师,又要成为研究型的理论教师,而观察能力是检验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强弱的反映,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进而捕捉到孩子的某一行为后迅速进行思考分析及判断,继而转换成教育行为与幼儿进行互动,事件被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通过观察也可以判断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支持的策略。
三、观察的方式
1.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是针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方法。
2.轶事纪录法:轶事纪录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记录的内容可以是典型的行为,也可以是异常的行为。它可能是反映孩子个性的事件,也可能是反映孩子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行为事件,它简单、方便、灵活。
3.事实记录法是一种详细、完整地记录观测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的方法。
4.抽样观察法:按照预设好的标准,在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幼儿作为观察样本,并利用抽样的结果推论总体状况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常用的记录方法除了这4种外,还有以旁观者的角色进行的非结构性观察,既有随机观察,也有有目的的观察。
四、幼儿的行为与分析
案例1:
区域活动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在做完计划后进入区域游戏。图书区里突然传来月月的呼唤。原来月月和小轩同时拿到绘本《点点点》,谁也不让谁,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看到这种情况,笔者决定协调一下,“书只有一本,要不你俩一起看吧!”两个人同意了,结果在看的时候一个看得快些,一个看得慢些。两位小朋友又争执了起来,笔者走过去,把书拿过来:“这样的话谁也看不了了。”两个人默默地呆在一边不说话。笔者接着说:“有什么办法让你俩在不争吵的情况下都能看书?想到办法再来找我拿这本书。”听了笔者的话,两个小家伙凑到一起商量了起来,很快小轩跑过来说“我们轮流看!”笔者问:“谁先看,你们商量好了吗?”月月说:“我想先看!”小轩也同意了。一会儿,月月又来找笔者了,原来轮到月月看时,小轩不肯放手,总是说:“我再看一会就给你看!”月月等了好久,小轩也不给她,于是又来寻求帮助了。“那么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每个人看的时间一样长呢?”笔者问道。两个小朋友想了想,“沙漏可以帮忙!我刷牙的时候媽妈就用沙漏计算时间。”聪明的月月率先想出办法。于是,笔者拿来了沙漏。就这样,一个孩子拿着沙漏计时,一个孩子看书,两张小脸上终于都挂上了笑容。
虽然还是个小班孩子,但是,笔者还是想让孩子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习惯让成人帮助解决问题,就会形成一种依赖。作为老师应该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还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孩子选择直观、具体、便于操作的“解决方法。”
案例2:美工区内小朋友把制作好的刮画挂在美工区内的展示墙上。过了一会,小西脸上挂着委屈的表情跑过来跟笔者说:“老师,元元在我的画上刮了好多痕。”这时纷纷有孩子过来投诉小元的行为,原来他在大家的作品上用手多刮了几道痕。
小元平时鬼点子特别多,在小朋友“投诉”他后,笔者把他拉到一边询问原因,他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不是有意的,只是想试试看。”小元其实不是真的想去破坏小朋友们的作品,只是自我意识控制比较薄弱。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从小朋友这一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
五、结语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同时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记录要渗入到日常活动中去,使孩子能够充分被关注,并根据孩子们现阶段的发展设立适宜的教育目标来开展活动。
参与文献:
[1](美)科恩.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丁海东.区域活动现场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J].学前幼儿教育,2011.
[3]董旭花,阎莉,刘霞.幼儿园区域活动现场指导艺术:透视38个区域故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