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2019-08-27 01:28顾嘉晖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顾嘉晖

摘  要:中班幼儿对同伴交往的渴求度日益提升。幼儿开始在游戏中逐步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同伴交往策略,往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样的交往策略,通常会表现为肢体冲突、大声寻求成人帮助等行为,并伴随着同伴情绪的冲突。这种交往行为是不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而运用积极交往策略的幼儿能够获得同伴的的好感,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本文阐述了如何让幼儿选择正确的交往策略,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正确交往,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  同伴交往  现状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198-01

中班是幼儿交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这时的幼儿语言能力迅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是对于同伴交往的渴求度也日益提升,幼儿开始在游戏中逐步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同伴交往策略,往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样的交往策略,通常会表现为肢体冲突、大声寻求成人帮助等行为,并伴随着同伴情绪的冲突。这种交往行为是不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相反,运用积极交往策略的幼儿能够获得同伴的的好感,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所以,如何让幼儿选择正确的交往策略,如何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是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问题。

1   现状描述

1.1 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差异较大,不同性别、个性的幼儿交往能力有显著差别

在调查中,为了测量各个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我们用了“同伴提名法”即随机抽取中班25名幼儿,向每个幼儿询问“你最喜欢班上的哪三个小朋友?”这个问题是正提名;“你最不喜欢班上的哪三个小朋友?”这是负提名。详细问询记录幼儿的回答,统计正负提名,最后会有一个正、负提名的总分。从而判断幼儿在同伴中的被接纳程度。并依据正负值将幼儿的交往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种:受欢迎型(正高负低)、被拒绝型(正低负高)、被忽视型(正低负低)、一般型(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幼儿的交往类型都处在一般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其他的类型中,其中受欢迎型的幼儿有4个,被拒绝型的幼儿有5个,被忽视型的幼儿有6个。其中在受欢迎型幼儿中男生和女生都是2个。经过调查,这四名幼儿都有高水平的合作游戏、愿意分享、积极快乐的特点并且缺乏攻击性。被拒绝型幼儿中,是4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女比例是4比1,显而易见中班男幼儿的受欢迎程度会比女幼儿低一些。

经研究发现,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相差较大,一般型幼儿所占比例较大,受欢迎型幼儿和被拒绝型幼儿中男生所占比例较大,被忽视型幼儿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

1.2 中班幼儿的交往态度明确,大部分幼儿都愿意同同伴交往,但是还会因事件的不同而改变交往态度

问题一:如果中二班来了一个新的小朋友,你们谁都不认识他,你们愿意和他成为好朋友吗?

调查结果,有24名幼儿完全愿意和新来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66.7%;有9名幼儿完全不愿意和信赖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占25%;而有3名幼儿要在一定条件下才愿意,  8.33%。中班幼儿的交往态度很明确,愿意交往,想要交往,但是在具体事件当中却很容易动摇态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调动幼儿交往的内在动机与愿望。

1.3 中班幼儿交往行为单一,并常有过激的矛盾产生

问题二:如果你的好朋友跟你闹矛盾了,你会怎么做?

调查结果,72%的幼儿在跟同伴产生矛盾的时候选择告诉老师或者是大人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即“告状”行为;  18%的幼儿自己解决;只有9%的幼儿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会产生过激的行为比如不理对方、攻击性行为等方式。

中班幼儿交往所选择的方法不成熟,大多都是告诉成人来帮助他们解决或者是通过攻击性行为和语言来帮助他们“解决”矛盾。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需要教师、家长、长辈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态度和方法。

2   对策与建议

2.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幼儿的交往实践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最熟悉也是最有威望的人之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幼儿其实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只是习惯了听从大人的意见。在幼儿园中,教师碰到幼儿来“告状”的情况时,在了解完事件后,可以不急着解决事件,而是把问题反抛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解决。老师的过分纠正,会使幼儿依赖教师。所以,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多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大限度的促进交往能力的增长。

2.2 幼儿园应该增加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活动、交流

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经验。在调查中我发现,经常一起玩游戏的幼儿更加容易成为好朋友。所以幼儿园可采取混班、混龄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户外、角色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接触交往。既可以寻求年龄大的幼儿帮助,也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幼儿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这样的一种游戏方式下,教师介入的机会就会比较少,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自己来寻求帮助。一方面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2.3 家园合作,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持续发展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现在家庭中的孩子溺爱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在家中,会有长辈和父母来帮助他们轻松的解决问题,而在幼儿园会出现在家里遇不到的问题和矛盾。如果家庭和幼儿园的行为不协调,则会导致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缓慢。所以必须在家庭中让幼儿更加独立地面对问题,家园协调一致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建萍.3~5岁幼儿交往策略的觀察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07).

[2] 孙临美.幼儿与同伴交往策略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6).

[3] 吴育红.我国学前儿童交往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