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永良
摘要:文学艺术类课程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始终是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穿越时空的对话、以文证史以画讲史、感悟心灵的交流三个角度,分别聚焦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三大核心素养,结合具体的课例分析,阐述了如何在文学艺术类课程中进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文学艺术类课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就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尤其是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文学艺术类的课程,如何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信是让很多一线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两堂市级公开课——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和第22课《文学的繁荣》,进行案例分析,对如何在文学艺术类课程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穿越时空的对话——形象化的时空观念
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都是时代的回响。我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去感受时代的变迁,与作者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实现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一课,教师独出心裁的从“探寻古代画家的心灵世界”的角度,按照“依仁游艺”、“由技进道”、“立象以尽意”三个部分展开教学,探寻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教师首先分析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通过分析画中人物形态、比例以及服饰等,得出尊卑等级等信息,从而认识到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浓郁的儒家思想,进而体会到绘画作品中蕴含着的时代风貌。
在分析《步辇图》的基础上,教师又带领学生分析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教师结合中外繪画作品的对比,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式学习,使学生得出“道法自然”和“立象以尽意”的结论。经过了上述的学习过程之后,学生们认识到不同时代的作品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场学生与古代艺术家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
又如《文学的繁荣》一课,教师以近现代世界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为线索,将课程结构分成三个部分:物不平则鸣、为不能发声的人发声、改造内心改造世界,分别对应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流派。这样的设计,很好的展示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学生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赏析,深刻感受到了作品蕴含的时代信息,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也得以提高。
二、以文证史、以画讲史——多样化的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课标》中对历史解释的定义,给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即要以经过整理和辨析的史料为依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客观描述历史事物,揭示历史发展背后的深层次因果关系。
文学作品虽然不是严谨的历史研究史料,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很多有益的信息,通过以文证史,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些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助力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在《文学的繁荣》一课中,教师选取了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例,展开了以文证史的教学。
教师分别选取了《高利贷者》中的高不塞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三个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了分析。高不塞克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早期资本家形象,老葛朗台代表了自由竞争时期早期工业资本家的形象,纽沁根代表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具有金融寡头性质的新一代资本家形象,代表了垄断资本家的崛起并开始与国家政权相勾结。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意图使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资本家形象的变迁,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特征,进而帮助学生辨证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种以文证史的历史解释方式,将抽象的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很好的提升了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在《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一课中,教师将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教师从作品的视角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两幅画作的不同:《千里江山图》的视角是由远处凝望,人物几乎完全融入自然风景之中;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则是近距离的正面视角,人占据了画作的中心位置。通过这种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山水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主要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理念。这种以画讲史的历史解释方式,使枯燥的历史变得形象生动,使沉睡的绘画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极为高效地实现了对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感悟心灵的交流——润物无声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课标》对家国情怀的定义,说明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自强而服务的人生理想。
在每一部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悟,都饱含着作者的家国情怀,是进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的极好素材。通过对文学和绘画作品的分析,感悟蕴含于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可以实现润物无声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文学的繁荣》一课中,教师选取了《等待戈多》中的一段描写:
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
教师还向学生补充说明:“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荒诞的表象出发,结合“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这一重要信息,分析作者的内心世界:期望有救星出现,但是救星却迟迟不出现,希望日益渺茫,内心渐趋绝望。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本质上是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控诉,表达了对人生、对社会,甚至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体现了作者浓郁的家国情怀。由此,《等待戈多》中蕴含的浓郁的家国情怀,有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一般,渗透进了学生们的内心。
四、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依托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诸如文学小说、绘画作品等多种类型的素材,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展开。当然,这对教师的史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及时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