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 07:22:44甘巧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53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鉴赏高中音乐

甘巧娣

【摘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是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必修模块,此模块是音乐审美高层次、高要求的体现,对学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对这一模块的教学,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容易扼杀学生对音乐的热情。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体验式教学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的性质中这样阐述: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音乐课在高中课程中一直就处于边缘状态,一直沒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音乐老师对音乐课马虎应付,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在新高考体制下,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和充分挖掘有音乐天赋的学生,高中音乐的教学已得到重视。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品味音乐、感悟音乐。

一、积极开展课内型体验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歌唱、演奏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可见,体验与学生审美情操是紧密联系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教材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审美,这种方法枯燥乏味,并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课堂上虽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只要我们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切身体验,学生自然就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例如,在教学鉴赏课《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时候,现在的00后对流行歌曲还可能比较有兴趣,而对民歌则往往提不起兴趣。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先不着急讲新课,而是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不同地域典型的民歌播放给学生听,引导学生通过耳朵体验,或者说先声夺人。(让学生明白原来民歌也可以这么动听)

2.紧接着老师对民歌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行讲解,并且对一些典型的民歌亲自范唱,可以结合我们的客家山歌进行范唱。(审美初体验:让学生学习明白民歌的重要性)

3.学生体验:结合上面的播放和老师的范唱,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唱。(审美亲体验:感悟民歌的魅力,切实体验不同区域民歌的演唱特点)

4.教学创新体验:继续播放一段有特色的民歌,然后鼓励会舞蹈的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跳民族舞。(审美再体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的多彩文化)

这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既避免了传统教学说教的枯燥,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了学习民歌的重要性,体验了民歌的无穷魅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二、有效创设体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情感是歌曲蕴含的一种深层次的内容,因此,情感体验往往是音乐教学的重点,而如果能够结合歌曲的进行情境的创设,那么,学生的审美情操也就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姑苏行》的时候,可以先从网络下载苏州园林的美丽图片,然后把笛子演奏片融入其中,制作成音乐视频播放给学生听,图音结合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理解其中的情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引导学生欣赏《日落时分》《短小的故事》《仙境》《往日时光》等歌曲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歌词进行情境的创设,把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再如,引导学生欣赏《太空计划》《前奏曲》《希望之歌》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相关的背景,或者讲述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我国的壮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这样的一种情境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无形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了审美观。

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是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跳出传统的教学方法,鉴赏课要多采取对比鉴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乐段见对比,不同主题中对比,在反复对比,多种对比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例如,在教学鉴赏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时候,这是俄国交响乐之父林卡的经典作品,教学的难点在于主题的把握,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尤其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主题呢?可以采取对比鉴赏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先给出俄罗斯非常有长腔特色的民歌《从山后,高高的山后》以及另外一首风格迥异的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然后引导学生初步分析。(形成第一印象,印象对比)

2.然后播放这几首歌曲,让学生通过听来对比(由前面的第一印象上升到听的体验,听中对比)

3.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演唱,把这几首都演唱一遍(亲身体验不同,唱中对比)

4.然后再回到《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引导学生从前面的不同对比中进行分析总结,分别从速读、力度、情感几方面总结。

5.最后再次聆听全曲,提示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辨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所用的乐器音色的变化。

这样的一种对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体验中进行对比、不同的曲目中进行对比,学生不仅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重的是反复地对比中让学生的审美情操得以提升,鉴赏方法也掌握到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的导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当然,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策略不止于此,还有赖于全体音乐教师的进一步探究,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善于总结,把体验式教学能更好地在音乐鉴赏课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1(12).

[2]石留红;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鉴赏高中音乐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27:55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论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08:40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1:19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7:09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