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均源
【摘要】当前作文教学中,过于强化写作技巧和写作形式的教学,而忽略了写作主体的生活体验和作文内容的选择教学,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作文素材单一,感情虚假,语言匮乏,缺乏创新精神,没有生命力。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不可能脱离抽象情境而存在,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本文试图从生活化写作的一个方面——视听觉艺术,在蕴含丰富的视听觉艺术的资源中,从“挖掘写作素材”“深化作文主题”“美化写作语言”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让学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立意新颖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视听觉艺术;生活化;作文能力
从多年教学实践看,学生在面对作文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特别是没有良好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学生,感觉写作文的过程就是编故事凑字数的过程。选材立意上浅俗虚情假意,内容上空洞无物。缺少鲜活的事例和细节,有些學生写来写去都是考试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些同学随流行的样式人云亦云,有些同学沉溺于个体的消极情感宣泄。素材的匮乏和陈旧成为作文教学的一大拦路虎。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多元智能论”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和个性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张扬个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具体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艺术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挖掘视听觉艺术资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是生活化写作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利用书法、绘画、摄影、雕塑、盆景、服装、音乐、舞蹈、影视等视听觉艺术资源,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挖掘视听觉艺术蕴含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作文内容
视听觉艺术源于生活,可观可感,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挖掘利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按故事类、体验类和素描类三大类别,收集写作素材。
1.通过讲述故事丰富作文内容。每一类艺术都有很多艺术家,每个杰出艺术家都有故事,这方面的素材浩如烟海。例如,书法家王羲之偷读《笔论》,颜真卿誓师起兵;画家唐寅拜师学艺,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音乐家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阿炳创作《二泉映月》;舞蹈家美国的依莎多拉-邓肯与现代舞,杨丽萍与《雀之灵》;摄影家郎静山和“集锦摄影”艺术,吴印咸获“百花奖”的背后;影星李小龙与截拳道,古天乐义举捐建学校;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人体”,亚力山德罗斯与“断臂维纳斯”……这些故事运用恰当,可以大大丰富作文内容,深化作文主题。
2.通过亲身经历的体验充实作文内容。可以写参加兴趣班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写参加活动的喜怒哀乐,还可以写参加各类比赛的跌宕起伏,这些作文都能写出真情实感,用真情打动读者。例如,一位学生写的《最好的奖赏》:
在我14岁那年,市里举办了一次素描大赛。我画了许多张素描,每一张我都画得非常用心。我让爸爸替我选一张拿去参赛。爸爸看完以后,对我说:“女儿啊,我记得前一阵子你画了一张爸爸的像,那张画得挺好的”……我心急了,忍不住对父亲说:“爸!我那张是画得挺好的,但您长得又不好看,没有人会欣赏我的画的!”说完,父亲愣住了,一阵子后,父亲回到了房间。那一晚,我后悔不已,想起了从前……我在思绪万千的时候,又拿出了那张父亲的画像。此刻,父亲的脸是如此的俊朗、慈祥……第二天,我把父亲的画像寄给了大赛主办者。父亲节那天,我对父亲说:“爸爸,我的画获奖了,这是父亲节的礼物。”父亲说:“女儿啊,再给爸爸画一张像吧,这才是对爸爸最好的奖赏!”
本文作者没有选择那些所谓高大上的素材来写,而是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视听觉艺术素材——素描大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3.通过描绘艺术的美提升作文内容。凡是艺术都是美的,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可以用语言把这种美描写出来。如,学生作文《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曾一度迷上过古典音乐。喜欢在寂寞时附庸风雅地弹弹这古琴,敲敲那案角……那天,我考试失利,独自一人踯躅街头……忽而,耳畔传来一阵仿佛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的声音,是古典音乐!……不安的心顷刻间宁静下来,美妙的音乐让我如同在茂密的竹林里谛听清越的泉声,春天的旷野里聆听鸟鸣,静谧的仲夏夜里细品蝉语……迷人的音符使我的双脚着魔一般无法动弹,幽雅清丽的曲调使我的心随音乐远了,《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甚至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古典音乐。音乐终了,余音绕梁,久而不衰。忧郁的心情刹那绽放出绚丽的花,世界又变得五彩缤纷、明艳动人了……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古典音乐的美,把古典音乐比喻成泉声、鸟鸣和蝉语,这种美把作者考试失败的忧郁和失落,慢慢涤去,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二、利用视听觉艺术蕴含的哲思,深化学生作文主题
艺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让越了解她的人就越喜欢她,不仅因为艺术本身有看不够、听不厌的美,还因为艺术是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写作时如能利用视听觉艺术的蕴含的哲思,就能很好地深化作文主题。如中考高分作文《特别的墨水味》:
“回笔,压笔,提笔,好!”老师在一旁悉心地教导我写书法。我握着毛笔,抬着酸疼的胳膊,扭动着手腕,在砚台上挥洒着属于我的毛笔书法人生……一次,在书法课堂上,老师问我:“你为什么喜欢书法?”我大声地回答:“因为它的墨水味很特别!”……从那时起,我才明白自己所钟爱的墨水味,之所以我会认为它特别,是因为我透过它嗅到了中国千年以来的书法历史、文化历史,透过它我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我也终于知道,无论是毛笔还是墨水,甚至是墨水味也好,都只不过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与象征而已,我爱的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内涵。
本文抓住对书法的理性思考,把书法中的笔法与哲思巧妙结合,使文章内涵层层深入。
三、借助视听觉艺术具有的多重美感,美化学生写作语言
语言大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美、色彩美、修辞美。著名诗人徐志摩对语言的“三美主张”,跟朱自清的语言美异曲同工。视听觉艺术的美是多重的,文章语言的美基本能在视听觉艺术中找到契合点。
1.色彩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作者自然巧妙地用冷暖色相比,这都是借用了绘画中的色彩美。
2.音乐美。音乐美体现在文章中的韵律节奏方面。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又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因为借用了音乐的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3.修辞美。可以是通感和联想的连用,如,《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以是辞格的使用,如学生作文《我那可爱的祖母》:
在我内心深处,我最爱的人中除了妈妈就是祖母,我从小跟着她长大。现在的她已八十多岁了,依然可爱。她的身材像国画里的松树一样虽显苍老但依然挺拔,她的皱纹像用枯笔写就的书法线条一样虽带沧桑感但有韵味。印象中,年轻时候的她,像中国画仕女图里的仕女高贵而优雅,动作像芭蕾舞般轻盈,笑容像鲜花般灿烂;现在的她,跟年轻时候相比,没有变的是她的眼睛依然像天湖里的水一样清澈,她的声音依然如古典音乐般沁人心脾……
小作者通过用视听觉艺术为喻体的一连串比喻,刻画了自己最爱的祖母的美好形象,语言美丽而富有个性,令人过目难忘。
当下学生多才多艺者不乏其人,作为新时代语文老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多接触了解一下各类视听觉艺术,也不妨为学生写视听觉艺术方面的作文备备课。一是对学生学习视听觉艺术情况和作文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当下学生审美趋向和写作动机;二是挖掘书法、绘画、摄影、雕塑、盆景、服装、音乐、舞蹈、朗诵、戏剧、影视等视听觉艺术中蕴含的作文课程资源,如各类艺术的特点、美点、欣赏方法、学习方法、代表人物故事,以及自己学习相关艺术的故事等,按类别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引视听觉艺术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溢艺术氛围,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作文素养,寓作文教育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高语文素养来提高习作能力;四是创设条件浓厚周边视听觉艺术氛围,丰富学生艺术生活,充分发挥“环境导师”作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文)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研究视听觉艺术,不仅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注:本文系课题“以视听觉艺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应用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D14019]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崔益民.走出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04 (1): 44-45.
[3]朱和忠.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和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 (2):62-64.
[4]吴征翠.作文能力培养管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 (6): 39-40.
[5]蒋金涛.细节化·生活化·生态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 (11): 28-29.
[6]王永祝.多级表达:让作文教学不再盲目[J].中学语文教学,2008 (6) :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