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摘要: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有的作品堪称经典,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张爱玲及其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也是文学评论界对其作品争论不休、褒贬各有拥趸,展开激烈回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一直在得到沉淀更新,向世人展现出张爱玲独特的思想情感以及新奇诡谲的文学表现手法。
关键词:张爱玲;经典化研究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史上著名的经典作家,在文学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张爱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品也不断被挖掘,有的甚至被改编成电视电影的文学剧本。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都拥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作品风格体现出一种苍凉的底蕴,为读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张爱玲及其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海外汉学家的不断挖掘、推崇有直接关系,这也是文学经典化的一种途径。
一、张爱玲经典化研究历程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作家的经典化,另外一个是作品的经典化。关于前者,主要就是针对张爱玲本人。以文学界、影视界等方面为基础展开对张爱玲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的经典化研究历程,为张爱玲的经典形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我国很多学者的著作里边含有对张爱玲二十多年文学经历的阐述与分析,在其内容中充分的说明了社会与读者对张爱玲经典化原因的理解分析。关于张爱玲作品的经典化研究指的就是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从张爱玲的小说、散文甚至笔记中展开详细的分析研究,与张爱玲本人的经典化研究具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张爱玲作品的研究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关联到了研究者的生活、思想价值观、兴趣观等等。例如台湾地区著名的学者陈彦宏,她收集了张爱玲所有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站在西方文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探析张爱玲作品经典化的历程,寻出张爱玲作品经典化的原因。
(一)内地对于张爱玲的研究
在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内地众多研究者为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对张爱玲的研究成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张爱玲的经典化研究得到了不断地沉淀与更新。
1.改革开放前对于张爱玲的研究
张爱玲走进大众的视野是1943年在《万象》、《杂志》等刊社陆续发表了自己的小说,从而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上海红极一时,并且引起了当时著名学者傅雷的极大关注。
1943年张爱玲创作出了《沉香屑》两部作品,张爱玲带着自己的两部作品去见了当时上海最出名的刊社《紫罗兰》。张爱玲找到了当时《紫罗兰》刊社的主编周瘦鹃,在周瘦鹃看完张爱玲的两部《沉香屑》时,对张爱玲和她的作品赞不绝口,陆续在《紫罗兰》刊社发表连载。从那时候张爱玲正式的进入了上海的文学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紫罗兰》刊社的主编周瘦鹃极力地推崇张爱玲与她的作品,使得当时上海文学界甚至外地的文学界学者对张爱玲开始关注起来。
张爱玲在《紫罗兰》发表了两部《沉香屑》以后,她主动去找上了当时万象刊社的主编柯灵。柯灵早就对张爱玲与她的作品有所耳闻,并且对其十分欣赏,当张爱玲主动上门前来投稿时,柯灵自然是开心不已。后面则是帮张爱玲发表了《心经》,柯灵对张爱玲的帮助可谓是甚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就是柯灵首先帮助其演变成话剧的。有人采访过柯灵对于张爱玲的评价,柯灵笑着回答:“张爱玲是一位初露锋芒的女作家!”,后来柯灵与万象刊社对张爱玲的地位都起到了推动巩固的作用,使得張爱玲被众人所知。
紫罗兰刊社与万象刊社是让张爱玲走进了文学界,被众人所知,而张爱玲的巅峰时期则是由《杂志》刊社开启的。张爱玲在《杂志》刊社所发表的作品最多、最好,并且与《杂志》刊社合作了很久。《杂志》刊社对于张爱玲与其作品也是甚是喜爱,对其十分重视。在当时《杂志》刊社还专门为张爱玲召开了相关的会议,对张爱玲的作品、思想、生活以及行为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使得读者深刻的认识到张爱玲的魅力,大幅度地提升了张爱玲在文学界的地位以及影响力。
前面提到过张爱玲在各个刊社不断地发表作品,引起了最早的张爱玲经典化研究学者傅雷的关注,他在当时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从那时便开启了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的开端。傅雷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了详细的解剖,从小说的题材、人物、情感、语言以及书写技巧手法等各方面展开了诸多评价。例如傅雷批判过张爱玲在《连环套》小说的创作中缺少了真实性,有很多主主题都是毫无意义的,他大胆的指出了张爱玲在作品中不足之处,这一表现引起了当时其他学者对于张爱玲小说作品的持续研究。傅雷将张爱玲小说作品的优点与缺点结合起来就创作成了《论张爱玲的小说》,代表了傅雷对于张爱玲的欣赏与关心,并且认可了张爱玲当时在文学界的地位,随后还发表了《论张爱玲》一文。
在傅雷展开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之后,出现了胡兰成、刘雨生以及吴小如等诸多学者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这些学者对张爱玲与其作品都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且展开了相关了评价,对其作品以及散文做出阐述,使得张爱玲在我国内地知名度再次提升起来。改革开放前对于张爱玲的研究直到张爱玲奔赴美国时而中断。
2.改革开放后对于张爱玲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前张爱玲前往了美国便中断了当时对于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掀起了再次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的热潮。
改革开放后,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万象刊社柯灵发表的《遥寄张爱玲》一文,由此文正式掀起了重新研究张爱玲,并使其最终经典化的热潮。柯灵在文章里讲述自己与张爱玲的关系、合作的内容,还有对于张爱玲的相关评价,阐述了张爱玲在文学界的地位。柯灵的这一举动大幅度的推进了我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后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直到1995年张爱玲病逝后,张爱玲在文学界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并且内地对于张爱玲的经典化研究飞速发展起来。
(二)港台地区对于张爱玲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前,准确一点来说是当时日本投降以后,我国国内的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情况下张爱玲的研究也受到了排挤,当时在内地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评价几乎都没有。这种情况一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与台湾的文学界才重新出现了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评价,但是在当时几乎都是存在着对张爱玲负面的批判评价,不过在张爱玲经典化的过程中,这点为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学者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
首先说一下香港地区对于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爱玲的作品通过各大刊社进行了复印发表,引起了香港地区读者的喜悦,并且大力的关注到张爱玲本人,但是从张爱玲经典化研究上来说缺少了相应的研究性与学术氛围。例如当时潘柳黛专门为张爱玲写了文章,嘲讽张爱玲生活行为,并且声称张爱玲是怀揣着“贵族的血液”,展现出潘柳黛对张爱玲的不喜。不过在当时还有另一外学者林以亮对张爱玲十分重视,林以亮主动地将张爱玲的作品介绍给台湾的出版社,向台湾出版社阐述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意义价值,并且在后来还为张爱玲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对张爱玲全方面的事物进行了阐述评价,为后面的学者提供了张爱玲经典化研究资料。
继林以亮以后出现了郑树森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郑树森在林以亮对张爱玲经典化的基础上对张爱玲的全方面事物进行了再次研究分析,并且填上了很多对于张爱玲经典化研究的空区。郑树森另外还对张爱玲的电影展开了相关研究,郑树森对张爱玲电影进行了合理阐述评价,为之后研究张爱玲电影的学者也提供了实用的资料信息。并且郑树森对于张爱玲作品中那种包含凄凉感十分喜爱,认为张爱玲的创作手法与心理都十分出色,为其作品赋予了很大的特色,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让香港地区的学者对于张爱玲的经典化研究进行了深化,开启了新时期的研究历程。
在张爱玲逝世后,香港地区的报刊社对张爱玲的逝世进行了悼念,从此可以看出张爱玲在文学界中的地位。张爱玲的逝世导致了更多的学者展开了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并且研究过程中显得更加精细,在张爱玲的作品与爱情都进行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李碧华在自己的作品中说道,让张爱玲这位奇女子低头蹙眉的只有爱情与政治了。还有另外一名研究学者李欧梵表示,他对于张爱玲的经典化研究发现,张爱玲的作品中没有所谓的悲伤,只是存在着凄凉,带给读者与研究者的一定的启示。
张爱玲一生只去过台湾一次,其余的时间再也没有接触过台湾地区,没有丝毫的联系,但是张爱玲却在台湾文学界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着很高地位,并且台湾地区对于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比香港还要多,还要有深度。
台湾地区出现最早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的是著名学者夏志清,他1957年在刊社上发表了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评价,从那时候开始台湾地区的学者便开启了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之前提到过有学者向台湾出版推荐了张爱玲的作品集,而当时台湾的出版社-皇冠出版社便是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了复印销售,使得张爱玲的作品走进了台湾文学界,引起了台湾地区学者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
(三)海外对张爱玲的研究
关于海外对张爱玲经典化的研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海外华人夏志清。夏志清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评价基本上都是站在好的角度上,他对张爱玲进行了新的定位,还对鲁迅进行了相关的批判。夏志清的研究评价引起了海外诸多学者甚至国内学者的不满,他们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有大多都是脱离了实际,出现了浮夸的现象。夏志清还将张爱玲与鲁迅做了比较,所以海外的其他的学者严厉地批判了夏志清这位“张痴”与张爱玲的作品,并且对于夏志清对鲁迅的评价称为诛心论。
另外张爱玲的作品在日本地区也受到了日本读者与学者的所爱,因此日本地区的学者对张爱玲经典化研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评价,日本的研究学者将张爱玲与日本的人文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是富含日本文化的,因此对于张爱玲的评价褒义居多,为张爱玲经典化研究也带了一定的信息资料。
二、经典的张爱玲与张爱玲的经典
(一)理解的历史性
20世纪起,张爱玲就以不同角色与姿态进入大陆、港澳及海外读者视野,但受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思想,经济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张爱玲进入读者视觉的过程颇为曲折,甚至缺席。在拥有众多读者的中国,张爱玲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色彩受到众多研究者的研究与阐释,如傅雷,唐文标,夏志清等学者。由于这些学者所处环境及个人思想差异,对张爱玲的评价有着相当的高度,既有充分肯定有指出问题者,又有完全贬低者。但无论研究者对张爱玲从何种角度进行理解和阐述,这些研究都不会因时间的变迁而慢慢消逝,反而在历史的沉淀和生化中,丰富张爱玲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其经典化。
(二)权威性的阐释
在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众多学者对其作品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与理解,甚至多次引起激烈的争论,在这些学者中,有诸如傅雷,夏志清等知名学者,也有著名现代文学研究者赵园,但还是傅雷等的研究对张爱玲经典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引起了一般学者和普通读者对张爱玲的关注和研究,认知思维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他们的权威性理解和阐述不仅加快了作家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也有效地扩大了作家作品的影响范围,对张爱玲经典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无声读者的作用
在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除了众多学者的权威性阐释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外,还有大陆、港台一海外等普通读者的接受与传播,换言之,在作家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中,权威性阐释起到了“意见领袖”作用,而占据主要必中的普通读者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无声读者虽然对张爱玲作品没有直接的阐述,看似对张爱玲经典化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但作为文学作品交流的主要一环,由于受重大,渗透强,门槛低等特点,对作家作品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声读者形成了一定的小众全体,积少成多,他们的无声表达对作家作品特别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张爱玲在各个区域的每一次崛起,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
(四)大众媒体
自上世纪40年代起,张爱玲及其作品逐渐走进读者的视野,张爱玲的走红离不开报刊的推动和宣传效应,而张爱玲之所以能够得到报刊的追捧,除了其作品本身之外,还应为作品和报刊宗旨的契合程度,从50年代起,张爱玲的作品就不断被改成话剧,电影等,虽然大眾对影视剧在作者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修改的做法褒贬不一,但影视中加入了张爱玲对小说的解读,更加扩大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度,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张爱玲。文学作品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除了作家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还需要读者的接受与阐述,而报纸、电影等大众媒体对作品的宣传与调控陪你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007年,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在香港上映,由于内容受限,该电影未能在内地上映,但却在内地引起轩然大波。李建军曾发表一篇论文名为《回归本源 庸俗鄙俗的下山路——色戒及张爱玲批判》,论文不仅对电影《色戒》导演李安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既是一部用欲望瓦解精神的电影,又是一部用美感撕碎伦理的电影,也是一怒深刻摧毁常识的电影,不仅如此,这还是一部伤害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电影”,论文还对小说《色戒》进行了评论,认为《色戒》不仅不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甚至是最糟糕的小说,这篇小说最大的问题,是作者对伦理态度不够庄重严肃,认为在战争背景下,写这种作品太过于游戏化。无论如何,《色戒》的上映使得张爱玲又一次走进大众的视线,扩大了张爱玲的知名度,不仅引发了观众对影视剧的评论,也使得读者进一步阅读与研究张爱玲,进一步促进了张爱玲经典化。
三、总结
总而言之,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经典化是文学史上文学以及作家经典化过程的典型案例,具有无可替代的标本意义。本文阐述了内地、港台、海外地区对张爱玲研究,考察了其经典化的过程,充分的表明了张爱玲经典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玲经典化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陕西理工学院).2015.
[2]杨春.张爱玲研究的经典性和持久性[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16-23.
[3]李建军.李建军专栏:回归本源 庸碌鄙俗的下山路——《色·戒》及张爱玲批判[J].小说评论,2008(0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