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太莲
摘 要:为了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量感,在此背景下,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估计1吨绿豆有多少颗”一课为例,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任务驱动寻找研究方案,借助小组合作初探研究任务,借助由小及大总结研究经验,让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从而积累量感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苏教版;综合实践;量感
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物体质量轻重的估计,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能比较准确地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变化。当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吨的认识”一课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吨的认识,让看不见的质量单位能够可视化,笔者在第二课时教学时设计了“估计1吨绿豆有多少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一、借助任务驱动,寻找研究方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开展活动必备的材料:天平、若干袋200克绿豆、计算器、记号笔等。课堂开始,笔者就立即揭示课题,清晰地告诉学生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任务,并组织学生思考研究方案。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估计1吨绿豆有多少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活动需要的器材。现在你能估计出1吨绿豆有多少颗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是的,1吨绿豆,那么大的数目,我们一颗一颗去数出来肯定是不现实了,那你有什么办法?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可以先称一称1颗绿豆有多重,再用1吨除以1颗绿豆的重量,那我们就能估计出1吨有多少颗绿豆了。
生2:我们觉得称1颗绿豆不准确,因为1颗绿豆有轻也有重,你到底去选哪颗绿豆作为标准啊?所以我们是先称出50颗绿豆的重量,再把50颗绿豆的总重量除以50,计算出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再用1吨除以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就是1吨绿豆的颗数了。
生3:我们组刚好和他们相反,我们是先用天平称出50克的绿豆,再数出50克绿豆到底有多少颗,然后去估计1吨绿豆大约有多少颗。
生4:我们组是选择了5颗不同大小的绿豆,分别一颗一颗地称出它们的重量,再计算出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再用1吨除以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就是1吨绿豆的颗数了。
生5:我们组先称出5堆200克的绿豆,然后分别数出200克绿豆的数量,取出平均值,再把200克绿豆的数量乘5000,就是1吨绿豆的颗数了。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想出了自己估计1吨绿豆颗数的办法,都是先把1吨绿豆转化为小一些的重量来估计,接下来大家就利用课桌上的这些材料动手试一试吧!
在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研究的内容,学生围绕这个研究任务展开思考,努力把重量大的转化为重量小的,在化多为少中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二、借助小组合作,初探研究任务
小组合作,不仅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与交流能力 [1]。在活动中,他们各有分工,默契配合,一起讨论修改研究方案,记录研究成果,为后期的全班汇报做充分准备。
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都非常忙碌热闹地在估算1吨绿豆的颗数,现在大家有结果了吗?
生1:我们小组称出1颗绿豆的重量大约是1克,1吨等于1000千克,等于1百万克,所以1百万除以1等于1百万颗。1吨绿豆大约是1百万颗绿豆。
生2:我们小组称出50颗绿豆的重量大约是25克,用算式25除以50等于0.5克,就表示1颗绿豆大约重0.5克。再用1百万除以0.5等于2百万颗,所以1吨绿豆大约是2百万颗。
生3:我们小组数出50克绿豆大约是150颗,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等于1百万克,1百万除以50等于2万,2万乘150等于3百万颗,所以1吨的绿豆大约是3百万颗。
生4:我们小组选了5颗大小不一样的绿豆,称出它们的重量分别是0.5克、1克、0.8克、0.6克、0.4克,计算出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是(0.5+1+0.8+0.6+0.4)÷5=0.66(克)。再用1百万除以0.66大约是1515151颗,所以1吨绿豆大约是1515151颗。
生5:我们组先计算出200克绿豆颗数的平均值大约是320颗,再把320乘5000等于160万,这就是1吨绿豆的颗数了。
师:有的小组像生4、生5用到了取平均值的办法,从数学角度来说会比其他小组得到的数据怎么样?
生:会更接近准确一些。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讨论结果展开综合实践,每个小组的组长既要协调组员的小组任务,又要带领同伴围绕探究任务展开交流讨论,记录自己小组试验中的结果,形成小组内个性化的观点,并验证自己最初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最终这些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发展他们的量感。
[?]三、借助由小及大,总结研究经验
当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活动后,教师留出时间进行适当的点评、总结可以促使学生将实践经验转变为理论经验,为后续经历同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借鉴模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产生。
师:刚才很多小组都在探究中得到了自己的方法和结果,请大家比较一下,大家的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1:大家都是在估计,得到的1吨绿豆有多少颗的结果都不一样。
生2: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不是直接去数1吨的绿豆有多少颗,有的小组是先称出1颗绿豆有多重,再用除法计算出1吨的绿豆有多少颗;有的小组是先算出1堆的绿豆有多少颗,再用乘法计算出1吨的绿豆有多少颗。
师:这就是说很多小组把谁看作“1”是不一样的,第1个小组是把1颗绿豆的重量看作“1”,那其他四个小组都是把谁看作“1”的呢?
生:第2小组是把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看作“1”,第3小组是把50克绿豆的颗数看作“1”,第4小组是把1颗绿豆的平均重量看作“1”,第5小组是把200克绿豆的平均颗数看作“1”。
师:大家的“1”都不一样,很多小组得到的最终结果也不同,有的小组甚至与其他小组相差很大。大家觉得像这样取出“1”来计算有什么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呢?
生:我觉得先计算我们需要的“1”非常方便,然后通过计算得到1吨绿豆的颗数,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想要的答案。缺点就是误差太大了,只是一个大概的数目。
师:从小小的“1”推导出大大的“1”,这种方法除了可以知道1吨绿豆的颗数,还可以用在哪些情境中?
生:可以用来估计一篇文章有多少个字,虽然有的段落长、有的段落短,但是只要我们知道每行有多少个字,数一数完整的有几行,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个字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了每个小组估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取1份估算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寻找生活中由小及大的情境,这种思考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借鉴到后续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课传达的不仅仅是量感的培养,更是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 [2]。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素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寻找解决新数学问题的策略,运用“归一”的方法比较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关系,综合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生活情境中的量感。
参考文献:
[1] 吉俊. 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课程优化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2018(19):44-45.
[2] 黄娇艳. 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积累[J]. 小学教学研究,2019(0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