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价值及实施路径

2019-09-03 02:02孙雪晴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乡村教师精准扶贫

孙雪晴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能够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推进乡村现代化发展;培育一代“新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辅助建设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优化师资结构,助力振兴乡村教育;等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精准执行国家政策,改变乡村薄弱现状;丰富乡村学校教学形式,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发挥乡村教师主体力量,做教育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乡村教师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中心,必须全力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要想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必须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当下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道路,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2]。我国学者对教育扶贫作用和功能的探讨各有不同,在概念和理解上各有侧重,其中有学者认为,教育扶贫是对贫困人口在教育上投入和资助,使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3]。有学者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素质改造来提高文化修养,掌握一技之长来发家致富[4]。有学者认为精准扶贫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并提出精准识别、帮扶、管理的三条有效路径[5]。还有学者分析了教育精准扶贫没有达到成效的原因,他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针对精准扶贫的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偏离教育本原、“內卷化”严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对接市场需求不充分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得出了教育扶贫是富国富人也富己的增量逻辑的理论[6]。也有学者分析了教育贫困的成因,认为教育作为反贫困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在增加收入、形成人力资本、提升个体可行能力、改善贫困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此外,还有学者总结出目前关于教育精准扶贫已有的一般认识,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在对贫困地区调研的基础上找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教之摆脱贫困[8]。

综上所述,教育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区的类型和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提供教育资助,进行教育帮扶,通过适宜的教育方法和相应措施来进行精准扶持和精准管理,按照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理念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信、自强与自立的信念品质,同时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实现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脱贫。一方面,从教育的个体功能来说,教育通过向人传授知识,教人“求真”“向善”“臻美”[9],贫困群体通过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可以改变以往对教育认识的误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枷锁;另一方面,从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说,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可以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七大战略之一,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示牌。乡村振兴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三农”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农民成为“新农”。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着力点,精准脱贫包括12条脱贫路径和45项帮扶措施,以及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基本方略,其中教育精准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助力器,是培育新民来促进乡风文明的帮手,也是发展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更是为了号召乡村教师争做“主力军”来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1.提高扶贫工作实效,推进三农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脱贫攻坚的深水区在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偏远地带的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想要解决“三农”问题,须“攻深水区、啃硬骨头”,而教育精准扶贫可以让贫困群体长期且稳定地脱贫不返贫,促进贫困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表示,长期的贫困会使人养成随遇而安、无欲无求的性格,形成抱残守缺、循规蹈矩、听天由命的心理习惯[10]。教育精准扶贫相比于以往的开发式、项目式、救济式的扶贫方式,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体从志向上脱贫、从观念上脱贫,摘掉“等、靠、要”的帽子,穿上迈入小康社会的新衣服,加入现代化的队伍。诸多扶贫经验表明,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起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首先,教育精准扶贫给予贫困孩童教育上的帮助,帮助因教育致贫的家庭减轻负担;其次,能改变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曲解,不会认为读书无用;最后,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发展,关联自身及下一代的命运,带领家庭成员摆脱贫困奔小康。总之,教育精准扶贫是诸多扶贫路径中最有力的方式,它能从根本发力,提高减贫效果。

2.培育一代“新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之一,也关乎乡村的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村世世代代沉淀保存的文明,也是农民身上镌刻的独特意识形态表征,因此乡风文明被认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乡风文明的内涵极广,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农民有新时代的意识,形成一种讲文明、讲礼貌的乡村风气,而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摆正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脱贫致富的根本是自力更生,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扶贫归根到底是围绕着人做文章。“新民”是指贫困对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穷”的看法,明白幸福是靠辛勤双手奋斗出来的,树立自主脱贫、自立脱贫观念。“扶志教育”可以使贫困群体有志,树立远大目标,在享受国家政策帮扶的同时发掘优势自主创业,锻造吃苦耐劳的品质,有着一股“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干劲与拼劲;“扶智教育”可以使贫困群体有智,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不仅能更好地为自己发展产业服务,还紧跟时代步伐,用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发家致富、反哺家庭、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3.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辅助建设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经济振兴的核心要素,现阶段农村发展与城市悬殊过大,各种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基础设施较差,收入较低直接导致青壮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就变成了“空心村”。想要建设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要让贫困群体的壮力劳动力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既不用背井离乡,又能照顾家庭。现实中,贫困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形成与贫困状况相适应的贫困亚文化,这一方面可能强化现有的贫困状态,另一方面可能形成代际的复制和传承[11]。唯有乡村产业兴旺,农民自给自足,才能提高乡村经济建设,增强发展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可以与乡村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扶貧路径设计。贫困群体掌握了生产技能,发展产业,既能使家庭幸福美满,又带动乡村经济上升,为建设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优化师资结构,助力振兴乡村教育

有学者认为,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之魂[12],如何发展振兴乡村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结果的不平等都是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化的表征。城乡之间师资力量差距成为城乡教育平衡的最大阻碍,贫困地区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差甚远,教学设备落后,教学环境差,导致教师的教学兴趣偏低,乡村教师队伍无法稳定。教育精准扶贫通过“送教下乡”、“国培计划”、开办讲座、培训等政策,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乡村,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乡村教师通过参加培训,观摩各种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聆听教授专家的教育心得,与同行交流探讨各种教育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培育教学兴趣。这样一来,乡村教师不仅提升了文化自信,还把这股力量辐射给教育同行,只有乡村教师队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带动学生,影响家长。根据偏远贫困等级提升乡村教师经济待遇,一方面可以提高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发展乡村,振兴乡村。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1.精准执行国家政策,改变乡村教育薄弱现状

(1)鼓励多主体参与创办乡村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入园机会

幼儿教育场所的缺失一直是边远乡村和贫困地区的一大问题,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从幼儿园开始就处于受教育权利的弱势地位,更遑论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机会。随着扶贫教育的发展和不断延伸,国家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在财政性投入上向贫困地区倾斜,相比之前学前教育入学率也有所增加。有学者研究表示,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应该让儿童在家门口就近入学,因为远距离跋涉就学、寄宿制小学,造成儿童面临上学难度增加、交通安全隐患和亲情缺失等诸多困扰[13]。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和资金支持投入建设乡村幼儿园,同时提倡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公众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创办幼儿园,并在乡村幼师的选聘、考核和管理等方面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确保乡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再度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

(2)全力抓好乡村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乡村学校教学用地紧缺、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不足、教学设备老化、教学经费短缺、学生资助不到位、学生营养餐不达标等现象都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它是我们民族教育的基石,而农村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得失成败[14]。首先,政府应该依据贫困地区贫困村的数量来设计每几个村划拨一块土地作为教学用地,给一些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空间。其次,在贫困地区的学校要根据学校生师比来为班级配备教师,消除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相关部门要依据学生数额为学生购买桌椅板凳,为教师购买教学用具,为学校配齐教学仪器和图书,保证相应教学设施完善。最后,贫困学生的营养餐供给要达标,在贫困地区给学生落实营养餐计划不仅可以减少贫困家庭教育成本负担,也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放心并且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面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政府部门要真干实干解决乡村贫困地区的普遍性问题,提升乡村人力资本,为乡村振兴储备“新生力量”和“后备军”。

(3)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高层级的优秀本土人才

除了通过资助建档立卡的普高生和职高生,让其在校享受助学贷款、助学金、“雨露计划”等政策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有关部门也要关注这些贫困家庭学生的走向,分情况不同对待。对于进入普高的贫困生,要为他们的教育铺上“绿色通道”,支持并赞助他们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来反哺家庭、反哺乡村、反哺社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进入职高的贫困生在享受政策的同时,要为他们提供能对接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按需求设置专业,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增加学生走向社会岗位的竞争力。

2.丰富乡村学校教学形式,实现教育脱贫致富的目标

(1)全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教育扶贫扶志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了理想信念就如人失去了心脏,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因此,乡村学校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贯彻教育扶志作用,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摆脱原生家庭传递的观念,从根本上树立起自主脱贫、自立脱贫的观念,相信通过接受更多的知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并能带动其他贫困人口持续、长效且稳定脱贫。

(2)挖掘乡土文化教育价值,帮助贫困群体自信脱贫

乡村教育的培养核心应该是让乡村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乡村学校在乡村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入当地有价值的乡土文化。特别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尤其要格外关注,消除他们因为贫困而感到自卑、怯弱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乡村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给予贫困的乡村少年更多关爱,让他们沐浴更多的阳光,通过讲解乡土文化特色引导他们肯定自己所生长的土地,树立自信从而发愤图强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有学者指出,乡村教育是生命与生活的教育[15]。乡村少年如能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应有的生活技能,就能“学用结合”,一方面能够增加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的感知,让少年在文化精神上“有根”可寻;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价值,可以让贫困群体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自信脱贫。

3.发挥乡村教师主体力量,争做教育扶贫的主力军

(1)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形成合力效应

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离不开乡村教师的贡献,乡村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队伍的稳定。首先,要提升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法规政策和差别补助,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补助就越多”的差别补助机制。其次,要在乡村教师职称评定上有所倾斜,刚性和弹性相结合,降低评定难度[16]。刚性需求就是因为以往乡村教师职称评定名额少、难度大,所以为了实现结构性平衡,乡村教师应该增加职称名额。“弹性需求”是乡村教师在评定职称时不能过分苛刻,应考虑乡村教师的教育实际和教学工作环境,要本着以育人为先、以教学能力为先、以德育为先的原则来制定评聘标准。最后,在补充新的优秀教育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根据从教年限发放福利。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执行,让教师队伍综合发力,形成拳头效应。

(2)提升乡村教师文化自信,引导贫困人口增加脱贫信心

乡村教师文化自信一方面是指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对教育振兴中国理念的充分支持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是乡村教师对本土文化的一种赞扬和欣赏,是教育使人摆脱贫困的一种信念与坚持。乡村教师作为乡土文化的代表者和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应该通过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感化学生,教给学生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多元文化。文化自信的力量是深厚的力量,是能够融入血液里的力量,乡村教师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创新文化,用契合时代的观点对传授的文化加以分析比较,再输入到乡村少年的“血液”中去,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态,对贫困生多多给予关注,并和贫困生的家长保持积极的联系,定期家访,宣传政策,帮助贫困人口“精神脱贫”。

(3)乡村教师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更好服务脱贫攻坚

除了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乡村教师自身也要在教育中做个“有心人”。有学者认为,在专业发展中,教师应该实现由“外铄论”走向“内发论”专业发展范式转变,她主张个体专业发展的原因要来自内部动力自发自觉[17]。乡村教师在政策和指令的号召下,会牢记自身的教育使命,积极践行全国教育大会传递的精神,“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这是专业发展的一种外在途径,起到一种强化和巩固的作用。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只有教师由外部的要求和培训转化为个体内部自身愿学愿做,才能唤醒内在活力,激发求真向善的火花,更好地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教育家叶澜把教师成长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福勒和布朗二人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两个研究都表明,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只有當教师到达“自我关注”和“关注学生”的阶段,才是教师专业成熟的表现之一。乡村教师要遵循《中庸》里的“慎独”精神,自觉关注乡村教育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三爱”目标(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才能耐心从教、安心从教、舒心从教,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好地服务于脱贫攻坚,扎根于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大大最揪心的事儿.中国经济网,2016-02-22.

[2] 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中国经济网,2016-01-03.

[3] 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03).

[4] 徐曼.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举措[J].人民论坛,2018(21).

[5] 向延平.教育贫困代际传递与阻断:教育精准扶贫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8(03).

[6] 刘长庚,郑品芳.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指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

[7] 王卫军,韩春玲,蒋双双.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0).

[8] 罗敏.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扶贫的启示[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9] 朱家存,李福华.中学教育基础[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0] 朱爱国,李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职教论坛,2016(01).

[11] 王守恒,查啸虎,周兴国.教育学新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5.

[12] 刘铁芳.乡村教师:农村教育发展之魂[J].中国教师,2018(11).

[13] 王帅,王祈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03).

[14] 闫海玲,宋尚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05).

[15] 刘铁芳.乡村教育是生活与生命的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2(A07).

[16] 徐永军,张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朔望与内涵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1).

[17] 周燕.从“外铄”走向“内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J].中国教师,2007(02).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乡村教师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