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禾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这个科目最具有综合性的一个模块儿。伴随着新课改持续深入,教育相关领域提高了小学语文写作素质的重视。教师应当顺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培养。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写作的教学意识问题。本论文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为中心,从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革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材积累和教学联系实际,优化小学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系统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一科语言类学科,对于写作教学应当十分重视。新课程推行以来,使得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十分重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此外,家长和学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和教学管理经验十分重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系列的教学训练,掌握一定的小学语文写作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持续下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随时根据教学形式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联系实际,来优化小学写作教学实践,以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发掘小学语文写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尚有不足,需要教师适度降低教学设计的接受难度,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在教学过程当中,保持教学反思的良好教学习惯,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导向发展教学理念,以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守株待兔》一课中,讲述的是一个农民因为偶然情况下得到了一头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便产生了不劳而获的心态的一个寓言故事,为人们讲述了一个诚信劳动,不存不劳而获之心的道理。虽然文章内容相对较短,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把围绕篇课文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守株待兔的不良后果,进而让学生学习内化,成为自己写作当中的一个素材,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学习兴趣。通过新的角度来展示课文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推动写作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革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且尚存在一定的教学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学生的教学实际不相适应。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语文写作教学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合理的途径来积累写作素材。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学到的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内化,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因地制宜地革新教学模式,制定具有发展性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程。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一课中,讲述了一个很古老的故事,铁罐坚硬,摔不碎,打不坏,而陶罐却可以历千年而不腐败。从辩证的角度来认识了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可以通过这篇课文为学生普及一个辩证思维的道理。让学生可以通过这篇课文得到写作素材积累。进一步推动学生写作思维的深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无法在短期內无法理解什么叫辩证思维,但是却可以通过《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感受到辩证思维的运用,继而促进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进行尝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十分有利。
三、教学联系实际,优化语文写作教学
生活实际是教学活动的来源,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素材来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须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发达一些,对于抽象的教学理论相对较为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实际搜救形象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教学理论,学习写作知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个较为系统而周期性较为突出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系统的教学计划来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才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实践的探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理念的创新,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更能够在与实际生活联系中不断得到发展。写作教学事实上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捕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前沿理论发展,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来不断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而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振春.把生活搬进课堂,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9(17):107.
[2]罗红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