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宁
【摘要】 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后,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与此同时,每年参加高考大军的人数也居高不下。高中作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思维眼界逐渐开拓,自我意识增强,不再甘于灌输式学习方式,表达欲望增强。而数学作为一门包含难重点密集、需要思维难度大、综合性能力要求高的学科,一直是高中教育的重点,所以在这一时期夯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讨论。
【关键词】 新时期 高中数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28-010
引言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造力,那么这个国家便会原地踏步。青少年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人员,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对遵守”教师以育人为本,培养出适合中国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员,成为当代教师肩上肩负的重担。
一、改传统应试教育为引导性教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为了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教师往往以题海战术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造成一些学生认为只要把同种类型的题做十遍、二十遍总是能做会的。短期确实可以见到一些成效,但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主动思索的习惯,依赖于教师被动式灌输,这样的学习方式造就了一部分学生除了学习好但是思维固化。在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问题,一部分教师上课平淡无味,让学生强制性记忆,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问题置之不理或给予否认,使学生只愿意学考试会考的,不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学方式的错误引起的。那么如何做才能正确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今后应该着重注意的。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便是让学生拥有一颗充满乐于探索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高中生在熟悉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其创造能力。数学相对比其他学科而言较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动力,后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寸步难行。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独有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集合》一课中教师便可以在上课时抛出引导性的问题,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集合,根据学生所列举出的集合实例讲解理论知识,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到底什么是集合?集合都分为哪几类?什么样的东西和什么样的东西能构成什么集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再把数学符号代入其中,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知识。
(二)让学生学会质疑
有质疑才会有思考,有思考促使有进步,所以质疑是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可以故意在讲课时抛出一个错误说法,反问大家觉得教师说的是否对,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听、一味的被灌输。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因为奇+奇=奇、偶+偶=偶,所以奇×奇=奇、偶×偶=偶是否准确,一些学生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存在问题,便会提出质疑。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先对学生的总结予以鼓励,最后讲解正确的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散,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
二、在教学上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将想象应用于课堂
教师在课下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或者有趣的图片,或是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例如,在《函数》这一课中因为函数数量多,图形复杂,导致很多学生分不清各个函数的图形长什么样子,教师可以把函数图形拟作一个个跳舞的小人,让函数“动”起来,使学生影响深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二)言传身教
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扩展衍伸,在课堂上探究深入创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也会有样学样,慢慢的培养起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课下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的方式学习到不同老师的教学特點,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进行改革创新,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发生改变。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前面我们讲到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质疑,这些都是让学生学会思考的前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少说多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这道题应该用到什么知识点?为什么会用到这些知识点?用别的知识点是否可以解出来?在课后遇到不会的习题可以标注出来这是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对应的其他题是否会做?通过不断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顺应教学改革,教师通过改变传统教学的缺点,不再以灌输者的角色硬性灌输。变应试教育为创造性教学,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高中生自身特点、学习习惯,加以引导性教育,鼓励学生多进行探讨与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路桥,陈才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6(11):56-56.
[2]黄玉岷.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J].新课程(中),2016(9):79-79.
[3]侯尚珉.探究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2017(27):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