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乔芹
摘要: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环境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地教育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识,并最终体现在行动中,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积极地通过个人的或集体的行为取保护和改善环节。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简要探讨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行为,即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培养学生环境行为意识;布置实践活动性作业,促成学生环境行为行动。
关键词:生物课堂;环境行为;环境意识;教学体会
概括地说,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环境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地教育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识,并最终体现在行动中,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积极地通过个人的或集体的行为取保护和改善环节。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环境行为方法作一简要探讨,冀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一、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培养学生环境行为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由意识决定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必须先使学生具备合格的环境行为意识。简言之,环境行为不仅是环境意识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是环境意识的最终表现。环境意识的形成对环境行为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呢?没有捷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抓住教学内容的相关要素加以合理地渗透和强调,从而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加深,最终形成。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第一单元所学习的生物圈知识占有提纲挈领的地位,其后各单元莫不与之联系紧密,其内容大体上属于细化和延伸性的,因此,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和联系,几乎所有章节中都包涵着环境因素,使教师可以以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其中尤以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为直接显著。此外,每一章中的“科学·技术·社会”更是为教师提供了渗透环境因素的途径和素材。
而具体到某一节课的课堂上,我们在这里举个最简单和直接的例子,第四单元第七章的三节内容分别是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这三节显然是直接与环境相关的,从而很容易渗透环保因素,强化学生的环境意义,比如说通过多媒体展示遭到污染的生态环境和正常而美丽的生态环境,突出其差别,以明显的反差来引发学生的环境意识。除了这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之外,则通常在教学设计中即考虑到章节课程内容中环境要素的挖掘和利用,比如说在学习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讲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工业污染因素导致桦尺蠖进化的事例时,让学生分析深色桦尺蠖成为常见类型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从环境因素方面思考,如何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重新成为常见类型。这样就在教学本节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合理渗透了环境要素,使学生意识到其对于生物进化的影响作用,进而加以合理延伸,使学生然是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这需要教师很好地延伸和引导,这里只是以一个例子说明基本的思路,总之,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利用环境要素,就可潜移默化地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布置实践活动性作业,促成学生环境行为行动
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同时,就应该采取合理手段经常性地取促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行为行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所谓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最终也是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身行动中去。在这方面,最方便也最直接的方式无疑是布置实践活动性作用,让学生在课前去完成。作业的布置要结合课程的特点,遵循合理而适当的原则,并且也是经常性的,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比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这一节后,让学生课下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家庭裝修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课上再让大家根据课前的准备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理这种污染,最后依据讨论的结果和所学生物知识写出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这就是一次比较典型的实践活动性作业。再如,在学习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等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课下试着自己制造甜酒、酸奶,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究和验证相关微生的性质,同时着重探索微生物的存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总之,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经常性地布置一些包涵环境因素的实践探究性作用,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中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综上,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简要探讨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行为,即日常教学中坚持渗透,培养学生环境行为意识;布置实践活动性作业,促成学生环境行为行动。事实上,学生环境行为的培养当然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抛砖引玉,尚盼同仁指教。
参考文献:
[1]金永刚.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2):163-163.
[2]徐凯捷.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