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林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地理等辅助科目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被突显,地理成为高考文综必考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地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对地理教学目标及高考考点进行详细分析,以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新课改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24-010
地理是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科目,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一同对学生的学习起基础性推动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对地理教学进行科学设计,以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注重课堂引入,良好的课堂引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引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丰富的课堂内容产生兴趣,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学习的最佳状态。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视频、小故事等作为课堂导入,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情景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以使地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有所增加,除了必修Ⅰ、Ⅱ、Ⅲ外,还增加了选修内容,这表示高中地理知识越来越丰富,综合性也越来越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对不同必修模块的内容进行研究,以在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内容连接及整合;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类型进行整合,将同一类型的知识整合到一起,以方便学生掌握;可以根据地理逻辑,将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整合到一起,如将必修Ⅲ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容与必修Ⅱ的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整合,以加深学生对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学习,以使学生将二者紧密联系到一起。
三、加强知识的有效传递
教师要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提高地理知识教学的传递性,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知识传递效率。教师要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受地理的生活化,体验地理知识的学习价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地理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并总结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授,以保证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如在讲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教师可以以实例进行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对桂林美景的称赞,在数十年前,桂林山水确实非常美,但是最近一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桂林许多山区被开发成了新城区,这影响了桂林的生态环境。在讲授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桂林数十年前的风景图片及最近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以了解荒漠化对地理环境的危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种树等倡导环保,并为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中制表、地图、判读、分析地理信息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地理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以督促学生参与地理学习中来。地理虽然是文科属性,但是地理知识的学习不是硬记的,需要通过理解,通过逻辑分析进行掌握。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保证地理学习质量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除了书本上的分析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等能力,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实践,在生活中观察地理相关现象,以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资料,使学生将资料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通过分析归纳等培养思维能力。
如在“河流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工业组、水利组、农业组、特派员组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按照自身经验进行探讨。这种角色扮演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氛围更活跃,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属于一种综合性学习方法,教师要科学设计合作学习方式,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一理问题,需要学生综合性思维才能解决,此时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进行思维碰撞,通过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讲授“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的总结,并探讨出具体预防方法。学生在讨论中会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温室效应发生的重要诱因。学生通过分析也会形成环保意识,并学会利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成为文综必考科目,教师要重视地理教学,详细分析学生的需求及地理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知识的传递,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合理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马飞燕.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7.
[2]周光明,刘兰.“3+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个问题——以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为例[J].地理教育,2016(8):4.
[3]孟春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2):113.
[4]刘南川,谢何琴.浅析新课改下慕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建议[J].内江科技,201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