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英
摘要:科学这一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与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在现代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摈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不利的因素。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是在教师的不断要求下而不情愿地学习,而是在自己的兴趣的激励下进行兴趣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质量才会得到提升。但是现如今的小学科学课堂的课堂效果却不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激发兴趣;充实课堂;学以致用;提高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是教师需要有一套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自由发挥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的科学课堂都是教师按照自己授课的习惯去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能否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将知识理解透彻,这样往往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反过来说,教师如果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在自己的课堂中接受科学知识,那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将成为一种必然。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可以说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也处处可以见到科学中的现象。那么教师就可以很好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能够促使学生有意愿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当中还能够把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上来,便于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很好抓住小学阶段学生對事物的好奇心这一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跟随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中,对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教授“测量长度”这一小节时,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然后让同桌之间相互配合测量自己的书桌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然后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结束之后,我再开始教授知识,课前这样一个小游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讲课过程中,我会让学生用到课前的测量结果,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信息技术,充实课堂
信息技术也可以很好地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课本中很多直白概念以及实验结果不容易讲述明白,学生的知识基础又非常有限,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听明白。利用多媒体可以以丰富的视频表现形式使学生理解透彻,并且弥补了单纯使用语言的不容易理解的不足,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教师讲解的不够深刻的地方理解明白,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
例如,在教授“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查找一些相关的视频。课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这样一个小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是否一样吗?这样可以刺激学生认真思考,产生疑问。接着,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小视频,具体了解一些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以及速度,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观看之后,教师再讲授课本概念知识,这样可以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相关知识,同时也充实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三、动手实践,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事实上实践的本质就是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让学生愿意自主动手参与到科学课堂教学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加深理解科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课堂知识学习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应用起来,科学知识也不例外。而大多的科学知识都与生活相挂钩,通过实践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到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分离盐和沙”这一小节时,在前几节课的铺垫下,学生对不同物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离盐和沙。教师可以先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解一遍,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套材料,教师可以自己先动手操作一遍,让学生看清楚怎样操作,然后可以挑选感兴趣的学生去讲台上亲自动手做,这样在其他学生做的同时,别的学生可以认真观察是否哪一个步骤出错,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在科学小组教学这一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课本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堂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课本知识中一些问题进行巧妙提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问题,学生也就会一直保持着积极性去学习科学知识。由于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枯燥无味,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因此很难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而小组教学模式恰恰相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科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制作水火箭”这一小节时,就可以用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准备好相关的制作材料,教师也需要准备一些。课堂中,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在课堂中做,让学生跟着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交流,相互协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氛围中去,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再者,在这个发展快速的社会,教师也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应对小学科学课堂,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新方式,考虑如何才能更能受学生的欢迎,从而更好提高教学质量。而在考虑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笔者相信小学科学课堂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公绪凯.浅议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6(08)
[2]贾宝贵.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