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丽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构建适宜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堂。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个人修养、人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个人语言组织能力、语文学习情况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对于写作学习往往缺乏足够的兴趣,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缺失的原因
小学是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知识学习、习惯养成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中一个重要科目,是培养学生较好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师从实际角度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然而实际上,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对于学习往往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课上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根据现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写作学习兴趣缺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缺乏足够的写作动力[1]。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受到自身阅历不足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往往存在难以掌握写作技巧的情况,加之学生刚刚接触写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抵触、畏惧心理,最终影响到写作的积极性,相应的学习也会被削弱。第二,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应用方面缺乏新意。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虽然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有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已经从观念上做出了调整,但是在细节方面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观教学,缺乏有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想互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有效带动,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小学生对写作教学缺乏兴趣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乐学心理
为了能让学生对语文写作更加感兴趣,同时消除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教师就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在课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小学生能够对小学写作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因此,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乐学心理,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乐学、好学心理的推动下,不断进行写作尝试,提高写作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营造课堂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如设计一个趣味故事,借此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并参与到评论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为写作奠定基础[2]。另一方面,教师则是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与自身写作能力相当的题目,来树立起学习自信心,从容达到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收集素材
在小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内容单一、空洞、缺乏真实性往往都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仔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不光是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获得体验,为个人成长与习作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创造有力条件。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后写作题目,比如让学生围绕某一个标题,开展采访活动,并将采访心得写成一篇小作文,在丰富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趣味、宝贵体验,为写作累积素材。
(三)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建立在二者至今的密切关系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拓展視野、丰富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可以拓展写作教学范围,在进行课上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也可以举办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交流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讨论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读物名称写下来,并写出自己喜爱的原因、推荐阅读的理由,从而达到写作练习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各个部分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应加强写作教学与其它部分教学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兴趣培养提供辅助作用。因此,在今后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乐学心理、引导学生从生活汲取素材、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为学生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糜自壮, 李贞军.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3):125-125.
[2]刘晓娇.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