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有元 马银银 王力晨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2017十年间网球四大满贯男子决赛每一分的击球拍数及胜负进行采集、整理与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在击球拍数的平均值上,近十年大满贯男子决赛的每一盘、局和分的平均击球拍数分别为337.60,33.41,5.35拍,其中澳网、法网、美网三者之间每一分的击球拍数无显著差异,但这三者都分别显著高于温网的每一分平均拍数;2)在击球拍数与胜负的关系上,胜方在3~6拍、13拍与14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负方;3)击球拍数与胜负关系在不同的大满贯比赛中存在不同:在澳网比赛中,第3拍和第5拍的得分数对整场比赛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网比赛中,第2,4,6,7,14拍的得分数对比赛胜利起着重大的影响;在温网比赛中,第3,4,6,14拍的得分数对比赛胜利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美网比赛中,第3拍和第4拍的得分数对比赛胜利起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四大满贯;男单决赛;击球拍数;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2-0038-06
Abstract:This study utilized literature review,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collect,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number of batting shots for each point in the four Grand Slam men's singles finals from 2008 to 2017. We found that: 1)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ts of men's singles final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are 337.60 for each set, 33.41 for each game, and 5.35 for each point.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ts per poin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Australian Open, French Open, or American Open. However,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ts per point for Australian Open, French Open, or American Open ea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Wimbledon. 2) Winners' winning points in the 3-6, 13 and 14 sho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osing sides. 3) The winning points at given shots in relation to the final victory vary across different Grand Slams. Specifically, winning points at the 3rd and 5th ba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match in the Australian Open; winning points at the 2nd, 4th, 6th, 7th, and 14th bats tend to determine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match in the French Open; winning points at the 3rd, 4th, 6th, and 14th ba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match in the Wimbledon; finally, winning points at the 3rd and 4th bats play significantly roles in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match in the American Open.
Key words:Four Grand Slams; men's singles' finals; the number of batting shots;variation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8-12-21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编号:SKZZB2015018)。
作者简介:贺有元(1991-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球類教学与训练。
通讯作者:王力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网球比赛中每一分球的竞技过程是构成一局比赛和一场比赛最基本的过程单位[1]。运动员在每一次的击球中不仅需要处理好球的旋转、角度,还需要做好自身的体能分配、脚步移动和预判[2]。随着现代网球技术的发展,运动员在每一分的争夺上越来越激烈,每一分的击球拍数也随之增多。因此,深入了解网球比赛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者对于网球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停留在对于几场比赛或者几个运动员击球拍数的技战术特征上,并没有系统地统计大满贯比赛中男子选手的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其次,很少有学者研究考察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击球拍数;最后,四大满贯的场地性质存在很大差异,运动员在四大满贯中击球进程也因此有很大不同,区分不同场地去考察影响比赛胜负的击球拍数,将对运动员在不同场地上的竞技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满贯男子决赛的击球拍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出十年间四大满贯男子决赛平均每分的击球拍数,进而比较胜负双方在击球拍数上的得分差异,同时研究在不同场地上的得分差异,最终找到影响比赛的关键性拍数,从而从击球拍数的视角,反映比赛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
山东体育科技 第41卷 总第180期 2019年第3期贺有元,等 网球四大满贯男子单打决赛的击球拍数的差异分析
No.3 2019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8—2017十年间网球四大满贯40场男子单打决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网球比赛胜负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文献,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录像观察法
本文对2008—2017年四大满贯男子决赛40场比赛击球数据进行全过程的视频观察记录和统计,统计内容主要是胜负双方的得分数与每一分的击球拍数,其中澳网10场(40盘/402局)、法网10场(36盘/327局)、温网10场(40盘/448局)、美网10场(38盘/379局)。
1.2.3 数理统计法
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得分、击球拍数、每分的平均击球拍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以期对数据做深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均分拍数的差异分析
网球比赛的基本单元竞技过程阶段主要包括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和相持阶段[3]。本文在这一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进行统计,并且将发球的直接得分(ace)和双误(double fault)都作一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表明,在击球总拍数上(见表1),近十年男子四大满贯决赛中胜负双方挥拍击打总拍数为51 990次;从总盘、局和分的平均数看分别为:337.60次、33.41次、5.35次,其中四大满贯盘和局平均击球拍数排序是一致的,分别为:澳网(398.58/38.76)> 美网(362.13/36.31)> 法网(328.00/36.11)> 温网(270.95/24.19),而在平均每一分击球拍数上,其排序变为:澳网(5.98)> 法网(5.72)> 美网(5.60)> 温网(4.19)。
计算(总拍数/总分数)得出在男子大满贯决赛中,每分的平均击球拍数为5.35次,这一数值较以往的研究结果都要高。由此分析可知,现代网球技术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以强有力发球为依托的上网型打法和以主动进攻式接发球压制的底线型打法向攻守兼备的全面型打法的转变[4]。球员打法的不断更新,底线击球能力的提高,接发球能力被越来越重视,导致在发球阶段结束一分的局面随之减少,运动员在每一分的争夺中都做好了多拍相持的准备。因而在大满贯决赛中,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不仅体现出技战术的差异,也综合地反映了运动员的体能、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的高低[5]。平均每一分的击球拍数增多这一趋势势必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竞技能力。
进一步对各个大满贯的均分拍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验在不同场地上的每一分平均击球拍数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场地上,胜负双方得分数以及击球总拍数的均值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而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在不同大满贯比赛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F = 4.78, df = 3, P<0.01)。事后检验表明,法网(M = 5.67, SD=0.74)、澳网(M=6.01,SD=1.01)、美网(M = 5.55, SD=1.05)的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均显著高于温网的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M=4.59,SD=0.67),而澳网、法网、美网三者之间的均分拍数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三大满贯(即澳网、法网、美网)每一分的平均拍数没有显著差别这一结果表明,随着网球水平的不断提高,场地因素对于顶尖运动员的影响逐渐减少。具体而言,在当今男子大满贯决赛的比赛中,运动员对场地的适应性更强,技战术打法也更加全面。此外,温网场地上每一分的平均击球拍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大满贯,主要因为温网场地属快速场,球的反弹速度快,反弹后球的运行路线很低,且有滑动现象,弹跳表现不规则,旋转球的有效性表现较低(尤其是上旋),但是下旋球作用性较强[6],在备战温网时,运动员都注重强调击球的进攻性,强化了发球和接发球能力,企图在短回合内结束战斗。
2.2 胜负双方击球拍数的差异分析
运动员每一分的攻防对抗,是由对抗双方运动员的击球次数构成的,击球次数的多少不仅反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和技战术的运用都提出了一个巨大挑战。高水平网球比赛中,前6拍基本单元竞技过程多拍结构尤其重要[7]。
如表2所示,当运动员在第1和第2结束这一分的争夺时,胜负双方的得分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P >0.05),也就是说,虽然前2拍的得分数在总得分数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但是就胜负双方而言,在前2拍之间的得分差异并不大,主要是因为大满贯决赛中,运动员表现出来的发球和接发球水平都很高,且差异小,所以运动员要想取得比赛胜利,不能仅仅只依靠发球和接发球。当击球数在3到6拍的时候,胜负双方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别(P<0.05)。根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是发球后的抢攻、接发球后的抢攻以及相持初段攻防,在这一阶段,运动员得分越多,越容易拿下比赛的胜利,其中第3和第5拍代表发球方在发球后的击球能力,运动员的发球好坏不仅仅反映在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上,还包括发球后的攻防能力。发球水平越好的运动员,越应该将发球的重点放在为自己的第3击球创造优势上,同样第4和第6拍代表了接发球方的击球能力,对于比赛胜利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8],运动员加强这两拍的击球能力,可以提高比赛的破发效率,从而赢得比赛胜利。当击球数处在7到12拍之间时,也就是在相持中段,胜负双方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别(P>0.05),因为在这一阶段,双方都强调了击球的稳定性,减少了击球的攻击性。然而,当击球数为13和14拍时,胜负双方的得分也具有显著差别(P<0.05),说明这两拍在整个相持末端是影响比赛胜负的一个转折点,运动员加强对这两拍的处理,可以影响比赛的走势;15拍以后,胜负双方的得分差异不再具有显著性,多拍相持对于比赛胜負的影响减小。
2.3 不同大满贯胜负双方击球的差异分析
四大满贯的场地严格意义上分属四种不同的场地,澳网属于慢速硬地(塑胶地),美网属于快速硬地(沥青地),法网和温网分别属于泥土地和草地,不同的大满贯(场地)赛事对于顶尖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对胜负双方不同击球拍数的得分是否存在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
澳网是每年的第一个大满贯,运动员经过短暂的休息和系统的周期训练后,自身的竞技水平都处在一个最佳状态,所以澳网无论是在总击球拍数还是平均每一分击球拍数上都排在第一位。表3数据显示,影响澳网比赛的关键击球拍数为第3拍和第5拍,在这两拍的击球上,比赛胜负双方的得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 P=0.008)。本研究数据指标显示,第3拍和第5拍均属于发球方的击球拍次,分别为发球抢攻和相持初段发球方的击球拍。也就是说在澳网硬地场上发球方具有较大的优势,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而接发球方处于弱势方。在比赛过程中,发球方常常利用发球优势,提高自己发球抢攻的能力,进而在第5拍给对手施加更大的压力。所以运动员着重加强这两拍的击球效果,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提高保发能力,还能影响比赛胜负的走势。
法网作为泥土场地,球的弹跳低,球速慢,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多拍相持的状况,因而法网场地对于球员自身的体能有更高的要求,在技战术的选择上也须有专门的针对性。表4数据显示在法网比赛不同击球拍数上得分的差异检验。
3.1 结论
3.1.1 2008—2017这十年间网球男子四大满贯决赛的每一分击球的平均数拍为5.35拍,这一数值也将伴随着网球技术的发展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而增长,体能是运动员进行多拍相持的根本保证,而最终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的击球质量和效果。
3.1.2 顶尖运动员在一场高水平的较量中,双方所呈现的发球和接发球水平实际上差距并不存在显著性,这两个水平对于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小,而真正影响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在于发球与接发球后的抢攻能力以及多拍相持的稳定性。
3.1.3 不同的场地,影响比赛胜负的击球拍数也不相同。澳网场地中,第3和第5对比赛的胜利具有至关作用;法网场地中,第2,4,6,7,14对比赛胜利起着重大影响;在温网比赛中,第3,4,6,14拍的得分数对比赛胜利有着显著的影响;美网比赛中的第3拍和第4拍的得分数对比赛胜利起着重大的影响。
3.2 建议
3.2.1 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最终胜利,就要强化自身的体能练习和多拍相持球的击球能力,每一分的争夺至少达到6拍以上的高强度对抗,同时强化球员每分必争的意识。
3.2.2 网球运动员除了要加强自己的发球和接发球能力外,更加要注重发球与接发球后的击球质量。在多球训练中,强调击球落点的控制。在模拟对抗赛中,强化第3拍和第4拍的抢攻意识,同时提高相持球的稳定性,敢于在相持过程中主动变线,大角度调动对手。
3.2.3 球员的日常训练,主要以在慢速球场(红土)上为主,一方面增强球员的跑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球员的多拍相持能力;球员的对抗训练,主要放在快速球场上进行,能够提高球员的反应力和加强球员的进攻意识。
参考文献:
[1]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2:4-83.
[2]米宏伟.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在三种不同场地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特点对比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 2011:4-60.
[3]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理论与应用成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2):252-254.
[4]卜宏波,钱志明,张海滨.2010年澳、法、温3大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8强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97-102.
[5]虞丽娟,张辉,戴金彪,等.隔网对抗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3):48-53.
[6]卜宏波,譚明义,王新刚,等.四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11, 47(4):62-68.
[7]王珂,申佃贞,程明凯,等.基于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理论网球多训练结构与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5,50(2):62-64.
[8]王乐全.中外女子网球单打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4-53.
[9]王晓,徐祥峰.世界顶级男子网球运动员主要技战术对比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30(2):104-108.
[10]张志华, 曹宇, 周建梅,等.美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单打竞技能力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5):141-144.
[11]Vaverka F, Nykodym J, Hendl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ve speed and court surface in tenn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Sport,2018, 18(1):1-11.
[12]Cui Y, Gómez M, Gonalves B,et al.Performance profiles of professional female tennis players in grand slams[J].Plos One,2018,13(7).
[13]王剑, 柳齐齐, 吴国权. 现代男子职业网球技战术发展趋势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28(s2):108-110.
[14]Martínez-Gallego R, Guzmán J F, Crespo M,et al.Technical,tactical and movement analysis of men's professional tennis on hard courts[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Physical Fitness,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