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怀东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推进和效果,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以及提问中的预设与生成不协调问题的处理,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另一方面注意防止不恰当的提问对学生造成伤害,从而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提问 方式
何谓提问?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提问有何功效?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引出新的内容,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此,笔者想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机械性提问
课堂提问应该是包含教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向教师提问的一种双向教学活动。但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中,这种提问往往演变成机械式的单向提问,失去了问题应具有的引导作用。第一种情况是教师把预设好的问题一股脑地抛给学生,原本应该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结果变成了单向的灌输式提问,学生被动地回答,失去了师生互相提问的双向问答形式。第二种情况更常见,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容易形成这样一种习惯,或者说是口头禅:“同学们,对不对呀?”“同学们,是不是呀?”于是学生们便机械性地回答“对”或“是”。课堂一派祥和,师生互动热闹,注意,这里是“热闹”而不是“热烈”,甚至会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造成误导。这样,提问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很多学生反而容易养成坏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反正只要随大流地喊一声“对”或“是”即可。这种提问,对于课堂教学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
二、先提出问题,后点名
我们在课堂上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参与课堂,使绝大多数学生能进行思考,避免有些同学思维的分散。但是,如果先点了某个同学,然后出示问题进行提问,这就使提问的指向性变得单一,而对于其他同学来说,这一段时间就变成了纯粹的空白。课堂提问也变成了某一位同学的独角戏;另外,被提问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思考时间,容易“卡壳”,引导的效果自然就降低了。对于这种情况,不妨换一种方式,调换一下点名和出示问题的顺序,先面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后点某个同学回答问题,就容易发挥提问的启发性作用,调动全体同学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提问者也有了较充裕的思考时间,答对问题的概率也高出了许多。尤其是总结性质的问题,更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总结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扩大提问面,合理使用分层提问
提問是面向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同学都应该有回答的权利,也应该有回答的机会。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保证按照自己的预设生成,按计划完成教学进度,总是提问几个好学生,而不提问那些成绩中等或偏差的同学,甚至他们举手也不叫。诚然,这样可以使几个成绩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以起到督促他们的作用。可是,我们的教学所面对的绝非几个或个别学生,要敢于提问成绩中等或偏差的学生,特别是当他们举手时,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否则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他们对课堂的冷漠:“反正老师也不会注意到我。”所以,提问一定要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如果担心中等学生耽误时间,教师完全可以在问题的设计上下点功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上课时“对号入座”,既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至于使成绩中等或偏差的同学丧失上课的兴趣。有的时候收获是意料之外的。笔者就遇过类似的情况:一次,我让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朗读一篇课文,读完后觉得还不错,就对他进行了表扬。这之后,许多同学反映这名同学上课比以前认真了许多。
四、提问中注意问题的分解与及时变换
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思考。但是,这并不是说问题越难越好。过难的问题其实与过简单的问题一样没有价值。因此,在提问时要注意及时对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进行分解变换,以收到预期效果。比如在讨论《我的叔叔于勒》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反映时,我逐层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态度前后是否一致?(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这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亲情都需要靠什么来维持?再比如教学《孔乙己》时,对课文最后“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中的“大约”和“的确”两个矛盾的词语连用的原因分析。直接提问“请你分析原因”的话,学生很难在课文中把握住重点。于是,我先提问:你认为孔乙己一直没有来,从孔乙己的生活技能和经历来看,到底是赖账还是死了?学生就会从课文的描述中大体得出孔乙己很难活下去,在此基础上,再去解释“大约”和“的确”就容易得多。
另外,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定式也会造成他们的无所适从,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应立即变换提问角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提问中要及时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新见解
课堂提问一般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也是备好的。上课时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准备好的答案,予以肯定并讲解,这应该算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给出一个全新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回答,对其中言之有理的或有价值的地方给予及时肯定,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独特性。利用好这种独特性,肯定这种独特性,语文教学才更有生机和魅力。及时肯定学生的这种独特认知和创造,才能够鼓励学生“爱上语文”!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就有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文中主人公在父母询问羚羊木雕的去向时,试图掩盖,说明他也有不好的品质,他不诚实。此种状况,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并正确引导,切不可一棍子打死。
六、提问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笔者曾经与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同学升入初三以后不愿意举手发言。学生提出这样的担心:怕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没面子,索性不举手了。其实,学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很多教师在评价问题或提问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时,这个问题尤其明显,面对学生的启而不发,过于焦急,脱口而出:“这个问题怎么都不会呢?”或者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应该会吧!”实际上你在无意间已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面对这样的教师,还有哪个学生敢举手呢?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轻易提问“差生”,提问他们要以不伤害自尊心为原则,尽量鼓励他们的细微进步。我们的课堂提问就应该这样,以鼓励、表扬为主,把目光聚焦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举手、愿意举手。
教无定法,提问同样如此。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提问方法自然各有千秋。然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又有章可循。提问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陶行知说:“学生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就让提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魅力,每节课都收获颇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