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要提高教师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发挥区域活动的最大作用和价值,首先应该引导教师科学地认识区域活动,正确地认识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从而让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有效性
区域活动也被称作区角活动,是适宜幼儿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博老师对区域活动的定义是:“活动区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活动区,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以幼儿为根本出发点设置符合其需要、兴趣的区域环境,投放有层次、可操作的材料,尊重幼儿的自由意志,引导幼儿与环境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从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发展。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水平、经验、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鼓励幼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区域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快乐的学习者。
区域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
然而,现实中,区域活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 不少教师隐性控制幼儿的区域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无法发挥自主性。如,规定区域材料的玩法、次数、内容、人数等。
(二) 不少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指导策略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活动的设置、材料的投放都由教师决定;教师没有关注到各个区域幼儿的活动情况;教师随意介入、中断幼儿的活动;未能细致地观察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不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水平,指导较随意;在指导过程中,较少关注幼儿专注性、坚持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的发展,注重知识技能的指导、常规的维护,未能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关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指导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教师的教育理念未能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如“应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教师的角色转换,观察、了解幼儿的真正需要……”这些观念教师并不陌生,但在实践中,依然习惯主导幼儿、控制幼儿。
(二) 环境的设置教育价值不高,材料投放没有层次性,更新不及时。教师对区域环境的创设目的性不明确,缺乏趣味性,没有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材料操作性不强,单一且缺乏针对性,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
(三) 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体现,教师强制多,幼儿自主少,教师主导多,幼儿探究少。
(四) 教师未能理解区域活动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在指导上就容易出现偏差。教师无法理解幼儿的需要并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自然就無法有效地指导幼儿的活动。
那么,在区域游戏中,什么样的指导行为才是有效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判断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否有效:教师的介入时机是否适宜,是否干扰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指导是否推进了游戏的发展;教师的指导是否对幼儿产生了帮助或者帮助幼儿解决了困难。
因此,为了提高指导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观察是指导的依据,教师首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遇到了哪些困难,然后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幼儿的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才是幼儿需要的、有效的。如幼儿一直更换操作材料,教师要分析材料的难度是否适宜,材料的设置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认知特点和经验等,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幼儿不更换材料。
(二) 清晰自己的定位。在活动开展前,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创作者;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是倾听者、评价者。活动前,教师应创设适宜的环境,投放操作性强、有层次性、适宜的材料;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进行分享、交流和讨论,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评价。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及同伴相互作用,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适时介入,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益经验、发展自我。
(三) 不同年龄段指导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幼儿的游戏。例如,小班的角色区应该以娃娃家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重现熟悉的家庭生活,从而消除陌生感,小班幼儿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中班的角色区应增加反映社会生活的游戏,中班幼儿应着重引导幼儿加强对角色的理解,并反映出角色的行为和语言,同时鼓励幼儿和同伴进行合作、交往;大班的角色区应该更加丰富,如小吃店、医院、理发屋、银行等等,大班幼儿应着重激发幼儿的角色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矛盾的能力。
(四) 多投放多样化、具有探索性的材料。材料是活动的物质基础,探索性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愿望,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坚持性。多投放如筷子、纸箱、各种盒子等低结构材料,让幼儿成为区角活动快乐的探索者,而不是区角材料机械的操作者。
(五) 和幼儿共同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活动规则即常规的建立,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从而使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有秩序。如材料操作完放回原处、爱护操作材料、分类收放材料等规则的建立就十分重要。
(六) 注重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可以在评价环节实现,这个环节对于提升幼儿的经验非常重要,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评价幼儿的活动表现,更是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教师应肯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让幼儿在评价中不断得到发展。
总之,要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区域游戏,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积极的能动作用,如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及时提供适宜的材料、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把握时机、适时参与活动等,促进区域游戏的不断深入开展和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6.
[2]孙钰.中班主题活动中区域游戏的创新与指导[J].家教世界,2014(4).
[3]何庆庆.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执教能力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
[4]卢曦.开放式区域活动培养中班幼儿主动性的实践研究[J].海峡科学,2018(12).
作者简介:
高小丽,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