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建设完美教室的实践与思考

2019-09-10 13:47黄连花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农村小学

黄连花

摘  要:建设完美教室是朱永新先生新教育理念中提出的“十大行动”之一。这间教室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在这间教室里,可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培植孩子们一生有用的东西,可以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这一切在班主任老师的策划架构、组织实施、用心管护和价值引领中慢慢生成。本文从品德行为、阅读习惯、活动载体和生命质量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在完美教室建设中的践行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完美教室;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88-01

在践行朱永新先生提出的“十大行动”中,我越来越觉得“缔造完美教室”尤为重要,在十大行动居于核心位置,它融合并统领着其他行动。只有把完美教室建设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综合目标的达成才能水到渠成。

1.润物无声培植品行

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对其品行培养的意义要远大于其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的我始终把学生的品德行为培植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1)群策群力构建精神力系统。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以说教为指导、过程参与为体验、情感体验为深化、鲜活案例为升华”的“四环”教育法,收效甚好。故此,在完美教室的建设中,从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等精神力系统的征集、讨论、完善等环节,都让同学们及部分家长全程参与。参与的过程,是认知、体验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团结协作、动手动脑的过程。大家在争论与争执中,彼此说服,去异求同。

(2)反复研讨形象力系统。对于群策群力确定的班级文化符号,我让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就图案的造型、大小、布置位置、颜色搭配等方面拿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提交全班全员反复讨论,论证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修订思路,直到大家都通过后开始布置。这样反复参与设计和讨论的过程,是完美教室文化建设入脑入心的真实、有效的过程。

(3)生活过程积淀文化内涵。如果说做完了精神力系统和形象力系统的构建工作,完美教室建设就做好了,那就错了。完美教室建设的重头戏是在内涵发展上。全班师生共同生活般演绎过程的平台、载体和所发生的生活故事,才是完美教室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我注重完美教室的生成过程:让完美教室的建设在动态中生成,在静态中深化,在深化中内化。

2.“三盏灯”梯度培养阅读习惯

习惯和学历相比,我总觉得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孩子们需要培养的习惯有很多,诸如聆听的习惯、值日的习惯、告知的习惯……这里主要以阅读习惯培养作以梳理。

(1)第一盏灯——儿童课程。落实好以晨诵、午读和暮醒为主要抓手的儿童课程,是培养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开启的是孩子们阅读习惯的第一盏灯。我采用以亲自组织实施为基础、“阅读存折”为评价、阅读随笔为纽带、班级QQ群晒阅读视屏为推进的“基、评、带、推”的系列办法实施,虽说辛苦,但效果很好。

(2)第二盏灯——师生共读共写。在落实晨诵、午读和暮醒工作的同时,我和孩子们、课任老师共同参与“共读一本书,同写读后感”的工作。每月共读一本书,全体参与者共同完成“班级读书随笔”,或写阅读的感悟、心得体会,或就某一个话题各抒己见、论证补充。新教育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具有榜样力量的第二盏灯,为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3)第三盏灯——亲子阅读。对于农村小学的家长而言,阅读真的不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我还是顶着压力推行“亲子阅读”工作。班上建立“漂流日记”,在家长、孩子和老师间慢慢漂流,漂流到谁跟前,谁就得写一些读书的内容,看到前面家长和老师写的,“我”总得写一点,成为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再说,也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些自尊吧。幕醒三盏灯,点亮了孩子们读书信心,也点亮了孩子们读书的氛围,我相信也一定会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3.有效活动丰盈内涵发展

潮浪涌动,留存着生命迹象的完美教室连接的是孩子们的昨天和明天,承载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我努力通过搭建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景,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唯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才能从心灵深处得到教育。生日诗歌朗诵会、种植收获分享会、获奖感言交流会、经典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节日盛会……音乐的感染、真情的流露、氛围的渲染,孩子们的生命潜能被激发、尘封的内心世界被唤醒、情感世界软化了、精神世界硬朗了。

4.多措并举提升生命质量

孩子们参与完美教室建设的过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锻炼。在完美教室中的所有活动,共同编织着生命成长故事,满满的是情感的熏陶和正能量的引领。我和孩子们共同整理的《完美教室手册》、《阅读随笔集》、《班级成长日记》、《节日颂歌》……或记录我们成长的故事,或成为我们的班本课程。在这样一个有温度、有温暖的注重过程、注重习惯、注重体验、注重交流的教室里,生命潜能被挖掘,生命质量被提升。

在完美教室建设中,我持之以恒学做“刺猬”,以阅读为抓手,以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努力把复杂的教育简单化、过程化,从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来提升每一个生命的生存质量。

在践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路上,我努力前行。

参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M].漓江出版社,2014

[2]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农村小学
应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