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炜 李军
摘要: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议论文在审题时,就要对材料或标题所展示的各个组成部分做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从而确定自己的论点,然后按照选定的论点概念去不折不扣地写作。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审题过程 概念思维
一、命题作文中运用概念思维审题
命题作文,文题就是文章标题。命题作文的审题,看似容易,其实要真正正确、准确、明确地弄清题意,并非易事。因为即使是由简短的几个字构成的作文题,里面也会蕴藏着丰富的含义,需要我们细致揣摩、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
以安徽省2007年的《提篮春光看妈妈》为例,尽管每个同学都理解“春光”的内在概念,但是在和“提篮”、“看妈妈”搭配时,尤其是把“春光”放在过于抽象的动作中,很多同学就茫然了,因为把握不住春光的象征概念,尤其是题目中的“看”的概念,而“看”的语义具有丰富的延展性,看望、报答、反哺和回馈等。就设题的形式看,出题人虽也想从形式上体现诗意的方面,却恰恰难住了许多考生。这里的“提篮春光”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果把“春光”理解为成就、爱心、孝心,或者是鲜花掌声的成功,就很切题了,但是如果把春光理解为物质类的礼品,就会有偏题和跑题的倾向。如果全文解释春光,而甚少谈到妈妈,也会出现审题不准导致文章跑题的情况。
所以对于标题概念性理解需要在限制中求准。如安徽2008年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很多学生都将“感动”这一概念放在生命的层面思考,放在人生的高度思考,然而本标题的写作重点应该是 “出发”,而不用过多地叙述“感动”。“出发”的概念,不仅限于“行走”一义,因而写作主体应是“主体”在带着感动下怎样出发,写写“出发”的方式,或“出发”的信念,或“出发”的目标等。倘若文章全写怎么感动,只字不提“出发”,就游离题意了。
二、材料作文中运用概念提炼中心论点
材料作文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审题变为审材料,理解标题概念变为总结、归纳材料概念,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如何把握材料概念,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理解。
2010年安徽省高考“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材料作文,从概念内涵角度切入。“水”是指向,“交流”、“千溪”、“万家”,可谓多而平常;有“深”有“浅”,是他们不同的生存方式。那么,根据自己对概念条件的判断,因“水”制宜,充分利用“水”的“深”“浅”而种植相应的作物;从侧面概念看,对“水资源”的客观条件,“菱”、“稻”、“荷花”们该如何选择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呢?如果你是“菱”,请到深水区;如果你是“荷花”,那也大可不必羡慕“菱”的水深,你在浅水区照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从而可以得出“定位自己”、“找准自己位置”、“人生坐标”等观点。
在材料概念外延看,肯定“稻”的实用,就否认“菱”与“荷花”的另类,可以联系到当代社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单一思维模式,比如教育的人才培养上。比如在文化审美上,认可“荷花”的高雅,就否认“菱”与“稻”的土气等等。考生可以从多角度归纳出“因材施教”、“丰富才是美”等写作角度。
三、半命題作文审题中的概念补充
半命题作文只给考生一半的信息,而另一半由考生根据命题要求或提示予以补充。要求填写的内容有的是材料,有的是人名,有的是事情经历,有的是情感体验等。它比话题作文限制性强,比命题作文相对宽松,有一定自由度。
首先,在半命题作文中,如果填写的词语出现概念组合上的失误,即使是通顺的标题,也会经不起推敲。比如“我第一次 ”,如果补充“哭”、“淘气”、“做梦”、“笑”之类,就不符合生活逻辑,因为这些事情发生在人的婴儿期,是难以界定的第一,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失败”等词,就会情理皆通。所以,在补充概念时,要照顾到整体概念。
其次,补充部分要充分思考概念的外延,只有对补充部分的延展,才能让作文显得有深度,才不会让作文落入俗套。大凡高考类的半命题文章主题,都会有浅、中、深三个不同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比如深圳题“ 的味道”为例,此文补充部分如果停留在物质层次或者是感官层次,比如填“西瓜”、“咖啡”、“冰激凌”等词语,就会以味道写味道,只能是肤浅的、俗气浅薄的作文;如果紧扣“味道”的概念含义,往深处挖掘,进入做事的方式或者做人的方法等层次,补充“得奖”、“失败”、“诚实”、“刻苦”等,虽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了很多;如果再次挖掘概念内涵,进入感情体验的层次,填入“父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不论哪种情况的审题,只要我们在审题时能做到总结材料、归纳材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审清材料的规定和要求,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观点。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张继缅,顾宝艳.基础写作学习指导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