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操作性难题及有效路径

2019-09-03 02:02牛树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薄弱学校后发优势教师专业发展

牛树林

摘   要  薄弱学校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它以独有的教育形式担负着特定的教育责任。我国薄弱学校只有有效克服操作性难题,才能实现全新改变。因此,应创建校际网络研修渠道,为流动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体制;通过后发优势策略,激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潜力;借用城市名校的符号资本,塑造薄弱学校的文化影响。

关键词  薄弱学校  优质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后发优势

在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薄弱学校的产生已然影响到社会对农村学校的认知与评价。关于薄弱学校改造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采用委托管理机制作为薄弱学校改造、推动本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首要战略。在此国际环境和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趋势下,如何改造薄弱学校的实际问题,提高薄弱学校的社会声誉,实现薄弱学校的“脱胎换骨”,是我们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以及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薄弱学校及其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担当

何为薄弱学校?在学术界,“薄弱学校”已获得相对统一的认识,即认为在大中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校中,或因办学条件整体较差,或因领导班子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及生源稀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学校管理不善,教学质量堪忧,社会声誉不佳,学生不喜爱、家长不信赖的一类学校[1]。在解读“薄弱学校”内涵时,应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时间和地域的相对性。比如目前的薄弱学校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薄弱学校已是两种不同情况;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城市与农村的薄弱学校存在较大不同。其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薄弱学校。比如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致力于“软件”建设,非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同时建设“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所以,本研究中薄弱学校指农村地区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模式等方面相对薄弱,没有达到普遍意义上的办学标准,进而导致学校教育质量差、声誉不良、学生和家长不信赖、缺乏发展生机的一类学校。薄弱学校作为教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也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并非是“问题学生”一样的“问题群体”,相反,在教育的整个体系中,他们以独特的教育形式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基础,也是全社会长久、健康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

薄弱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责任担当,是一个被“薄弱”、“落后”等偏见词汇遮盖的问题。在严酷的考试竞争和优劣选拔中,优质学校始终是作为主角被围绕的,薄弱学校则常常被边缘化乃至被淡忘。但实际上,两者共同承担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可以说,是人们对共同责任担当的认知上存在偏见,认为不同的学校承担不同的教育责任,因此才会产生“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分。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这种认知偏见源于一种陈旧的人才观,源于部分人尚不能认识到教育面临的时代性挑战。如有学者有关此问题提出疑问:“教育是否还有选择、淘汰的作用?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精英是否还在?如果还有筛选精英的过程,是否在学校里发生?”并由此质疑学校具备把未走上岗位的学生分级、分类的功能。这位学者是针对高等教育问题提出的,如果这种质疑对专为培养精英的高等教育是前所未有,那么对义务教育而言则是合适的。我们认为,教育范围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存在淘汰选择的义务,也不应将学生分级、分类。值得注意的是,当义务教育被理解为承担不同责任的情况下,不同的学校必然被带入培育精英人才的漩涡之中,只是优质学校多了几分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优势,薄弱学校多些无奈而已。

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操作性难题

我国农村薄弱学校更多的分布在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错综复杂、问题重重的农村薄弱学校为薄弱学校的改造过程带来了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支持流动教师持续发展的制度、薄弱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弱及城市教育文化对薄弱学校产生的冲击。

1.薄弱学校缺乏支持流动教师持续发展的制度

如何制定流动教师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筛选、有效激励教师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其社会声誉,是进一步深化教师流动工作的关键。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要求,基础教育阶段各级教师职务依据学校性质和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确定定额,要求中级和高级职务应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2]。职称配比限定让教师感受到晋升压力,许多教师因为这种压力而非自愿进入薄弱学校。高水平教师并不是固定的流动教师候选者,各职级的教师均是潜在的流动人群,所以,为稳固流动教师群体、满足发展需求,建设流动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制度是必要且至关重要的。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师在进入薄弱学校后,并未得到持续的支持性专业发展制度保障。特别是工作时间5年以上并处于专业成长阶段的教师而言,流动到另外一个薄弱学校意味着失去原本的教学研究团队、先进的教学条件及优秀生源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其专业发展。所以,在教师流动制度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教师在薄弱学校中的后续发展,不能仅将薄弱学校支教视为职称提升的必备条件。

2.农村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的背景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新时代下薄弱学校的存在形式和突出問题也随之发生不同。虽然薄弱学校早已获得国家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帮助和改进,但其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薄弱学校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动力不足。长久以来,薄弱学校的改造主要借由外部力量,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经费支持、教师轮流制度等。薄弱学校综合实力差,使得薄弱学校的教师在重重的校际竞争之中,自信心也最终丢失。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它是引领学校良好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但据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薄弱学校在办学理念方面普遍存在不符实际、目标不明、缺乏特色等问题[3]。办学理念是立足于学校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如果不能准确表达学校的办学方向,自然不能发挥办学理念的价值和意义。政府作为保障人民利益的代表,对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但仅仅以政府为首领的外部作用来推动薄弱学校的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只有激发了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促进薄弱学校的健康发展。

3.城市教育文化取向对薄弱学校发展的冲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差距正逐步减少,但基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域之间经济水平的极不均衡,加上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所以,城乡差距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民众对城市、农村的固有思维也很难在短期内产生变化。一般认为,城市是社会现代化和优秀文明的核心表现,城市代表着充裕、先进,农村代表着落后、贫困。正是源于这样的固定思维与预设,加上我国是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机制,地方的教育决策和决策权都集中在城市[4]。所以,教育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标准和考试形式的确定等,都倾向于城市教育价值立场。农村学校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下,以城市教育价值为指导,为社会培育人才,准确地说是为城市培育人才。农村教育的城市倾向,使得农村学生对农村生活与文化的片面解读,使他们淡化对乡土文化的绝对认同,产生文化自卑感。对农村学生而言,城市文化不仅代表着一种外来文化,更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体现,因此,农村学生往往更加崇尚和迷恋城市文化。对城市文化的热烈追捧使他们越来越少关注长久生活的乡土文化,而且随着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乡土文化如此被城市文化覆盖与解构,薄弱学校的文化特色也很难再建。

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深度推进的路径

虽然目前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已出现多种路径,但任何一种帮扶方式都会因外部环境或运行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从已有薄弱学校成功改造的经验来看,我们必须从探究薄弱学校特定需求出发持久努力,有针对性地解决薄弱学校改造中的实际难题。

1.创建校际网络研修渠道,为流动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体制

流出校与流入校不仅要关注先进教学方法、成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互动交流,更应重视流动教师在进入薄弱学校后的专业发展支持。一方面,薄弱学校明确提出对流动教师的专业要求,另一方面也应为流动教师建设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和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流动教师提供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一,通过现代技术路径开展一种全新的、自由的、动态的网络教研模式。良好的网络研修有利于校本教研、校际互助教研、区域教研等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为流动教师提供以教学探究、问题解决和案例讨论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支持体制,从而让其获得原有教研团队和其他流动教师的智慧支持,而不会因流入校师资队伍、设备条件及生源的差异产生困惑,维持其个人专业发展状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流入校与流出校间的学科联系,形成学校之间支持、交流发展的媒介,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体现教师流动制度的价值。其二,建设一定区域内的流动教师教学工作坊、专家讲坛、流动教师讨论会、教学问题研究会等交流学习平台,也有利于支持流动教师的可持续性专业发展[5]。在流入学校为流动教师成立教学工作室,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他们在教科研等方面的先进指导作用,进而帮助流入校引导和培育更多的年轻教师。

2.通过后发优势策略,激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潜力

改造薄弱学校如果绝对地依靠其自身发展能力,不仅其中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而且必然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因此,薄弱学校须借助后方优势,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进入高层次的社会生产阶段。后发优势是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的一个理论,指虽然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距离,但后发展国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路线,避免可能性失误,引进先进技术,从而营造新一层的比较优势,实现自身的飞跃式发展[6]。对于大多数薄弱学校而言,他们本就与优质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他们需要从已有的优质学校吸取办学经验,借鉴成功模式。以本校情况为基点,利用后发优势,在校际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升自我比较层次。薄弱学校改造的关键不是在于政府颁布有关薄弱学校的帮助和支持政策,扩大经费投入,而是在于全面分析和审视薄弱学校的历史沉淀与先天资源,挖掘其潜在优势与特长,以后发优势为动力,最大可能地激发薄弱学校自我发展能力,引领学校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学校改造,实现自我的有效变革与发展。

3.借用城市名校的符号资本,塑造薄弱学校的文化影响

在既能够保持薄弱学校文化特色,又可以增强自身实力的情况下,薄弱可以凭借城市优质学校的符号资本,在名校集团办学、一校多区等模式管理下从本质上改善薄弱学校的存在意义[7]。但是从改造薄弱学校的目标出发,民办学校的符号资本不适合薄弱学校本身,因为这里主要聚集了農民子女,他们的家庭无法担负民办学校的高额费用,因此须通过公办学校的符号资本彻底改变社会民众对薄弱学校的认知。目前,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等薄弱学校的改善对策都是借用城市学校符号资本的表现,快捷、高效地把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开来,实现区域范围内教育事业的优势均衡发展,这些都是既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实现学校多元化发展的良好趋势。薄弱学校借由城市名校符合资本得到社会肯定,同时又追求自我内涵发展,实现名实相符,从而发挥符号资本的真正效应。学校最终能否成为优质学校,归根结底有赖于社会大众对学校的评价和认可,因此社会民众对薄弱学校满足其教育需求程度的评价活动影响其符号资本策略的成功与否。薄弱学校在名校符号资本的映射下,对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有利于提升薄弱学校的社会声誉。同时,在名校符号资本的光环辐射下,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满足了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薄弱学校自然能够成为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优质学校,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影响,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薄弱学校: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10(Z2).

[2] 蔡永红,雷军,申晓月.从美国教师流动激励政策看我国城市薄弱学校的改进[J].比较教育研究,2014(12).

[3] 樊改霞,陈祖鹏.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薄弱学校建设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6(03).

[4] 董美英.“名校”身份获取的路径分析兼论薄弱学校的改造——符号资本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6(09).

[5] 邓亮,林天伦.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2015(5).

[6] 姚永强,何丽芬.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薄弱学校改造[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

[7] 杨志刚.薄弱学校改造的实质及多样化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6(01).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薄弱学校后发优势教师专业发展
企业生产率追赶中的税收调节效应研究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