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刚
摘要: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体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但当前系统内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分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健全、思维理念滞后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必须要强化产教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产教实施主体生态位、优化生态系统环境、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城乡融合生态发展路径,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产教失衡;产教平衡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是国家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的应然之路上却走出了一条反生态的实然之路,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现象凸显,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致使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出现了危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生态规律和实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同时,在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双重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使命,其理论与实践研究应该有一个新视野和新思路。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突破单一学科思维局限,采用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为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探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问题,以期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理论。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观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历史溯源
一般认为,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 年,英国教育学家艾瑞克·阿什比在其著作《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研究》中用生态学诠释大学,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的概念。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由美国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在其1976年出版的专著《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1]。总之,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推动教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打开了新视野。随后,教育生态学研究以欧美为中心在全球掀起热潮,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尤其是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协同进化、环境适应和自组织发展机制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旨在探讨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结构配置和功能发挥互动关系及其实现条件,据此调控教育内外部环境生态失衡,从而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领域,对于引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教育生态学生态平衡的主要观点
作为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教育生态平衡主要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平衡和内部诸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的平衡[2]。教育生态平衡观认为,当教育与其社会环境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过程中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但这种生态平衡会因其自身条件、其他系统影响和环境变化而时常会被打破。因此,教育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的平衡,需要依據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调整,以实现教育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教育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持、调节、反馈、修正功能,但自我调控力度有限。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能力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引起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衡,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调节机制和手段实现新的平衡。可见,稳定性、平衡性和可控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因此,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把握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和特征,能从根本上揭示教育发展实质,找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研判系统发展趋势,进而使不断变化的教育生态系统向着系统的目标和方向演进,推进教育稳定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系统的生态平衡观
从教育生态学及生态系统平衡观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是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作用,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从本质上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平衡机制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从其他社会生态子系统中获取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维系系统内外平衡;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所创造的知识、人才、科技等“产品”只有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畅销”起来,才能实现两者协同进化。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平衡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当输入与输出值不在“生态阈限值”内时,将导致系统失衡或崩溃,即当农村职业教育的积弊导致其不再适应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时,需要主体获取和分析外部信息,及时调整优化原来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等,适应外部教育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恢复生态平衡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进而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检视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失衡
生态学认为,种群的数量和质量是生态系统中种群健康发展的重要表征因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3]。据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但目前我国职教现有的体制格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农村职业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严重落后于城市、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达国家数据显示,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技能型人才占这些国家人力资源结构的47%[4]。反观我国,据各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各类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仅剩237所,中职农林类招生人数涉农专业招生数从2010年110.4万人逐年递减,现已不足40万人[5]。可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轻农、离农、去农”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由于缺乏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设备等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偏文科和理论教学,无论在学生培养质量还是职业培训质量等方面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实际需要。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大多是政府以“星火计划”“燎原工程”等形式推进,实施前对农民的实际培训需求关注调研不够,导致培训内容往往难以贴近农民与农村的实际需求,无法体现为“三农”发展服务的目标,自然难受农民欢迎,这也是导致其社会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总体结构失衡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稳定、健康的系统结构。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尚未建立结构合理、开放多元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第一,横向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内部的办学类型结构单一。民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且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并未有效改善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同时,统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发展是農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社会片面追捧学历教育的影响,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现象,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农民科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数量与水平亟待提升。第二,纵向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内部的办学层次结构不尽合理。虽然目前我国初步探索了一条以“3+2”“3+3”等形式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但总体上效果不佳。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和比例仍然很低,而农村中职学生则更低。中高职学历教育被限定在中专、大专层次,不仅阻碍了职业教育自身高层次发展通道、失去了吸引力,而且导致原本有限的涉农应用型人才资源流向普通高校。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办学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从教育生态位的角度看,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县域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模式和思路高度一致,办学方向普遍脱离本地区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偏离涉农方向,缺乏区域、行业和产业特色。
(三)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资源供给失衡
维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需要有充足而持续的能量输入。就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通过有形的(资金、师资)和无形的(制度、政策)等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不断输入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与能量输出,进而实现供需平衡。但是,长期以来,因受人才与分配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地方经济、思维理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分配格局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从资金投入上看,在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内,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的类型不均衡性,教育经费投向侧重于“补基础教育短板”“建高等教育一流”,而职业教育经费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少是不争的事实,致使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尤其是实训条件严重落后等问题突出。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身处贫穷落后地区的教师不论是生活条件、薪资待遇还是专业成长、个人发展都难以获得与城市一样的机会和资源。同时,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师资流动具有虹吸效应,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倾斜政策、配套制度等支持,面临着师资不断流失、高水平教师难以引进的双重窘境,严重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信息获取方面看,信息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只有掌握了有关教育情况、教育政策和发展前景,才能帮助人们做出理性正确的教育判断,实现合乎现实的教育预期。但这对于地处偏僻地区、信息技术落后的农村来说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由于交流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难以顺畅流通、及时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更加步履艰难。
三、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失衡归因剖析
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跨界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影响其动态平衡的因素必然是多样复杂的。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失衡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等生态因子密切相关。
(一)社会因子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中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由此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保障等方面的显著差距,形成了城乡两级分化的格局。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经济、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制约。作为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制度设计,必然制约着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农村教育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导向是“城市中心论”,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由此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这种经济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两级分化,而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又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弱者越弱”的恶性循环。在政策制度安排上,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将发展城市置于优先地位,这一传导效应致使国家教育体制和政策设计也体现出城市教育偏好,由此导致本已处于劣势的农村教育非但未能得到政策倾斜支持,反而失去了公平、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在资源配置上,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影响下,国家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投入远远少于城市,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聚集,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滞后、质量不高,这是导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社会根源。