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考图形旋转问题的探究

2019-09-01 12:39邓沛森
读写算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考与探索类比

邓沛森

摘 要 图形旋转是新课标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要把握图形旋转前后哪些是不变的量,哪些是变化的量,也要结合不同背景中有关几何图形的旋转问题题型,教师需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常规教学中,浸透旋转思想,通过新旧知识类比,激化学生勇于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大大提高解决图形旋转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图形旋转;常规教学;类比;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A,O4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5-0147-02

图形与变换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意识。旋转问题在中考题中很常见,而且很多作为开放题,这要求考生具备扎实数学的基本功、较强的观察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切实把握几何图形运动过程,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特殊位置,抓住图形旋转前后哪些是不变的量,哪些是变化的量。在“动”中探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在平时教学中需要浸透图形旋转思想,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激发学生勇于思想,拓展数学思维。

一、常规教学引入旋转思想,促进学生思考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学生拿到题目后,首要任务就是从题目中找到切入口,我们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应用,将图形的旋转解决思想融入常规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一)《扇形的弧长和面积》教学中,引入线段旋转思想

解决中考旋转问题,不仅需要针对性题目训练,在平时教学中也需引入旋转思想,让学生理解数学图形的由来,同时将数学的代数与图形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1:推导“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如图1)

首先让学生了解生成圆与扇形的由来,定义:圆是由线段绕着固定一点O旋转一周而成的图形,而扇形是线段绕着固定一点O旋转n度的图形。结合圆心面积S=的公式,推导扇形面积公式1°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扇形=_______。9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扇形,结合圆的周长公式:C=2пR,推导弧长公式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

9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

……

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

推导: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扇形面积S扇=。

评注:很多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式的记忆上,但笔者认为记忆公式固然重要,关键是旋转图形知识的形成与公式推导。前者,学生记忆完公式后,容易忘记;后者,遗忘率较低,即便出现忘记公式,学生也能自己推导出来。教师切记要求学生理解扇形与圆是半径绕着固定点O而成的图形,笔者在教学中使用此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学习《全等三角形》引入图形旋转问题

在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中,很多是图形旋转的问题,如果能加入旋转思想,部分复杂的题目便简单化,那么学生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能力大大加强,同時能促进旋转思想的教学,为解决中考旋转问题埋下伏笔。

教学中常规题目:

例2:图2.已知在△ABC中,ADBC于D,AD=BD,DC=DE,求证:∠C=∠1。

略证:∵ADBC,∠ADC=∠BDE=90

∵AD=BD,DC=DE,∴△BDE≌△ADC.∴∠C=∠1。

评注:这虽然只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可以加入旋转思想,将△BDE绕点D旋转后则与△ADC重合,如果学生掌握旋转思想,那么学习全等三解形的证明与图形旋转相互相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类型问题在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圆以及直角坐标系等很多章节都有与图形旋转有关的题目。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浸透图形旋转或变换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图形旋形进行思考与探索。

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提高解题效率

所谓类比,就是用熟悉的问题的解决方面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通过类比,发现新题型的共同点,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一)利用中考题之间进行类比

例3:在△ABC中,AB=BC=2,∠ABC=12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α(0<α<120°),得△A1BC1,交AC于点E,AC分别交A1C1、BC于D、F两点。

(1)如图3,观察并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EA1与F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3,当=30°时,试判断四边形BC1D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情况下,求ED的长。

【答案】(1)EA=FC;提示证明△ABE≌△CBF(2)①菱形(证明略)

(3)过点E作EG⊥AB,则AG=BG=1

在Rt△AEG中,

由(2)知AD=AB=2  ∴ED=AD-AE=2-

评注:利用证明全等三角形旋转的思想,对两道中考题,通过知识的类比,对知识进行迁移,学生很容易找到旋转思想的突破点,这样两道中考题就容易解决了,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三角形旋转与四边形旋转进行类比

例4(07年台州市)把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边FG与BC交于点H(如图7).试问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吗?请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1)由已知正方形ABCD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所以可得AG=AB;

(2)要证明线段HG与线段HB相等只需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即可;或证明△GHB是否为等腰三角形也可以解:HG=HB。

证法1:连结AH(如图4).

∵四边形ABCD,AEFG都是正方形,

∴∠B=∠G=90°.

由题意,知AG=AB,又AH=AH,

∴Rt△AGH≌Rt△ABH(HL).

∴HG=HB.

三、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开拓数学思维

例5(2009,广东)(1)如图10,圆内接△ABC中,AB=BC=CA,OD、OE为的半径,ODBC于点F,OEAC于点G,求证:阴影部分四边形OFCG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2)如图11,若∠DOE保持角度不变,求证:当∠DOE绕着O点旋转时,由两条半径和△ABC的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始终是△ABC的面积的。

证明:(1)如图,连结OA、OC,因为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外心,所以,Rt△OFC≌Rt△OGC≌Rt△OGA

,因为,所以。

(2)解法:連结OA、OB和OC,则△AOC≌△COB≌△BOA,∠1=∠2,不妨设OD交BC于点F,OE交AC于点G,∠AO=∠3+∠4=120°,∠DOE=∠5+∠4=120°,∠3=∠5,

在△OAG和△OCF中

∴△OAG≌△OCF。

评注:这道题是三角形与圆结合在一起的旋转问题,第一问题相对容易,利用垂径定理及全等三角形便解决问题;第二问题,考生紧紧抓住△COF旋转到△AOG,得到△AOG≌△COF,确定在旋转过程中哪一些不变量与变量,无论题型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四、总结

《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的变换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有效方法,轴对称、平移、旋转是初中几何重要的图形变换,其中图形的旋转较为复杂,变化较多。而且此类型问题在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圆以及直角坐标系等。

通过以上几例发现,在解决几何图形的旋转问题时,关键要抓住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对应角、对应线段的大小保持不变,以及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对应线段的夹角也相等,这些不变量非常重要,解题时还要切实把握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利用课本已有的几何旋转题型,结合不同背景中有关几何图形的旋转问题题型,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中考旋转问题上才能不慌不忙,寻找突破口。

面对中考图形变换,笔者将旋转思想引入常规教学中,刚开始学生拿到题目都无从下手,笔者对上述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发现、研究、推导,通过新旧知识类比,激化学生勇于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空间,所带的班在中考这类问题上,往往得分率较高,收获很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

猜你喜欢
思考与探索类比
绥滨农场困难帮扶中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思考与探索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处理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
“类比”一种思维方式的探讨
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