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仁
【摘要】 将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切实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适应高考改革的命题趋势,有利于引领学生树立为建设美好家乡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并且也顺应了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乡土资源 融入 高中历史课堂 作用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9-050-0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史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表达热爱家乡和思念故土之情的千古佳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结构的设计,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家乡故土孕育和哺育了家乡人的生活,也承载了先辈及每个当代人的生活足迹,家乡的情愫早已注入到了每个学子的生命血液。把家乡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籍此来构建课程体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必定能显示出一种思想上、情感上和学科素养诸方面的多重穿透力。
将那些带有浓情泥土味的课程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是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的应有之责。下面我结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谈谈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2010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且对学校在课程规划、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方面,也提出了强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要求。教育部发布的新版历史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积极、充分地開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这些课改理念的导向凸显了乡土域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更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探索价值。
二、有利于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作为常年从事一线历史教学的工作者,我们深刻体会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方面的养成和培育无不与地方域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内在的、天然的联系。为了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新版课程标准还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进行了特别的示例——诸如“老兵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的变迁等,还强调学校可选用、改编或新编自主开发其他校本课程。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善于将乡土域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加强课程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从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和多方面的教育智慧和能力,还应有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这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除了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信念,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风格,形成驾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教育智慧之外,还应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能力和具有众多个性化的教学故事和案例。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能够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深入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还要善于钻研和挖掘地方乡土域史资源,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积累丰厚的素材。所以,把乡土域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自主创新、专业成长和提升课程实施能力的过程,促使教师由原来的课程执行者变成课程建设者,从而推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四、有利于适应高考改革的命题趋势
近年来,以乡土地方域史为切入点的历史高考试题屡见不鲜,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第29题、2017年全国卷1第29题和全国卷Ⅱ第30题等都是典型的例子。2018年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修订内容,非常明确地强调试题要贴近教学实际……从考生身边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现象入手,要以生动鲜活的素材为背景,让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宏大叙事具体到人和事的层面。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的命题方向直击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今后高考历史试题的基本趋势。显而易见,将地方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试题改革趋势的现实要求。
总而言之,将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反映了课程观、知识观和学生观的变革,顺应了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不但是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响鼓重锤,而且也可引领学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与家乡、祖国的联系更加切实和紧密,从而树立为建设美好家乡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
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改革背景下乡土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立项号:GS[2018]GHB1521)论文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向成庚,编写的《浅议地方史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3]王建丽,编写的《浅议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