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丽
摘 要:历史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历史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从历史的独特视角和想象力去思考问题。正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好课,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思辨;创设情境;有效问题;
从事历史教学近十年,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好课”?
在我看来,好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而不只是讲授知识。好的历史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应该有个人的特色和风格;好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最有价值的内容上;不管什么形式的好课,教师要能够创造出一种生动具体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效率;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出或者帮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今天我将结合自己上课的实例,来谈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情景和思辨中学习历史。
一、有意识地创设情景
有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看似热闹却缺乏历史味,削弱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让“情景”变成了课堂的点缀品。好的教学设计是要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感的情景之中。正所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比如,上《第12课 元朝的统治》这一课,我另辟蹊径,先抛出一个问题,在2006年佳士得拍卖会的现场,有一件展品拍卖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世界纪录。为什么能够拍卖出如此令人疯狂的价格呢?这就是“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然后,把元青花作为切入点,配上精美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进行解读式导入,把学生快速地带入到元朝文化的辉煌璀璨之中。同样这一课,要讲元朝的统治措施,很枯燥繁杂。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忽必烈的书桌”。在忽必烈的书桌上呈现出一幅地图、一枚铜印、一道诏书、一件瓷器。一幅地图对应政治措施——行省制度;一枚铜印对应对边疆的管理——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一道诏书对应经济措施——重农政策;一件瓷器对应对外政策——开放交流。用书桌这样的模拟情景,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整合了教材。
二、让历史课堂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包括老师觉得历史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呢?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让学生表演活动的老师,所以更多时候是设置一些冲突性的问题,尽可能多角度地呈现材料,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去判断,养成批判性思维。
在上《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我将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设计成了三个冲突性讨论贯穿整节课。政治上:“统分之争”;思想上:“儒法之争”;经济上:“官私之争”,让学生在争论中自己得出结论。比如说,你觉得是国家垄断经济好,还是私人自由经营好,受今天思维的限制,大多同学都是觉得官不能与民争利,官员管理会出现贪污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争论。讨论后我进行总结,拿出材料:“桑弘羊之问”,如果不执行国营化政策,战争的开支从哪里来?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从哪里得?地方割据的情景又如何化解?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自己得到结论。
在上《第4课 洋务运动》时,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如何正确评价他以及洋务运动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把多角度对他的评价拿出来,形成一种冲突。比如,美国人《纽约时报》中评价李鸿章,引用材料:“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日周报》”;慈禧太后眼中的李鸿章,引用材料:“再造玄黄之人 ”(出自《李文忠公全集》);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引用材料:“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出自于《四十年来中国大事记》),最后老百姓眼中的李鸿章,“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出自于王树增《百年前的李鸿章》)。为什么会对他的评价如此大相径庭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李鸿章以及他一手缔造的洋务运动。讲完课后,让学生评价李鸿章。教会学生辨析历史材料的同时,也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
在上《第1课 鸦片战争》一课时,讲到《南京条约》时,我们会想到四个字,丧权辱国。然后让学生把内容背下来,导致学生单方面地认为条约的影响都是不好的。如何让学生多角度去看待问题?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条约中,有没有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你可以接受的?哪些不可以接受?比如,五口通商,有学生认为让英国更方便掠夺我们经济,就有学生反对,通商口岸其实是今天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比如,领事裁判权,是所有学生都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觉得领事裁判权会导致洋人在中国杀人放火,肆无忌惮。于是我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后,问学生,英国提出领事裁判权有没有其合理性?如果你是英国人,你看到这样的判案场景,你能接受吗?学生才意识到,我们的法律制度落后了,需要改革。
教师要善于假设,呈现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推断力。
三、设置有效问题
想要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教师一定要会问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精神起来,从而使你的课堂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证。那么,好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一)问题要有挑战性,要抓人眼球。比如,在上丝绸之路时,我拿出两幅图片,一幅是沙漠中骆驼行走留下的脚印,另一幅是骆驼的脚印变成了葡萄、胡萝卜、瓷器等形状,然后提问,“骆驼的脚印画错了吗?”,学生答出:没画错;追问:“为什么画家要这样画呢?”,然后引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二)在提问的时候,最好尽可能自然地把基础知识包含在问题当中。这样一来,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不得不去学这个知识。同时,形成问题组,问题由易到难,呈现阶梯状。
比如,上南京大屠杀时,我用电影《东京审判》中的一个片段导入,日本军人把日本侵华战争称为是兄弟之间的战争,是哥哥和不听话的弟弟发生的小矛盾。看完视频后,我提问让学生思考,“你觉得视频中人说的话对吗?”、“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他的表现。”、“如何证明你的观点?”,最后一个问题需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来答题,同学们自觉地就将基础知识整理了出来。
所以,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视野突破教育教学的局限,把无限丰富的世界带进课堂,引发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点燃学生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培养出未来国家真正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周刘波.历史思辨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17(05):1.
[2]朱孔庭.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J].中学历史教学,2017(11):8-10.
[3]许燕,丁忠英.将思维的“火花”点燃[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2004.
[4]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历史教师魏勇的教育教學[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