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旭 何正花
摘 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其中校园欺凌、校园伤害、校霸、班霸等现象日益突出,尽管国家、社会、学校从法律法规、政策供给、安全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与社会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随着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以学校为主导,建立以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受教育者教育素养为目的的“家校教育共同体”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关键词:家校教育共同体;基本模式;信息化平台
学校教育的主体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广大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家长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的依照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家校教育共同体”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是家校之间的双方的互信与合作。
一、学校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的内在蕴含和基本要求
学校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是当前“家校教育共同体”一个最为普遍的模式也是“家校教育共同体”最大的特征。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起主导作用,这是由学校在教育管理中的功能决定的,学校是承担教育对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健康人格、拓展个人视野、提升适应能力的重要场所,对教育对象的幸福人生具有奠基的作用。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互动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二者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教育者占主导地位,教育者通过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展开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学校在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教育者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对教育对象施加全方位的教育影响,与此同时,教育对象在感觉、体验、反思、醒悟等一系列心理作用和思想矛盾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养。
学校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要求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在培养目标、沟通机制、沟通方式等方面必须消除隔阂,产生共鸣。
1.主体性要求。毋容置疑,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两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使他们具备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家校利用家校教育共同体,通力合作、协调一致,目的是为了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载体,提高教育管理效能,从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艺术性。在教学教育共同体中既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优势,又要发挥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的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养成、习惯培养、能力锻炼、实践操作等方面积极作用。
2.求实性的要求。“家校教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要求学校和家庭双方坚持求实性的要求,细化家校交流的细节,强化家校交流的程序和保障机制。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在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不可能做到千校一面。每个家庭在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教育水平、教育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沟通方式。因此在各校与家长利用“家校教育共同体”展开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求实性的原则要求,做到因时而为、因势而化、因人而异。
3.实践性的要求。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学校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下,无论是学校一方,还是家长一方都要依照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编制科学的教育管理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激励措施和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由于时间、精力、时间等原因,许多家长不能通过家长会、评议会等方式直接的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管理活动,不能及时、动态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绝大部分情况下,家长只能通过校讯通、微信群、QQ群、公众号、校园网等虚拟的交际平台查阅信息、展开互动。鉴于此种情况,班主任和家长在利用虚拟交际平台展开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必须坚持求实的交际底线,实事求是的就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对话,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夸大其词、侮辱谩骂。
二、学校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目的和任务
学习主导下的家长参与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不断优化教育对象的教育环境、培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主要任务是加强家校交流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消除彼此矛盾和隔阂,增强家校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班主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主流价值观与受教育者实际的受教育程度,灵活的、艺术的运用多种教育策略对教育对象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施加持续不断的外界刺激,使其思想和行为向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转化,并通过教育者自身一系列思想矛盾运动,将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等社会规范内化于心,成为受教育者规范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法则。
“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建构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实效性为着力点的信息共享平台。在实现相应的目的和任务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好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等。在处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平等互利、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对话,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在处理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展开友好的对话。
该文属于甘肃省十三五省级规划课题GS【2018】GHB069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