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9-09-10 08:39:19魏玉贤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德育工作小学

魏玉贤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别从教师、学生和家庭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促使小学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小学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28-010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1.1教师教育观念问题

在以往长久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如今素质教育带来新型教育观念的冲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好德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教师对德育工作缺乏重视,只关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1.2学生思想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的塑造期,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信息的影响。拜金思想、攀比思想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暴力视频的传播和吸收对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小学生越来越不重视伦理道德,抗压能力越来越弱,就导致小学生离家出走现象、打架斗殴现象、跳楼自杀现象的出现愈加频繁。学生思想上的不认同就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1.3家庭教育方面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中底层人民收入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工作。父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早出晚归,或是将孩子交给老一辈的人来管教,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带来的温暖,缺少父母的教育,老一辈又对孩子过于溺爱,就会使孩子出现思想上的扭曲。还有些家庭虽然关爱孩子的成长,但其思想观念仍和学校保持一致,只关注孩子的成绩,缺乏对孩子日常的道德教育。

二、小学德育工作实现高效的有效途径

2.1转变思想观念,德育与工作相结合

(1)学校方面

小学德育工作能否得到高效开展,关键就在于学校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要积极组织各任教老师进行师德培训,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建立道德与专业水平兼具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开设单独的德育课程,合理分配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的课时比例,让教师意识到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还可以加大德育活动的开展力度,只有从制度上大力支持小学德育工作,才能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方面

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往只重视成绩的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甚至比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还要长,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其争相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就要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交流中严格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自己的良好师德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要做到终生学习,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僵化落后的教学模式,加强学习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标准,创新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与自己的专业授课相结合,用活泼新颖的多样化主动教学模式代替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在授课中潜移默化的开展德育工作。

2.2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小学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这不是单纯靠学校要求、教师授课、家长说教就能实现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玩心较重,对于这样枯燥的说教很容易厌烦。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例如:在植树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这样的节日时,就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植树、班级大扫除和爱国视频欣赏等等,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自然、爱劳动和爱祖国的情感;在雷锋月和读书月组织学生做好事,记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好学习情感。创设德育环境来进行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师发现学生思想有偏差时要及时交流沟通,加强心理疏导去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只有小学生认同德育教育,愿意与教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相配合,小学德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的开展。

2.3加强家庭对德育的认识

家庭环境是学生能否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科学引导家长对孩子進行德育教育。例如:首先,开家长会,统一说明德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其次,进行一对一的家访,教师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家长不配合的情况下教师要在学校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使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最后,布置一些需要家长与学生配合的家务活动,或是邀请家长一起来参加学校的德育活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与自己的家长共同参与活动,是对自身家庭的肯定,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行。这些方法都能使家庭对德育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在家长的配合下,小学德育工作才能得到家庭的保障,以此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工作要想实现高效开展,首先需要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德育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学校要从制度上支持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要以身作则,将德育与授课相结合。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意识的引导,通过举办活动,创新教学模式来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要与家长加强沟通,为德育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的共同配合下,使得小学德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安英顺.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J].现代交际,2012(11):130-130.

[2]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1).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德育工作小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联通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策略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析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4:52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