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式合作活动塑造学困生的健康人格

2019-09-10 07:22曾红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1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互助健康人格

曾红欢

【摘要】简·尼尔森坚持“不骄纵不惩罚”“和善与坚定”的正面管教,成为美国主流家长教育体系之一,体验式合作活动是正面管教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对于学困生,要以鼓励为主,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采用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以体验式合作活动,让学困生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自信的个性,提升“学困生”与人合作、互助的能力以及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合作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重新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塑造“学困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正面管教;学困生;自信合作;互助;健康人格

对于学困生,老师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收效甚微,学困生成绩提高不明显,纪律问题也是屡教不改。正面管教的方法,体验式合作活动,不是让学生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作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塑造“学困生”的健康人格。

然而,大部分学困生家长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的教育知之甚少,更有部分家长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孩子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成为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缺乏父母有效地监管和呵护,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性格孤僻、沟通能力差、对自己丧失信心。这些孩子到了学校会出现明显的学习障碍或困难,并且很难融入班集体,时常形单影只而又无视纪律。这部分学生需要的不是惩罚和说教,而是需要我们以正面管教体验式的合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塑造学困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学困生健康人格的建立,除了课堂教学,还需要学校和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博士简·尼尔森博士历经3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学校可实行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

一、设计游戏式团队活动,让学困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

簡·尼尔森博士认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他没有归属感和合作精神,而归属感和合作精神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归属感和合作精神决定着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但是因为自身的生存环境抑或所受指责太多,时常不能被周围的人接收或喜欢。没有合作精神的他们不喜欢融入班集体,与班上其他同学始终保持着一段安全的距离,但是当他们感觉到自身被忽略,没有存在感时,又时常以违反班规校纪来寻求关注。

而此时的惩罚只会导致恶训循环。正面管教主张从心理角度正面给予学困生班级归属感和合作精神,增强学困生与班级的情感联结,让他们感受与老师、同学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会增强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学困生会因为爱班级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学生生活在集体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土壤,同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而每学期结合学前、学中和学后开展3-4次活动性、知识性、教育性等丰富有趣班级团体活动,让学困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团体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学困生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困生才会主动参与,从而实现“唤醒学困生兴趣需要,发展个性特长,增强合作精神的和谐统一。”例如,“十人九足”游戏活动,分成4支队伍,每队10人排成一横排,相邻的人把腿系在一起跑向终点,用时最短的胜出,胜利组得优胜奖,其余者得纪念奖。再例如,双人夹足球跑接龙游戏,分若干小组,每组6人,同组2人面对面用头夹住一只足球在起点向终点跑,然后接龙,如果在跑动时足球落地,两人则要从起点重新出发,谁先完成任务为胜,胜利组得优胜奖,其余者得纪念奖。通过上述班级团体游戏活动,给学困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与其他同学拉近关系的机会,从而增强学困生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因此,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搞些娱乐活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表明;“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的处境、情绪,使学困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得以发挥。因此,游戏式团体活动是打破学困生与班级同学的隔阂可行方法之一,所有活动应该以学生参与为主,透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困生全身心的融入游戏,全身心的为团队付出,全身心与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团队游戏目标,从而达到生生和谐的幸福班级氛围。

实践表明:学困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式团体活动中相扶相持、积极投入,打破了界限与隔阂,感受到了班级的团结与温暖。学困生明显有了班级归属感、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班级归属感、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又使得学困生在意自己的言行,在意老师同学的想法,极力渴望表现自己良好的一面,因此,学困生违规违纪的行为逐渐减少,自律的人格便在正面管教中得以塑造。

二、借助社团活动,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

传统的教育,往往专注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批评指正来改变学生,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努力,但收效甚微。而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就是确保没有一个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并要确保入学前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学校和老师重获自信。在学校中的学困生正是从小接收太多的指责与评判,对自身的评价很低,对生活与学生丧失信心与热情。面对现实情况,指责抱怨只会让学困生更快地自暴自弃。因此,培养学困生兴趣爱好,帮扶学困生挖掘潜力,建立学困生的自信,才是正面管教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某学校曾有几位文化学科极为薄弱的同学,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社团之后,开始喜爱足球,痴迷足球,为足球而疯狂,因为他们的痴迷和努力被选拔进校足球队,校足球队多次参加区足球赛事并屡获佳绩,最后入围广州市足球决赛。你可以想象,作为学困生跟着足球队从校足球比赛一路拼入广州市决赛,他们心理上已经历无数次飞跃。他们不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也让他们从心理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重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开始对学习、对人生、对前途充满憧憬与信心。

还有一位同学(化名小亮)刚开始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社团,他对着全班同学傲慢地说:“我就是不参加社团”,他想让班上同学认识到他不怕老师,敢于与班主任叫板。依据正面管教的方式,透过学困生行为表现追寻深层心理问题。不难发现小亮与班主任叫板只是为了“掩盖自己什么都不会”的自卑。批评指责只会让小亮更加自卑,更加暴躁。消除自卑,重建自信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该学生的班主任想方设法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跳绳社团,跳绳既不需要基础又可迅速见成效。加入校跳绳社团后,好强的小亮通过刻苦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初二时一分钟可以跳绳300个以上,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跳绳赛,荣获无数个全国奖项,从此锦亮不再以莽撞、猖狂的方式来自暴自弃,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特长,并在一次次参赛一次次获奖中找回自信。

简·尼尔森博士说:“正面管教不是摧毁学困生对自己的认知,而是让学困生从心理上自我感觉良好”。实践证明,有了一技之长后,在公共场合不再是羞涩腼腆的,而是时常表现得既自信又得体。在学校,他们的行为不再乖张出格,他们时常表现得真诚而有礼貌,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习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自信的人格定会让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学会互助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非常淡薄。事实上正是如此,班级上设立学习合作小组,但是学困生时常无视学习合作小组,组长布置的任务时常都是置之不理,更加无法感知与人合作的乐趣。

简·尼爾森博士认为“行为不当是孩子在使用一种密码试图告知我们,他受到了挫败,需要我们的帮助。”由此可知,不合作并非挑衅老师的权威,而是以不参与的方式来告知老师——-我不知道如何与人合作。然而,每一位学困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也为教师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老师应该给予积极回应而不是惩罚,应想方设法创设学困生乐于合作的情境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在课堂上,老师应精心设计需要小组合作的课堂活动,每次特定为学困生设置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请求学困生回答并给予鼓励表扬。为学困生特设轻松有趣的职位,比如,抢答员、记分员。抢答员专职负责利用智慧软件抢到答题机会,然后交给其他组员回答,这个职位即轻松有趣,又可以督促学困生认真听课,因为只有认真听课才能第一时间抢到答题机会,学困生抢到机会不用自己作答,没有压力,组员答对了又可以给小组加分,可谓功德无量,如果学困生抢到的机会多,小组加分多,并因此获奖,那么组员的快乐就让他感知到合作的乐趣。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困生都缺乏竞争意识,往往有自暴自弃的想法,不愿意去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所以老师应把班里的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几个互助小组,在课堂上有意将好差生搭配起来,建立互助学习小组,互帮互助,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学会交流,让其在和谐轻松气氛中学习。同时老师还应在作业、考试成绩设立进步奖,让他们在自己的小组中比一比谁做得认真,做得好,进步快,让全班同学看到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也觉得很光荣感到学习的快乐等。这样虽然老师的工作量大很多,但好、中、差的学生都很照顾到,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的有效帮助,使得他们通过努力也可实现目标,尝到成功的滋味。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一段时间下来,一些学困生能够为了小集体的荣誉开始认真准备课堂内容,通过互助小组带动,尽力参与每一次课堂活动,遇到困难的地方会主动请教组长或其他组员。老师若能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并利用Hi-teach的录像功能,拍下他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闪光点,及时回放给他们看,孩子们得到及时的反馈与点拨,学习更有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既让能力强的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又能让学困生也从以前课堂上无所事事的状态变得主动参与活动。虽然短时间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没有大幅的提升,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得以提升,这种社会技能定能让“学困生”未来更好的立足社会。

四、以任务驱动,让学困生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学会自强

现如今学困生往往逃离现实,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学困生在游戏中犯错时没有责备、没有批判、更没有辱骂,他们只需再尝试一次,或者尝试一百次,然后搞清楚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并由此在游戏中获得升级,从而让他体验到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

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提倡把学困生的游戏中获得的体验模式实施到生活中来,即允许学困生犯错及至反复犯错,并致力于引导学困生在一次次错误中搞清楚如何解决问题,让学困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致力于让学困生明白:犯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机会,让他们感知到犯错时没有辱骂、没有责罚,让他们在平和的环境里感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老师可以根据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的理念开创体验式主题班会。体验式主题班会是以“游戏”“活动”为中介来组织班会活动。这类班会少了平日枯燥的教条说教、少了犯错后的批评惩罚。在体验式班会上,让学困生成为真正意义上主题班会的主人,学困生与师生之间通过真诚的分享与交流,在积极思考、激烈讨论,畅所欲言中致力于解决问题。体验式主题班会让学困生体验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滋味,体验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新学期伊始,为营造独具个性的班级文化,需要购买一些材料布置教室,而且班级经费不足,老师把此情况反映给学生,特别是要反映到 学困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他们的帮助。同学们通过仔细探讨研究后,共同确定了为布置班级所需材料,惊喜的是没有超出班级预算,而且一个星期后整个教室焕然一新。班级里充斥着青春、激情又不失温馨的氛围。每位同学都为自己亲手营造的班级环境激动不已。每个人陶醉在自我营造的成就感中而不能自拔,学困生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集体凝聚力也得到很好的加强。

羞涩的在体验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的滋味后,学困生体验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后,体验能参与班规制定后,他们不再对老师、班主任、班干保持抵触的情绪。当没有惩罚,并且在和善而坚定地氛围中致力于解决问题时,学困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并且会受到激励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努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相互尊重和和谐相处的班集体,将自律与自信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并激发学困生内在的动力去追寻自己的学业和兴趣爱好。正面管教体验式合作活动已经转变了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方式,让老师与班里的所有人——无论他们是任何类型的学生——建立持久性的情感联结,因此,正面管教相当于在学生的心地上种上美丽的鲜花,从而挤走不良的杂草,而体验式合作活动让教室成为一个能愉悦、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作为一个老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感知到自律、自信和能力提升所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得到的自律、自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帮助他们在社会中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Jane Nelsen).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京华出版社.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互助健康人格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培养教师角色的领导力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处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试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