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践价值,不仅适用于国与国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信息、机构、利益、价值共同体四个层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涵义,进而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共同体的启发,最后论述大学生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系统构建的工程,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发挥大学生共同体的主体作用,思政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以及行政教辅的辅助支撑作用。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学生共同体 构建
作者简介:陈旭,郑州西亚斯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303
“人类命運共同体”是习近平多次在国内国际重大场合反复重申的外交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践价值,不仅适用于国与国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从信息、机构、利益、价值共同体四个层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涵义,进而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共同体的启发,最后论述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有益的借鉴。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创造性的发展和诠释,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论述了共同体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到了共同体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命运”的角度对“共同体”做了进一步阐发,是新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就是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彼此命运休戚相关,在信息、机构、利益、价值等层次构建起共同体的基础上,人类的命运将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本文将从信息共同体、机构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四个层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阐述。
信息共同体是指国家与国家、群体与群体等共同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信息,目的是为了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增加了解和共识,进而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发展相互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奠基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势力给世界上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而信息共同体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可以改善相关国家之间的不信任,推动彼此关系朝稳定友好共赢的方向发展。信息共同体的建设和有效运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只有彼此之间加强了信息交流的高度和深度,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机构共同体是指发挥相关国际沟通交流平台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治理机构有效、公平地开展工作,以此为依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落在实处,需要依靠全球治理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对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机构共同体发挥自身有效的协调沟通作用,切实发挥自身应有作用,把事关全球人民福祉的事情做好。当代世界,全球气候变暖、核扩散等危机有所加剧,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机构共同体发挥自身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在全球性的机构共同体中发挥自身优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
利益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利益共同体就是要关注相关国家多样性的利益所求,求同存异,力求相互之间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在安全、经济、全球治理等许多方面寻求共同的利益所在。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就是要尽量兼顾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力求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让利益最大化。近年以来,美国以自身利益为重,不惜伤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对全球利益共同体构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应做好相关应对工作,以便维持自身的国家尊严和利益。
价值共同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不断抬头,不断影响危害着其他国家的利益。价值共同体的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其他国家的基础上,奉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主张,探寻彼此之间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可以为此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同价值观念的构筑与契合,可以引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相关国家之间得以生根发芽,进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中国价值要在吸收传统优秀思想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进而构筑自身的话语体系,进而推动价值共同体的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共同体构建的启发
“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内涵,上文对此作了简单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共同体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启发,对如何构建和谐友好的大学生共同体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大学生共同体是指以学生宿舍、班级、学生会等为单位组成的学生共同生活、学习、成长的组织。当今大学生总体良好,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但仍存在个别不良现象,如网瘾、过度外卖、不良网贷等现象存在。大学生共同体的良序构建,需要从信息、机构、利益、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构建,切实提高大学生共同体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和效果。
从信息共同体的维度而言,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沟通方式多样化,微信、QQ、微博等多种媒体都对大学生共同体产生着影响。也出现了“宅”的现象,如宅在宿舍上网刷剧玩游戏,进而产生了实际面对面人际沟通的减少,真实人际关系建立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共同体应切实提高有效的沟通,促进宿舍、班级、学生会等组织内部和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之间不断增加理解和信任。通过大学生共同体之间多样性活动的开展,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息包括生命价值、价值观、责任意识等方面。大学生共同体应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价值观,主动承担责任的担当意识。
从机构共同体的维度而言,大学生共同体机构较为健全,职能发挥相对有效,能较为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个人和集体成长。大学生共同体强调的是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是对大学生参与性的要求,是一种集体主义。当今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集体意识,承担组织赋予的义务,主动去承担自身的责任。大学生共同体提倡广大学生都参与到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之中,要主动加入组织,尤其是大学生党组织,切实在共同体中做到自由自觉地成长,推动大学生共同体良性发展。大学生每个人都是组织中的螺丝钉,虽小却一个都不能少。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要求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贡献各自的一份光和热。
从利益共同体的维度而言,大学生共同体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更多的是追求自身成长发展的困难和大学生共同体内部公平正义的实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也是提升自我,夯实专业基础,以便将来回馈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阶段。在大学生共同体中,要努力促进大学生追求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这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利益。大学生共同体中存在的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的评比等,都是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事情。“不患寡而患不均”,应重视大学生共同体中公平正义的实现,切实将大学生共同体的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从价值共同体的维度而言,大学生共同体的价值建设,首要是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切实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2017年1月25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传承作出了具体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大学生共同体的价值建设就应自觉以上述要求为价值追求,切实落到大学生共同体的方方面面,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内心,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同时,还要自觉抵制黄赌毒等各种有害身心健康的行为,合理消费,自觉抵制不合理的高消费等现象。
三、大学生共同体构建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系统构建的工程,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发挥大学生共同体的主体作用、思政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以及行政教辅的辅助支撑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切实落实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才能更好地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求大学生共同体发挥自身自觉主动的能动性作用,体现自身主体地位,主動接纳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求。大学生是富有活力与激情的群体,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探索和理论成果。大学生共同体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接纳新思想新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求。
其次,思政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积极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共同体又快又好地成长和发展。思政教师尤其是辅导员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应积极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积极阅读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论述和相关论文,掌握该理论的精神内核,进而通过课堂、班会、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切实灌输到广大大学生的心里,进而影响广大大学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铁尚需自身硬,思政教师应自觉主动加强自身的理论,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开展相关理论的学习,还要积极关注学术界最新的理论动态,如应主动挤时间去参加相关会议,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养。
最后,行政教辅部门应为大学生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撑,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行政教辅部门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应为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撑,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财政预算,以此为契机推动大学生共同体的快速建设发展。行政教辅部门有着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起到间接引导的作用。因为只有得到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学校各大学生共同体中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行政教辅的员工也应着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养,紧跟时代的步伐。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实践的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共同体作为大学生的集体组织,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努力在日常实践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到实处。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王辉耀.利益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N].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25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