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史料 活化教学

2019-09-06 08:06冯子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教学高中历史

冯子仪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极为重要。初中生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还不能独立地对史料进行研究。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史料自身的历史信息、史料中的隐藏信息以及生动形象的历史叙述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教学;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66-02

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史料”即“历史资料”或“历史材料”,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基本素材。阅读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都需要对史料引起高度的重视。

初中生由于其认知水平有限,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对史料进行研究,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不光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走进历史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古人、理解时代,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史料展开挖掘,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史料进行探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一、利用史料自身的历史信息

李大钊先生曾说:“把人类社会的生活整个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历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不同罢了。”文物是历史的凝缩,它反映着社会的风貌与历史的发展,学生在观察文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中,利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的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河姆渡人已经开始饲养牲畜这一内容,但肯定也会有学生产生疑问:“这些骨头也可能是河姆渡人打猎后的遗存,不能说明他们已经学会饲养动物了。”利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就能解决学生的这一疑问。“猪纹陶钵”这张图片往往被用来证实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但是历史文物是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反映,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陶钵上所画的猪“闲庭信步”,丝毫没有野生动物应有的奔跑状态。通过对文物纹饰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了。文物是古人生活状态的体现,它并不是刻意地要给后人留下什么信息,因此,观察这些文物可以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真实的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中,为了讲解江南地区制瓷业的发展,笔者展示了“南朝青瓷莲花尊”和“南朝鸡首壶”两件文物。这两件文物造型精美,制作工艺高超,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制瓷业的发展。但是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两件文物的器型也是时代的产物。莲花尊反映了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许仅仅是诗人发出的慨叹,但这件莲花尊的造型灵感却恰恰来自于佛教,这从侧面反映出了佛教的兴盛和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鸡首壶”是从魏晋至唐初都十分流行的一种造型,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会流行这样一种造型呢?学生肯定会对此问题產生探索的兴趣。“鸡”在古代文化中与“吉祥”有关,引导学生去理解之前学习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权更替频繁,就能加深学生对那个动荡时代的理解。

文物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不外显,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考证。只有把文物的信息讲得清晰、透彻,学生才会觉得历史也可以生动活泼,继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史料中的隐藏信息

文字史料是指用文字的形式体现和保存下来的人类活动记录。“文献史料是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根据历史教学活动的需要,既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其实一段文献史料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立体地呈现出历史的面貌,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只从一个角度利用,忽视了许多信息。

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是在讲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时,教师普遍会采用的材料。《史记·楚世家》的记载生动地反映出了当时王室的衰微、楚庄王的傲慢。“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更是体现出了楚国军事实力的强大。

八年(公元前606年),伐陆浑戎,(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楚世家》

但是,在使用这段材料的时候,有一个疑问一直盘旋在笔者脑中挥之不去,楚庄王为什么会去洛阳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向周定王炫耀自己的实力吗?笔者想学生在阅读这段材料的时候,肯定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其实这段材料已给出了答案,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陆浑戎在《左传》等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他们原来居住在瓜州,公元前638年东迁洛阳。陆浑戎的迁徙其实就反映了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中原地区人民与西北游牧民族间有了联系。

在学习完《动荡的春秋时期》之后,再出示这段材料,有心的学生就会发现:春秋五霸之中,除了楚庄王其他人都称公。这背后的原因就可以留给学生去探索。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就能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

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史料,笔者在教学中共反复呈现了三次。如前所述,第一次是为了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强大的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第二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出现的大规模民族交融,它不是教科书上一句苍白的评价,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史事;第三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地方再设疑。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使得文献史料的运用具有层次,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感悟到历史的魅力。

三、利用生动形象的历史叙述

历史学科的学习涉及许多晦涩难懂的历史概念,如果历史概念掌握不清晰很多知识都是难以理解的。很多学生觉得历史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难以理解一些概念。历史概念最初也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没有哪个历史概念在产生之初就是晦涩的,它们都是对长期以来某种经验教训的总结、概括。

初二的历史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历史概念,例如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一概念,笔者想了许多的方法,最后费正清先生《剑桥中华民国史》中的一段材料启发了笔者。

毛泽东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毛泽东的这段话非常形象生动地解释了如何“闹革命”这件事情,他把“工农武装割据”的过程呈现给了我们。

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找到材料中“闹革命”的第一步——“要有一个家”,就是建立革命根据地。之后的第二步——“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发展革命根据地。那么如何“向外发展”呢?学生就能想到要和敌人展开斗争,进行游击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争取百姓的支持进行了土地革命。利用一段通俗易懂的材料,通过层层设问,将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化。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过程,这就有助于他们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中的人物做出的选择。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是重要的,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分析、解释史料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史料开展教学活动,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197-199.

[3]  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與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史料教学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