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娟
【摘要】不论是哪个中学班级,都会存在着一部分的数学困难生,想要提升一个班级总体的数学水平,就必须增强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当前许多学校的学生不能开展自主学习、不具备学习的自信心,甚至放弃进行数学学习,由于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因此,研究学生的学习障碍并以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作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硬件资源是智慧课堂的重要基础,软件资源是其主要的支持力量,采用合理有效的反转课堂从而达到数字化数学形态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学教学;硬件资源;翻转课堂;数字化教学
一、當前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中学数学让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包括许多的因素,不但包括家庭与教育因素,而且学生本人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如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大量的专家学者对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在他们的观点中认为其主要的特点包含:第一,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一般较慢,一些学生不能明确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不会很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第二,部分学生在阅读、计算、速度、组织能力、检查能力等各个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所以学习效率较低;第三,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引起后续学习的不利,甚至干脆放弃数学学习。
二、学生厌学教学的原因及表现
1.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
一些中学生难以在学习活动中付出相应的努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未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不能自觉学习,计算能力差。而一部分中学生不具备学习的毅力与耐力,不愿意长时间研究数学问题,希望短时间学习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听课过程中习惯说“学不会”“听不懂”,影响了自己的数学发展,甚至认为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对学习数学感到厌烦,认为数学课没有意思,对自己缺乏吸引力,因此,不具备学习热情。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没有灵活地使用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而且对数学知识间的关系不够了解。在审题上不会应用习题中给出的条件与要求,常常在还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动手做题。
2.不良教学模式产生的影响
在国内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大部分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而进行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其开始出现抵触心理。因为自身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数学失去了自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学不会,因此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他人请教、不愿意看书、不愿意做大量的练习。长期这样下去,则会认为数学学习太难,产生了不愿意上数学课、不愿意看到数学老师的现象,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并且不良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难以自觉融入数学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看到数学题时只要求得到正确得数即可,不愿意独自思考解题过程,长期这样,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另外,不良的教学方式更会致使学生难以长期保持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可以得到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引导,比如“智慧课堂”,就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但部分中学生不具备优秀的学习品质,他们的学习行为不稳定,一旦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出现注意力的转移,听讲与写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学习成绩时好时差,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一味应付了事,导致成绩下降。
三、“智慧课堂”背景下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结合上面论述的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掌握不够好的大量原因,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效果提供相应的借鉴。
1.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内驱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促进教师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同时,还能够合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硬件资源是智慧课堂的重要基础,软件资源是其主要的支持力量,采用合理有效的反转课堂从而达到数字化数学形态转变的目的。所以,把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当作前提,开展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以及中学数学活力转变的有效方式。
2.多用事物对比,带学生思考
“智慧课堂”的构建可以通过利用不同事物的对比吸引学生。通过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章节中,通过将银行点钞的日常活动引入到数学的同底数幂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堂之上,通过平台按照此节课堂教授的内容设置了随堂测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特殊的输入方式,学生可以手动输入识别幂的数值。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中看到实时性的数据反馈。通过平台的大屏幕,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看出本次课堂测试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基本状况,教师也可以直接地看出学生对课堂课程的知识学习吸收状况。根据不同学生产生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3.推进自主学习,树立自信心
一旦学生在这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学习并取得相应成果的快乐,那么他们就能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依据“智慧课堂”的构建模式,使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如在学习进制转化这一方面知识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进位的方法,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数学给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教师应该指引学生认识到他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学欲望,如在学习“货币转换”的知识时,笔者在教室设计了一个小小超市,要求每一名中学生带着一百元钱进入超市自由选购,并且设置不同货币的收银台,比一下谁买的东西最实用划算,学生们会首先在超市中对比每一件商品的价格,然后用笔计算购买商品货币的实际价格,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货币转换”的概念,而且也感受到钱是来之不易的,学生了解了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5.促进教学创新,提升学习率
“智慧课堂”的构建必须要学生自己亲手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平台查看学生作业平台内的“生活中的三角形”。如,游戏教学:通过关于三角形的主要知识点,跟学生一起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①自主创造。使学生们独自创建一个三角形,或是和身边的同学一同创建三角形,并将这个三角形拍下来发布到平台之中。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②分组探究。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从4根不同的塑料棒中选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并让他们写出所有的可能性。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巡视观察,最后在平台中将各组学生的答案进行公布,和学生一起探讨,让他们可以对“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个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③自主学习。学生需要及时完成智慧课堂平台中的测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平台的反馈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些主要的问题进行讲解;④巩固练习。根据平时学生学到的知识,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性的问题(将20cm的木棒分成三部分,且每一部分必须是整数,用这三个新的木棒组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们分析:这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为多少?)及要求,学生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主动参加、积极探索的主体,从而可以合理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因材施教,采取补差措施完善“智慧课堂”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坐好、举手等方面,而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倾听、敢于表达,以及积极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形成这些学习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遇有不能解答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切实提升他们处理实际学习问题的能力。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且因材施教。遇有学生对学习提出不同意见时,教师不能一味打击,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合理想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树立学生獨立思考的自信心。应该鼓励学生遇有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多问“为什么”,支持学生想象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理解。不管是在新课导入又或者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激励学生敢于说出他们心中的疑问,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想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亲自动手,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尝试,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有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切实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五、结语
硬件资源是智慧课堂的重要基础,软件资源是其主要的支持力量,采用合理有效的反转课堂从而达到数字化数学形态转变的目的。而中学数学让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包括许多的因素,不但包括家庭与教育因素,而且学生本人也存在一定的原因;不良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致使学生难以自觉融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长此以往,对学生总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通过“智慧课堂”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合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校的长期坚持,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引。
参考文献:
[1]吴永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7(22):72.
[2]方嵘.设计教学情境 构建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7(31):31-32.
[3]赫晓玲.核心素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82):103.
[4]刘铭忠.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29):200-200.
[5]许美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