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两个主要场所,同时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并且这两方面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可以交叉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时不能一心只关注幼儿园内的教育,而是应当寻求有效的家园互动,在互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家园互动 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是不可避免的,一来是因为幼儿年龄教小,教师和家长都需要通过对方来对幼儿更加了解,二来是因为家园互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时需要充分意识到家园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充分认识家园互动。也就是说,有效的家园互动并不仅仅指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幼儿的情况,还指教师与家长能够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指导策略进行探究。
1.建立多形式的沟通机制
要进行家园互动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否则教师与家长沟通不畅或者双方信息不对等,这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家园互动,自然也就无法发挥出家园互动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认知到家园良好沟通的重要性,并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采用开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也可以定期进行家访,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比如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沟通。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班级中所有幼儿的家长都会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并且经常使用微信的居多。因此,我建立了一个班级家长微信群。建立这个群的目的是和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现如今的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很多幼儿家长都非常忙,所以,家长会不能频繁地召开,但教师又需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所以这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的初衷。在微信群里我会通知一些必要的事项,比如幼儿活动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幼儿进行在学校进行了什么有意义的特色学习等,家长也可以向我询问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家园沟通,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及时而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情况,进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
2.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由幼儿园组织,家长和幼儿一同参加,这是家园互动的一个方面,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加强家园互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并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 ,也可以参考家长的建议对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一来,既能发揮出家园互动的效用,又能促使幼儿在亲子活动中获得温暖、快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幼儿园组织了一场亲子剪纸活动,切实加强了家园互动。具体来说,这次亲子剪纸活动是以古诗词为主题的剪纸活动,需要家长和幼儿共同挑选一首古诗词,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剪纸创作。这个活动前期我将活动主题以及活动内容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希望家长可以趁着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先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练习,熟悉剪刀的使用并选好想要进行剪纸创作的古诗词。有了这样的前期准备,幼儿在正式的亲子活动中会表现得更加有自信。在正式的活动过程中,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剪纸,而我则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有的家长在剪房子的时候有些着急,总是把握不好尺寸,我建议家长先画好房子的轮廓再剪。在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都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组织亲子活动,以此加强家园有效互动。
3.制定多层次的教育策略
家园互动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高效学习,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家园互动的机会与家长一起制定多层次的教育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教育策略并不是指让家长过多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而是指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希望能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这样既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又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例如:我与家长的沟通中除了会针对全体幼儿进行沟通,还会针对具体的幼儿进行私下的具体沟通。比如,在一次投篮小活动中,有幼儿表现得非常不积极,在投了两次没有投进去之后就开始消极对待,以致于在后面的投篮中很少有投进去的情况。我注意到这个情况,及时对幼儿们进行了技术指导,同时也对这位幼儿进行了加油鼓励,只是效果甚微。幼儿已经沉浸在了消极的情绪里,很难及时走出来。因此,在活动结束之后,我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能在放学后与幼儿进行一定的沟通,鼓励也好,带幼儿一起投篮也好,希望幼儿能尽快积极起来。通过这样的家园互动教育,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会更有保障。
总而言之,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倾心教导,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既然都是在为幼儿的成长出力,那就可以联合起来,让家园互动产生一加一大二的教育效果。如此一来,幼儿可以得到更全面和更高效的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海萍.浅议幼儿园家园互动的途径——四进四动四欣赏[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28-29.
[2]祁晓萍,高新.运用新媒体,创新家园共育沟通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88.
作者简介:王晓梅 女 中小学一级教师 河南省邓州市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